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风俗
满族烧香习俗
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就是满族八旗和汉族八旗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特别是汉代八旗人的“许愿香”和“平安香”会在立冬前后举行。祭祀活动主要有跳虎神。扮演虎神的工匠(单鼓艺人)在初冬十月的小阳春这个奇妙节气外的院子里。屋内屋外,表演独门绝技,更能展示艺人的武术特色。
八旗“烧肉香”5-7天。这种烧香遵循了“萨满教”的原始规矩,庄严肃穆。前三天祭祖烧香,全家连续十天吃素,不吃肉。前三天,主妇自己动手,不擦粉,甚至不擦面霜。她不仅没有用肥皂洗脸,甚至没有用猪胰腺。她只用热水洗脸。为了洗手,她可以用碱洗手,其他女人也纷纷效仿。黄桃米跪在地上,大嫂拿的时候跪在地上,然后传给晚辈的小媳妇,送到哈什(谷仓)顶上晒干。这是她用来敲脸的黄米。将黄米淘洗两遍后,放入小锅中,用薄羊皮将壶口扎紧。有钱人可以放在第二个坛子里做米酒,也叫“糖黄酒”。这种酒要在上菜当天开瓶,由主人装瓶,倒入九个碗或杯中,依次配以九盘饼(粘黄麦制成的粘饼)。货源齐全。打开莲花香盘,是木头做的。中间有香槽,用香粉过滤(满语名安,满语当地名映山红)。这是由达孜香花(杜鹃花)的嫩叶或嫩枝经干燥、研磨而成的香粉。槽底垫上香灰,让香火烧不着木盘,可以防火。至少可以燃烧一个晚上来增香,让香烟余香缭绕。
指挥猪就是杀猪,满清猪从古至今都没有用右手持刀。早些年,橡木串被磨尖,放在油锅里炸,锋利无比,用来杀猪。后来怕自己用串子杀猪的技术差,被一个左手拿着尖刀的“萨满”宰了。杀猪时,先往猪耳朵里倒一杯酒,猪耳朵会被震晕,说明祖先已经接受了这头猪。这头猪一定是公猪的“曾”子,俗称“荆”。猪耳朵不动,“萨满”就急了。他会跪下来双手合十用满语祈祷。香火大师会带领全家人一遍又一遍地磕头,直到猪耳朵抖起来,祖先收到祭品。这样大家都会开心。
瑶乡节
在新宾满族农家,很多人把五月初五叫做“药香节”。女人常说:“五一”是草药的美好日子。还有人说这种露水就像灵丹妙药。如果用今天早上的露水洗眼,可以让眼睛亮一年,真的是圣水。五月节采集的艾叶阴干后,可用于“艾灸艾子”(针灸),在胃里用水融化。秋季艾灸治腿冷,七天就能治好孩子。还有人说这一天刨的“八脚牛”(白鲜皮的药名)厉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五一节,人们早早起床,去河边洗眼睛和脸。满族农妇起床最早。他们先去河边洗脸梳头,还用铜盆里的回水给公婆洗脸。
孩子们常常在五月节唱一首歌:“灶间棕籽飘香,艾叶满香,桃枝插栅,除病除邪,其乐融融。”从这句歌词中,人们会认为艾蒿比其他草药更有灵气。歌词“艾叶香满香”是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新宾山城有很多草房。砖房少,屋檐插一大排艾叶。风顺着开着的窗户吹进了房间,安静的香味弥漫在房间里,真的让艾叶飘香了。
在大门里插上桃枝。或者用桃石雕成小花篮挂在门上或孩子的手腕、脖子上,被认为可以辟邪。
用石头建造城镇房屋的习俗
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是清朝皇室爱新觉罗氏赵氏家族的住所。他们在盖房子的时候,要在房子地基的四角选择坚硬的大石板作为支柱基石。今天的砖房没有梁柱,就是要用这种石头做地基。新房的框架建好后,主人会举行仪式来梁。在仪式中,司仪要选择五色的石头(手指套大小),用粗粮混合撒在屋内的墙壁四周,其余的撒在屋中央。有的人不用五色石,而是用碎铁小块混粒,有的甚至用硬币代替石头和铁。新房建成后,需要设置院墙和院门。如果墙院大门朝向街道、公路、塔楼、寺庙、危山怪石、怪树以及邻居的屋顶或门户,则在大门左侧竖立一块“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这块基石一般都在1米以上,宽约0.3米,上面绑着一条红布条。这种用石头建造瑶站赵满族民居的习俗,在新宾农村满族中更为普遍。
