为什么要一直沿用现在的公历?

伏羲历也叫上元历、太初历或嘉里历。

“上元”指的是“上古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的初始时代。这是一个始于华夏始祖伏羲统治时期的一个特殊天文现象的时代。

史书记载:“元初,恰逢冬夜至日,七淫众聚而分牛,夜如珍珠组合。”因为甲子是天干地支的起点;午夜是1天(午夜)的起点;硕丹是1月的起点;冬季至日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也就是说:太初历的上元选在甲子日子夜,是冬季的至日和朔日;而且日月五星(七窍星)都汇聚在斗(十二星之一)和矮牵牛的分界点上,黑夜就像是时间和月亮的结合体,五星就像是珠子。[1]

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求首解”的方法推算出太初历上元甲子的起点:自上元甲子发现到宋大明七年(公元463年),已过去了51939年。当代学者如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左全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0224013)中用秦-左表求乘法率,用现代数学方法改进了古代的大求导求一技之长的方法,并用解不定方程的方法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2]。东汉皇甫谧写的《皇帝世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太昊(即‘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孙五十九,传世五万余年”。谢寿豪在南宋《太上老君混元简史》中写道:“伏羲木德,初历,.....后代一脉相承45600年”。两者都类似于数学计算的结果。当代学者严朝科也通过考古和文物研究证明了这个时间点的可测性。(见《连山神农颜地故里八铁证》。)

此外,伏羲也被称为补羲。王松英林的玉海?历法说:“伏羲之初,阳为法,立五气,立五常,定五行有历,五运”。《古三坟》又叫:“傅,穆望岳命臣,龙千氏,作历。”在中国的传说中,伏羲也是教导人们烹饪和畜牧的祖先,也是教导人们天文历法的祖先。考古发现,人类开始畜牧业、重视天文学的时代恰好在5万年前。因此,伏羲年表是有根有据的[3]。

具体来说,伏羲历法和西历的换算关系是:

伏羲历年=公历年+51477(年)。

比如西历1984是甲子年,恰好是伏羲53461年。伏羲历法以60年为一甲子,所以甲子年的伏羲历法一定是:

甲子的年数= n× 60+1

and:53461 = 891×60+1。

本书使用的伏羲历法是纯阳历,也是干历的原型,都是中国古代圣人伏羲所制。

伏羲历法以太阳回归年中包含节气冬季至日(以下简称冬季至日)的那一天为正月(5)的第一天,以均气期的方法计算月份和日期。气体均衡法的具体方法是:

假设每年有十二个天气月(因为这种划分是以节气和十二地支为依据的,而且接近月球的第一个太阴期,所以习惯上称为“天气月”或“支月”),每个月的天数是近日点所在月份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然后四舍五入, 并且每个月的天数是接近远日点的月份中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 然后用这个方法分配一年中的所有日子,得到一个月的天数。也就是说,如果冬季至日包括365天,近日点在冬季至日和小寒之间,那么1,2,3,9,10,11,12就是每月三十天。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每月31天。如果冬季至日包括366天,近日点在冬季至日和小寒之间,那么1,2,3,10,11和65438+。因为这种历法是以固定气法下的节气为基础的,会在节气变化的基础上每个月做一个平均化简,所以被称为“气均法”

应该说,这本书使用的伏羲历法,比人类拥有的其他历法(比如中国现行的公历和西方纪元法,通常称为“西元”)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从伏羲元年到现在已经有5万多年了,这5万年是新人类形成的时期。人类大部分文明都是在这5万年里形成的,在此之前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缓慢的。因此,利用伏羲年表可以顺利记录人类文明史,基本不需要考虑“伏羲之前”等问题,避免了人类文明史中时间转换的不便。

其次,伏羲历的冬季至日的开始具有最显著的天文意义,可以一直与太阳回归年保持一致,而我国公历的开始没有天文意义,因此无法与太阳回归年保持一致。

我们知道,目前人类年的确定是基于太阳的回归,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冬季至日(或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沿黄道自西向东从冬季至日到冬季至日的时间。天文太阳回归年能很好地反映地球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对指导人们的生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一直是地球人制定年份的依据。然而,自从地球出现以来,一个回归年的天数一直在变化。目前地球公转一周约365天,但在古代,太阳的一次回归(以下简称“一年”[7])伴随着四五百个昼夜的变化(以下简称“天”)。比如大约13亿年前的中元古代,一年大约有500天;早古生代,5.7亿年前,一年约为421天;4亿年前至3.5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期间,一年约有400天;在3.5亿年前到2.8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期间,一年大约是395天。到了2.3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早期,一年大约是385天;1.35亿年前中生代早白垩世,一年约376天;直到65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期,一年变成了大约370天。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早就发现了“旧时代大,现时代小”(旧时代就是人们所说的“回归年”)的现象。而我国现行公历采用的计算方法是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 49,12秒[8]。因为没有考虑太阳年的天数,公历年与地球四季的步调并不一致,所以实施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严重的偏差。可见,公历并不能正确反映地球的运行和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为了纠正这种偏差,历法只能采用四年润一次,百年不润,四百年再润的复杂计算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还是比现在的太阳年长26秒,所以每三千年就会有一个误差。但由于回归年天数的减少,3000多年一天的误差只是理论上的,所以用公历倒推古日期的实际误差大于这个理论值。所以近年来,改历的呼声越来越高[9]。本书所倡导的伏羲历法采用的是均气纪年的方法,正月初一总是包含着节气“冬至日”,也就是说冬季的至日是一年的时间校正点,这个校正点总是非常确定的,无论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还是岁差和章动[10],所以无论从太阳返回需要多少天,伏羲历法总是与之一致。而且不会出现多算一天或者少算一天的情况。

