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把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说起“寒食节”,也许有些缺乏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的人会觉得奇怪;然而,即使是外国人也知道“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的日子。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这两个节日是一体的。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寒食节文化的其他内容,甚至是寒食节本身的名称,除了清明节要祭祖、爬山踏青之外,所知甚少。寒食节清明节的形成源于晋文公为纪念做出巨大贡献的圣人介休而设立的节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古代传统节日之一。

寒食节以其特有的寒食习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温暖和寒冷的春天,人们想要庆祝它。是什么让人们选择禁火生冷的生活方式?寒食是老习俗,时间是入冬后的105,所以也叫“百日节”。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晋文公。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东汉时期,寒食的习俗在离绵山不远的介休、太原一带十分盛行,寒食文化和介子推的故事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解退跟随晋朝之子重耳流亡了19年。他曾经为了成为一个绅士而砍掉了自己的股份。重耳回晋后被封为君子(即晋文公),介退回到夏县老家。公元前635年初春,介休带着他的母亲来到介休(丁洋县)的小松曲村避难。得知此事后,他让邻居带着张到介休寻找。这时,有大臣向晋文公献上一计,说:“介子推是个孝子,三面留底,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奸臣顾言和赵帅四面升起了火,就像春天的风很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挡住了介子推带着母亲出山。晋文公派大臣们再次上山寻找,有人从大少林的山洞里找到了半个破草席。晋文公我在酒泉问心无愧,我勤奋而清醒。”晋文公读完信后,非常难过,后悔不已。面对燃烧的林烟,他忍不住哭了。群臣争相效仿,哭声响彻绵山林野(解公岭有哭坡之名);为了纪念这位贤臣,绵山被命名为介休天,丁洋县改名为介休县。烧山的日子被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做饭三天,只吃冷食。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寒食起源的理论,并成为介休绵山独特的文化遗产。

第二年寒食节的第二天,晋文公带领大臣们爬绵山祭奠,看到焚林之谷烧过的老柳树死而复生,成千上万的青枝随风起舞;他是自然人,想起介子推股奉王时的希望:“我不求什么赏赐,只求你做个明君!”“还有介子写在燃烧的森林洞穴里发现的破草席上的遗嘱;他们将老柳命名为“清明柳”,以表达对解推的向往,并将这个纪念日(第一次寒食后的106)定为“清明节”。后来,又带领隋从下马泉爬绵山悼念介休。

什么是清明?作为节气的名称,“清明”一词出现在先秦典籍中。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就用测量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四个节气:春分、夏至日、秋分和冬至日。公元前200年秦汉时期,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有清明节齐。这个新增加的农历节气是在春季的三月初(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严冬已过,万象更新的春天来了,春光明媚,粉绿相间的花朵,含苞待放的植物,到处生机勃勃,呈现出一派清明景象,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节。那么怎样才能让清明节再次成为清明节齐呢?因为这个农历节气恰好在至日后第150天清明节(寒食节的后一天),所以这个节气在秦汉确定的二十四节气中被称为“清明”。所以清明节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是季节顺序的标志;第二个是指节日,包括习俗、庆典和相应的仪式。

清明节是春游爬山的最佳时节,俗称踏青节;民间习惯于平日扫墓,所以也叫思家祭,俗称鬼节、鬼节。最突出的习俗是扫墓祭祖。除了扫墓,清明节最流行的是种树插柳,所以清明节也叫插柳节。一些地方的人们也有机会利用重阳节爬山纪念他们的祖先。因为重阳节的踏青比清明节多,所以说三月是小清明节,九月是大清明节。因为两个节日是相连的,从祭祀习俗上很难严格区分,所以后来很多地方把寒食清明节合并为一个节日。大约到了唐代,寒食和清明节合二为一,清明成为寒食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清明节只是寒食节的一个重要日子。上坟祭祖不仅限于寒食。因此,人们选择在清明节扫墓,是为了烧纸钱,这就使得清明在寒食节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后世禁火寒食的习俗因纪念对象很少涉及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而日渐淡漠,而清明扫墓祭祖因顺应民情习俗而至今仍流行。元代以后,寒食的习俗逐渐淡化,所以人们统称清明为清明节。因此,清明节是寒食节自然发展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清明节融合了前一个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的内容,自明代以来,它已成为不止一个以扫墓、远足和荡秋千为特色的传统民间节日。现在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去扫墓、修墓,纪念皇帝、英雄烈士、历史名人和他们的祖先,不仅包括推“无辜”的大臣和“理解”介子推。但也提醒我们要天真烂漫,头脑清醒。今天说起绵山,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它是介子隐居的地方,是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是孝文化的发源地。

夏县裴街镇是介休的故乡。镇东有一座解推墓,旁边有两座纪念碑。一座建于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墓碑上书“介子推祖晋介子推墓”,下书写着“秦二世自介休迁葬于此,一家人相依为命”。另一座建筑是夏县人民委员会于6月1962 17日竖立的“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纪念碑,全文“晋节会侯子推墓。周代晋国大臣介子推,夏县沛,因在工作无酬,隐居绵山介休县,后被看中。他死在哪里,绵山在哪里移动和埋葬他的骨头,都解释得很清楚。不可能立碑为证。所以介子推生于夏县,隐居于介休,死于绵山,迁葬于故乡,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清明节,一种寒食,起源于介休绵山。绵山的文化背景是介子文化(寒食孝文化)。所以绵山是公认的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