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起源

春节的历史起源

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庆祝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春节的历史来源是什么?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春节的历史渊源(1)由来

由于古代缺乏文献记载,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不详。学术界关于春节有几种假说(如“来自腊祭或蜡像祭祀”、“来自巫术”、“来自万圣节”),证据都不充分。

学者们从理论的角度对春节的起源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了中肯的结论。一般来说,从历法的角度来看,元旦是农历正月,因其在年(一年的开始、一季的开始、一月的开始)坐标中的特殊位置而引人注目,被称为“三元”、“三朔”,最后演变为“郑源最好的会”;从救俗的角度来看,“年”的本义来源于农业。在古代,人们把粮食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许慎,《说文》合部:“年已熟。”《谷亮传:弓玄十六年》也说:“五谷丰登年”。小米熟了就是一年,意味着丰收,丰年意味着丰收。可见“年”本来是一个祝愿丰收、庆祝的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年的名称。“岁”原本是一种收割工具。七八千年前中国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时,农业是一年一作制,一年收获一次。丰收后,人们用“岁”杀祭,“岁”就成了祭品的名称。最后“岁”字成为了时代的象征,成为了岁。有了年和年的概念,过年的习俗自然就会产生。因此,新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二)新年的形成和发展

节日的日期在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夏朝是一月一日,商朝是十二月一日,周朝是十一月一日,秦朝是十月一日。汉初沿用秦制,直至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04年),实行阳历,恢复“夏历”(即现在的农历),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即年)。后来虽经历代修订,但基本上仍以太初历为基础,以夏历孟春正月为一年之始,正月初一为元旦(“元”,始也;“旦”,早晨也,“元旦”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这条规则一直沿用至今。

1911辛亥革命后,清朝统治者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以“循夏历,故宜农;从公历来说,方便统计。”各省省长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公历65438+10月1被定制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正式命名和推广。直到9月27日,1949,在中国* * *产党主办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公历(又称公历)1被正式定为“元旦”,俗称公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后,所以农历正月初一被命名为“春节”,俗称农历年,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以便人们热烈庆祝农历新年。

在先秦时代,新年习俗还处于初级阶段。据《诗经》(七月)记载,每年岁末,人们都会“在地窖里熏鼠,塞到户中”,为“改年”做好准备。然而,由于各国历法不同,此时的庆祝活动没有统一的日子。无疑是后来过年的雏形,大致在冬天农闲的时候。

过年的习俗形成于汉代。战国末年社会大动荡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节日习俗。汉武帝元年《太初历》颁布后,“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历法,时间和节气真正同步,节日日期从不更改。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代到南北朝,正月初一拜年的习俗越来越浓厚,各种民俗活动日益丰富。像燃放鞭炮、改变桃子的象征、喝屠苏酒、庆祝除夕和欣赏灯笼这样的活动都出现了。与此同时,庆祝的日期也变得越来越长,包括腊八、除夕、大年初一、端午节和元宵节,元宵节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始于唐代。逐渐从求报、迷信、放逐的神秘氛围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娱乐性、仪式性的节日。元旦燃放烟花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是一种庆祝的方式;娱神的元宵灯变成了人们娱乐的灯笼。虽然仍然有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但重点已经从祭祀转移到娱乐大众。可以说,只有到了唐朝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全世界欢庆、亿万人欢庆的“节日”。

新年的习俗在明清时期开始转变。其转变主要表现在礼仪性和娱乐性的加强。人们在新年互致敬意,达官贵人互寄名帖或登门拜访。普通人也送礼,互相拜年,讲究“礼尚往来”。同时,这一时期也开始注重过年习俗的娱乐化。此时的过年习俗完美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展览。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人在农历年底回家与亲戚团聚,祭祖,吃饺子,拜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中华民族分布如此之广,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春节民俗的存在。

春节民俗的起源和历史演变主要包括辞旧迎新两个方面。与春节相关的民族礼仪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初一的拜年、初五的“破五”、初七,这一时期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与春节有关,人们通常将其视为过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但为了避免繁琐,本文只简单论述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

(1)张贴春联、年画。

春联又称“门联”、“对联”、“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贴在春节期间而得名。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把许多自然灾害都归咎于鬼神。因此,在中国新年期间,人们习惯将桃木切成特定的比例,并写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挂在门口,以辟邪。到了五代,符涛有了新的发展。在后蜀的宫廷里,对联开始被刻在桃符上。据记载,“元旦在余庆,嘉杰诺。“长春”是后蜀君主徐萌题写的最早的春联。关于唐代春联的出现,开元十一年(732年)敦煌纸SO610中记载了一些春联,如“三阳始传,四令始开”,“年年有庆,月月无灾”等等。到了宋代,贴春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民俗。《东京梦》说:“近城,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印卖于各街。”由于科技的进步,宋朝的人把印在木板上的门神像贴上去。同时,据宋代笔记记载,此时也有文人喜欢写春联。不过春联换成了红纸,正式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名字命名。根据陈的《杂云楼杂话》