第三,在记录古代日期时,伏羲历法比西历更简单实用,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目前常用的公历年份不使用同一种历法,而是用公历标注公历1582之后的日期,而用儒略历标注公历1582之前的日期。这种混乱的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公元前43年,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朱利叶斯·凯撒在天文学家索奇尼的帮助下制定了儒略历。在儒略历中,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5天。由于这种历法在实际使用中积累的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了以儒略历为基础的公历。具体方法是将1582 10 10月4日之后的一天设置为10 10月15。之后一般用公历标注1582之后的日期,用儒略历标注1582之前的日期。正因为如此,西方的历法不是一致的,而是双轨制,从1582,10,5到14没有日子。这种双轨日历制不仅计算麻烦,转换不方便,而且难以传播,还非常容易给人们带来误解。因此,在使用西历来描述历史时间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例如,我们知道冬季至日是研究天文学和确定历史日期的最重要的关键点。当前冬季至日(太阳到达南回归线的那一天)在65438+2月21和23日之间。然而,由于这种双轨历法体系的存在,普通人对冬季至日的了解在公元前1582年之前是不可行的。因为,按照西历的历法方法,冬季至日应该是公元前1280和14二月,而在公元前883年,冬季至日是118二月。公元前4375年,冬天的至日达到了65438+10月22日[12]。对于没有专门研究过历法的普通人来说,仅凭史料上标注的时间是无法准确判断当时的季节的。

造成这种尴尬现象的原因,当然是由于历史原因。但历史原因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西方历法制定之初,缺乏与地球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所以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日历就会有偏差,不得不修改。修改的结果是,这个日历就像一件打了补丁的衣服,不仅难看,还容易漏风。然而,中国的伏羲日历总是以冬季至日的日期作为一年的开始,以冬季至日到冬季至日的日期作为一年。这种编年法实际上是用回归年的定义来定义历法中的年份,所以必须正确,真正实现历法的零误差。只要不出现地轴平躺,地球水平旋转的现象,这种校准年份的方法就可以一直使用。即使地球公转加速,自转变慢,也不需要重新标定,可以计算到形成之日和地球末日,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第四,伏羲历法的均气法比格里高利历法更能反映地球物候的变化。我们知道公历正月至少有28天,正月有31天,既不有序,也不规律。而均匀气体学科的规律则不同,它在跟踪月球方面采用了更科学的方法。

如前所述,气均法排列日月的方法是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气月,每个月的天数是近日点所在月份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四舍五入,每个月的天数是近日点所在月份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四舍五入加一。然后用这个方法分配一年中的所有日子,得到一个月的天数。也就是说,如果冬季至日包括365天,近日点在冬季至日和小寒之间,那么1,2,3,9,10,11,12就是每月三十天。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每月31天。如果冬季至日包括366天,近日点在冬季至日和小寒之间,那么1,2,3,10,11和65438+。

伏羲历法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地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任何一颗行星,其与太阳的连线同时扫过同一区域。当地球在远日点时,它与太阳的联系是最长的。为了使扫描面积相等,线速度必须减慢。因此,当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当它到达远日点时,速度最慢。目前,地球的近日点就在冬季至日附近。因此,春分至秋分的天数约为186天,而秋分至春分的天数约为179天。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的不均匀运行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这是农业生产、物候研究、气候研究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依据。所以我国现行的公历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出反应,但我国古人通过节气测算早已发现了这种现象。目前规划这种现象最准确的历法是中国的树干历。节气是历法的基础,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河子午线的角度来定义的。具体操作是:春分子午线为0度,然后将子午线的角度分成24等份,每份为15度,这是一个节气或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分布。干历中的一个月必须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每个月的第一天就是节气所在的日子。如果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均匀的,那么每个月在树干和树枝的阴历法中应该是一样长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完美。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平衡,如果严格按照干支历计算历法,冬季一月可能有28天,夏季七月可能有32天,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很难记忆。针对这种情况,伏羲的气体均衡法对这几个月进行了适当的平均,将近日点附近的月份定为每月30天,远日点附近的月份定为31天。这种基于节气的简单设计,既能反映地球季节和物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又能体现历法设计的实用原则,因此更符合日常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需要。