这种用石头建房的习俗,本来是汉族文化,后来被满族接受。
婚俗
抚顺地区满族先民的婚俗与其他兄弟有些不同。在婚姻的选择上,满族先民“不分情趣”,“暂时贫富”。后来受汉族影响,逐渐注重彼此适合,以免“以高为耻”。
满族人以前结婚都是17岁以上。族谱书上记载:“婚姻之法宜准,不宜过早”,到十七八岁为婚礼。
满族婚姻有许多旧习俗,其中主要的有:
问门户——满族女性长大了,开始结婚,但婚姻不是自愿的,完全是父母包办的。一是“老年为媒”,或“亲友相争”,协商婚事。男方委托一个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有兴趣的话,可以列出某旗号的仆人和三代,还可以写上地址、功名、职业、大象、出生年月等。这被称为“门户贴纸”。由媒人转交,男先女后,让两家人互相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等。,而他们的贴纸会在家人奉上灶神的前三天贴上。这就是古代仪式中问名的意思,叫做“问门户”。
结婚——在“对视”之后,如果双方同意,会写下出生日期等。双方也会找卜确认是什么样的婚姻,对父母没有任何伤害。这就叫“结婚”。
换杯——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女方收下,把饰品等物品摆在祖宗面前。双方父母并肩而行,互敬酒杯,然后供奉祭品,以示两家正式订婚成为亲家。也有双方父母在订婚宴上交换杯子的场合。
环棚——男方家在这一天要杀猪,在户外搭起欢乐棚和锅灶,开始接待远方的亲朋好友。房子左边还搭了个角棚,用来吹,让邻居知道家里开始办喜事了,叫“环棚”。
婚礼仪式——婚礼当天,男方准备花车,新郎骑着马,父亲带领家人、伴郎、鼓手、礼仪仪式到别墅迎接新娘。出发前,我们要“点亮轿子”。我们去的时候,没有空的轿子。轿子里坐着一个小男孩,叫“压轿子”。迎亲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奇数,这样新娘回来的时候才能成双成对,以示好运。
射三箭在新娘下轿子之前,新郎会在院子里连续射三箭。弓箭由司仪交给新郎,射出后再由他接过。新郎戴上弓,把一只射向天空。司仪唱道:“射天狼星!”对着地射一个,司仪唱“射地妖两次!”“在轿子前面射一个,司仪唱道:“射三个红魔!”“所用的箭是非旋转的,以免发生意外。
开脸——坐下就开脸,或者拜完天地就开脸。又称“绞脸”。一名全科医生用新镊子和五色丝线从新娘脸上拔下头发,同时打开她的前额和太阳穴,以此标志这个女人已经结婚。
揭开面纱——黎明时分,鼓手又开始吹起,鞭炮齐鸣。新郎家的长辈全科医生拿来红糖水给新娘喝,寓意日后“嘴甜”。还煮了鸡蛋,剥了皮,给新娘擦脸,表示以后新娘脸上不会有麻子了。之后,请新郎上前,用秤或鞭子摘下新娘的“盖头”,扔到屋顶或帐篷上。新郎揭开盖头后,立即用手轻抚头发,象征“已婚夫妇”。只有这样,新娘和新郎才能看到对方的脸。现在农村的揭盖头仪式只是一种形式。
回门——结婚第三天,新娘带新郎回娘家,这叫“回门”,在“回门”之前,你要把前一天晚上的“宝瓶座”倒上。这时,新婚夫妇坐在炕上,把衣服往口袋里拉,亲友家的一位老年妇女接过婚礼上新娘捧着的“花瓶”,往两裙里倒了三次,一连三次,同时念着“一倒金,二倒银,三倒一大群儿”的话。倒出后,用瓶中原有的“金银米”煮粥,称为“金银米粥”,新婚夫妇食用。“回门”的时候,凡是有别墅的就回去拜访房东,没有别墅的就直接回父母家。时间上,回门一定要带着太阳,不能起早贪晚。新郎要带四合一的礼物,以示对公公婆婆的尊重。
第七天,新娘会回娘家住一夜,称为“收七免八”。
再过一个月,新娘就要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为月而生”。从娘家回来,要给婆家每个人带一双新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