注:“春联的建立始于明太祖”。“帝都竟陵大年三十前,突然宣布群臣在家,门口加一副春联,皇帝(明太祖)微服出门。”相传朱元璋微服私访时,曾为一个不识字的屠夫写过春联。由于统治者的大力倡导,贴春联之风盛行,从未减弱。春联是中国特有的语言和书法艺术形式,它不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还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年画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早在汉代就有关于年画的记载。年画中最早出现的是门画,门画是由门神画演变而来的。《荆楚岁时年谱》记载:“老了画二神,穿上铠甲捧着许多钱,贴在门边,称为门神。”最早的守门人是符涛的申屠和雷宇,这与《山海经》中他们惩罚恶灵的神话有关。汉代也有在门上画老虎辟邪,贴公鸡的习俗。到了唐代,门神发生了变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秦琼和尉迟敬德取代了神话中的兄弟申屠和雷宇,甚至钟馗。唐朝以后,春节贴门神成了一种习俗。后来在春节贴门的基础上,发展成春节挂年画的风气。北宋时期,随着我国木雕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印在木板上的年画,被称为“纸画”(至今,中原地区仍有部分人称年画为“纸画”)。至今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名为《美丽随朝》的宋版。画的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分别是王昭君、赵、班戟和绿珠,俗称“四美画”。到了明清时期,年画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题材无所不包,无孔不入,从以前的鬼怪到社会生活。那时候的年画在民间成了百科全书,中国文化都在里面。

(2)团圆饭和年夜饭

年夜饭,俗称年夜饭,或者团圆饭。团圆饭很丰盛,需要全家人聚在一起,象征着家庭幸福,象征着吉祥和谐。这顿饭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对新一年的展望,关系到两年。人们总是试图将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包含在每一道菜、每顿饭、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中,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好运,避免灾难。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观察新年,也就是等待旧年和新年交替的时刻,这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汉朝以后,中国人把子夜当作一天的开始。所以,要把老年一直保持到后半夜,甚至天亮。除夕守岁反映了人们对新旧交替时间的担忧。守岁的民俗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特别是隋唐时期非常盛行。年底,全家人聚在一起,喝花椒酒、屠苏酒,吃五香菜肴,目的是驱邪、祛病、保健。皇帝也留在宫中庆祝除夕,大摆宴席,极尽奢华,并和朝臣们一起赋诗招待。唐太宗李世民召集朝臣举行宴会庆祝生日,四首庆祝生日的诗流传了下来。根据南北朝的说法,除夕夜会有恶鬼出没,现代民间传说中所谓的“年”兽吃人,都凸显了人们对这一重要时刻的恐惧。所以,熬夜保持警惕。然而,另一方面,观察年龄也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3)生起旺火

新年到来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盆或木炭火盆,古代称为“亭寮”、“燃火盆”、“旺香”,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典发宝钗”。在古代,庭院是用来驱邪的,或者祭祀神和祖先的。后来,旺火已经发展成为全家兴旺的象征和美好希望的表达。

国家礼仪早有规定,元月日“朝廷必焚”。《后汉书·礼制史》注引蔡《汉仪》曰:“正月初一,天子幸于德阳堂,众大夫官伴朝贺。满、夷、胡、羌四人进贡,无不跪拜,目瞪口呆。”《隋书礼记四》云:“梁之礼不明,朝廷设,文物盛。”

《荆楚年谱》中记载了民间院落的习俗。至于庭流星的目的,是为了驱邪避灾。宋·陈《岁时广记》卷四十《焚骨》引《四季编云》:“除夜庭拾柴,焚火避灾。”另一种说法是祭祀祖先和神灵。见明代周汝成《Xi朝之乐》:“除夕夜,人先拜百神,立松柴房,放火烧之,谓之盆。烟是烛天的,而且是腐烂的。”清代也改用炭火盆。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李鸿雪景图》,表现的是乾隆皇帝与儿女过年的场景。乾隆皇帝面前有一个火盆,一个小王子正在火盆里松柏树枝(所以,不是用来取暖的),这应该也是一种宫廷流星,当时叫“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火往往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越旺越好,象征着新的一年全家兴旺。在火盆中燃烧松、柏、桃、杏树枝也是有用的,一家人会跨过火堆,象征旧灾,迎来新气象。春节庆典点火的习俗逐渐摆脱了迷信,从驱邪色彩浓厚的宫廷之火发展到象征全家兴旺的旺火。

(4)鞭炮

“鞭炮”又称“鞭炮”、“鞭炮”,最初的用途是驱鬼或迎神。后来以其浓厚的节日色彩发展成为辞旧迎新的象征,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间的民间符号。

最早可靠的鞭炮声记录见于南朝梁代宗巴所著《荆楚纪年》:“正月初一,亦三元之日,谓之月末。鸡鸣时,庭前放鞭炮避邪。”当时,鞭炮在火中燃烧竹子产生“清晰”的爆裂声,以此来消除未知。在中国,有“放鞭炮”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鞭炮?隋代杜公展评论上述引文说:“俗人以为鞭炮是从宫廷开始的。”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春节的点灯习俗和燃放鞭炮源于宫廷的古代礼仪,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院子里烧的是柴火,南方竹子多,如果用竹子代替柴火,肯定会爆炸。宋代文渊《瓮评》有三云:“幼时庭中烧竹。所谓竹燃烧器,鞭炮。”文渊的陈述证实了杜公展的记录。当时用大火和巨响驱鬼的效果比原来的朝廷好多了。因此,燃放鞭炮驱赶鬼怪的习俗广受人们喜爱。