第五,统一日历的日历形式比现有日历更加美观整洁。

日历的美观整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历史上人们做了很多努力。因为西历以七天为作息周期,虽然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无法实现这一理想(如世界历[13])。在伏羲历法中,五日为首候期,旬日为第十天,一月始终为第三日、第六日。每个月可以5*6的形式安排,大月份的31日可以合并到月末作为休息日。这种日历不仅排列整齐,而且非常简洁。普通人即使不学习,也能通过日历上的日期很快知道某一天该不该洗澡。而这一点,是西历的星期做不到的。此外,伏羲历法中的节气是指每个月的初一、十六日附近一定是节气,所以即使手里没有历法,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日期知道当时的节气,进而了解当时的气候。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不应该被后人遗忘。因此,在制作历法的过程中,用均气法设定的日期只是历法的主表部分,用来代替现行的公历,给大众一个更科学、简单的时间依据。为了更准确地指导生产、生活和学术研究,在制作历法时要加入一些辅助历法。比如月亮的盈亏对潮汐的影响很大,月亮崇拜在中国自古就有悠久的历史。月亮意象的变化也是我们民俗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不可丢弃。因此,月明等月历现象可以列为历法的附属表,或以旧农历的方式标注;同时,为了更详细地标注太阳回归的位置,还应将节气的具体时间点列为子表(以恒气法为准);官方历法是李逸的主要依据,也应该列为子表。传统节日和现在的节日都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季节,所以也应该列为子表。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时,研究物候,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在历法中也要标注七十二候;为了促进国际交流,也可以将其他国家现行的主要历法(如公历、回历)列为对照表。

匀气法月近点岁差[14]的处理;

因为近日点也是运动的,在伏羲52727年(也就是公元前1250年),近日点大概在冬季的至日。今天接近小寒,但还没到小寒,以后会从小寒跨越到大寒。所以气均法的大小和月份并不是永远固定的,而是随着近日点移动,只是大小和月份有规律地移动。比如今天的气均化法是4月、5月、6月、7月、8月,9月会湿润。近日点过了小寒,就变成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大寒过后的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潮湿。向前推进也是如此。这种调理方法就像走路一样,跟着太阳交替前进,可以体现太阳和地球的关系。这种调整虽然看起来有点麻烦,但其实很有规律,一千年才调整一次,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足够稳定了。

排列表和辅助日历的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考《华夏许慎序》中的日历和辅助表。

福喜李嘉53489

岁在仁臣,写在南京。

-

【1】注意,这里的“太初”是本义。本文所指的是华夏始祖伏羲的统治时期,也是祖冲之后来以“大秋艳易”之术推算出的“太初”,而非汉代的“太初”。

[2]《祖冲之大法新解》,作者:左全儒、朱家声。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3卷第3期2010年8月P12-45。

[3]据科学家介绍,5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造心脏、外星人求救信号等一系列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

[4]节气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一天。因此,包括冬季至日的那一天是正月的第一天,而不是冬季至日。

【5】北半球的冬季至日最好测,所以冬季至日一直是中国古代历法计算和安排的重点,冬季至日总是先算,后推其余。在中国,根据历史记载,至日的冬天是周朝的开始,天帝在这一天带领他的大臣祭天。因为中国人的信仰以天为尊,这本书也以冬天的至日作为一年的开始。

[6]“七月”是阳历下的一个月,与阴历不同。“气月”不是根据月亮的新月,而是来源于节气,以干历的中气为正月。所以叫“七月”。

【7】“太阳年”又称北回归线,是指平日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沿黄道自西向东从春分点至春分点的时间。

[8]即使地球公转周期不变,这种计算方法也比回归线年长26秒,三千年就会有一天的误差。所以,格雷戈里是不准确的。

[9]闰应于2028年降,宣传闰由128降至1具有科学性、紧迫性和前瞻性——作者:周,四川省仁寿县华夏历法研究会。

【10】其实岁差、章动等因素还是会影响实际回归时间的,但影响很小,变化比较缓慢。而且,由于日历一年的起始时间只要求精确到天,这些因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不影响冬季至日的计算。

[11]参见陈梅冬《论中国古代冬季至日时间的确定及郭守敬等人的贡献》,发表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卷,1983,第01号。

[12]参见《黄帝内经》作者:赵永恒、王宪生。

[13]世界历法于1843年由意大利牧师马可·马斯特罗尼提交给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委员会。这种历法与现在使用的公历大致相同。但是每年的三月是一个历季。每个日历季的第一个月是31天,另外两个月是30天,一个日历季是***91天,***包含13周。每个历季从周日开始,到周六结束。四个历季共有364天,第365天没有日期,放在65438+2月30日之后,作为世界性节日(闰年第366天没有日期,放在6月30日之后)。这种做法无疑是为了协调月与周之间的差异,但很复杂,也没有实施。

【14】太阳系中的行星不仅受太阳引力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行星的影响。由于其他行星(主要是木星)的摄动,地球轨道的近日点进动,周期约为265,438+0,000年,年周期约为65,438+0.03 ',这意味着地球每58年晚一天到达近日点。比如公元1.250年地球到达近日点的时间是在冬季至日附近,而现在是每年1.03’。从长期来看,近日点的岁差虽小,但也是造成地球气候冷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1930年,南斯拉夫天文学家米兰科维奇提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地轴倾角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近日点位置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