据可靠史料记载,宋代就出现了火药和鞭炮,也就是现代的鞭炮、鞭炮、鞭炮。苏在《会议记录》卷十三中说:“除夕之夜听到鞭炮声,或用硫磺作炸药,声音特别大,称为爆炸。”在宋代,周觅的《武林外传》(卷三)和《念珠》也记载了一系列鞭炮——鞭炮声。有了火药和鞭炮,在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燃放鞭炮,燃放鞭炮成了一种民族习俗。

后来,放鞭炮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驱邪变成了抓财神,用鞭炮迎接灶王爷,作为吉祥“爆发”的象征。民国时期的《呼兰县志》、《北镇县志》都记载放鞭炮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声本身也是“辞旧迎新”的优秀文化象征。即使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也喜欢放鞭炮。它能让人更深刻地体验到新与旧的区别,让生活更有艺术感。

然而,鞭炮也是危险的。民国政府一度禁止,理由是不利于社会治安。然而,即使在严格控制的京兆地区,禁令也失败了。“放鞭炮本来是官厅禁止的。从民国九年开始,警视厅突然采取放任政策,于是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抢着买。刚把孩子交过来的时候,就听到了乒乓球的声音。

(5)年糕和饺子。

年糕又称粘糕,谐音“年年高”,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这是一个表示新年吉祥的词语。年糕一般都是用粘粒做的。制作年糕的粮食种类很多,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江南的水磨年糕最为著名。北方吃白饼或黄米饼,西南少数民族有糯米粑粑。公元6世纪的食谱《史记》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现代北方吃年糕的习俗少了,但在南方依然流行。

在北方,人们更喜欢吃饺子,也称为饺子,插槽,平面食品,银锭等。据记载,在公元5世纪,“形似月牙”的饺子成为民间春节的流行食品。宋代以前叫“饺子”或“水饺儿”,元代叫“平食”。“饺子”这个词是明清以来的一个名称。明清时已有记载,“元旦时,人共享荣华富贵,如吃扁食,做名槽,取交友低龄之意”。它表明人们吃饺子,它也意味着“吉祥”告别旧的,迎接新的。因此,孩子们一过,人们就马上开始包饺子,这是新年的第一餐。这不仅是因为饺子的美味,也是因为人们对来年的感受和期望。饺子,一种普通的食物,却被创造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人民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六)祭祀神灵和祖先

除夕夜,祭祀神灵和祖先是春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这一习俗是古代“腊祭”和“年终祈祷”习俗的遗产。祭祀神灵和祖先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但也有人先祭祀神灵,后祭祀祖先。

生活中总有人类无法应对的困难,需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于是神灵就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在春节期间的各种民间仪式中,经常可以看到祭祀神灵的活动。第十二天祭神,第二十四天祭灶神。过年放鞭炮也被民间解读为迎接灶神和财神。祭祀天地之神,感谢他们过去一年的恩赐和保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祭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个好收成。时至今日,香港、台湾等地仍有新年燃首香的习俗。都说成功的人是可以被祝福的。

春节祭祖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祠堂里所有的祖宗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者说农历大年初一,摆放祭品,点上香,袅袅炊烟。孝顺的子子孙孙整齐肃穆,给祖宗磕头。《古今图书集》(历象集)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世世代代追溯祖先者,* * *为象,名曰神轴。1月1日,儿孙将拜。”当我回家的时候,我要祭祀我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的功德(所谓“慎终追远”),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当然也有凝聚家庭力量,加强家庭成员情感联系的作用。

除夕的祭祀活动丰富多彩,反映了人们对天地之神的崇敬和祈求幸福的心理。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对过去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春节期间,祭神祭祖的活动越来越少,一些神灵已经淡出了人们的信仰范围。甚至不少家庭都忽略了祭祖。

(7)新年祝福

说起“过年”,我们马上联想到“新年快乐”。这说明拜年已经成为春节的一种文化符号,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固有意义。

一般来说,拜年有以下几种:一是家庭拜年。也就是家庭之间的拜年,一般都是先在家里进行,然后出去给邻居拜年。第二,亲戚之间拜年。人们领着孩子,带着礼物,轮流去看望叔叔阿姨。第三是群体崇拜。团拜是“元旦会”的延续。在古代,“朝会”是王子或臣子出现在君主面前的仪式。另一方面,在大年初一举行了“元旦见面会”。这是大臣和外国使节出现在君主面前的盛大仪式,目的是庆祝新年的到来,也是封建时代的节日和习俗活动。团拜是庆祝春节的传统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层含义:一个群体中有团拜;有一种集体崇拜,聚在一起互相祝贺。从参与者的范围来看,有官方团体崇拜、亲属团体崇拜和朋友间团体崇拜。

拜年不仅是一种强烈的尊老孝道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增进了人们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