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现状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现状;

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质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着一些困难。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理解这些困境,是制定有效传承方式的必要前提。

第一,传统节日文化在逐渐弱化。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节日形式来看,许多具有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习俗和仪式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有些已经趋于失传。而且根据各地节日的特点,这种淡化趋势的程度因地区而异,节日的氛围被淡化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既离不开外部西方节日的冲击,也离不开内部国家自身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

(1)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

在全球化趋势下,全球民族意识迅速觉醒,人们开始以自觉或自发的姿态寻找失落的民族文化自我。因此,民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们开始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求适合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对内要求团结统一,对外要求独立差异。【1】随着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渗透,特别是伴随西方国家经济霸权而来的文化霸权,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挑战。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定义为“世界* * *”的利益来维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成了一个委婉的集体名词(而不是“自由世界”),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行动具有了全球合法性。”[2]如何在这个世界的大浪潮中保持中国的文化特色,坚持中国节日文化的独立性,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节日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如美国学者弗兰克·宁科维奇(Frank Ninkovich)在其著作《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中指出的:“文化手段与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一样,不仅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密保护本国免受报复的情况下,成为美国跨越障碍的更重要、更强大的渗透工具。”[3]目前,我国也采取了许多相关措施来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让人们通过各种节日活动自觉了解和接受民间传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传统节日和节假日的合法化,传统节日中一些具有深刻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在法定节假日的支持下,有时间保证民俗活动的开展,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会有深刻的意义,但这也不符合西方节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势头。

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迅速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与商家和媒体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为外国节日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每到圣诞节和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活动就会铺天盖地,圣诞树、圣诞晚会、苹果、圣诞帽、玫瑰和巧克力等与西方节日相关的商品都会成为街上的主角。此外,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更加宽容的态度和对西方节日的热切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节日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可能。

在这个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会里,无拘无束、浪漫娱乐的西方节日文化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然而,我们在发展人类文化时,决不能本末倒置。作为一个中国人,保护和继承我们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传统节日文化起源于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步入现代工业社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公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在农业文明中,维持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生存之道,如衣食住行、血缘关系的沟通、家庭和民族性质的牺牲,正日益发生变化,这就合理地造成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淡化。

以春运为例。过去春节前的一两个月,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年货,买新衣服,做各种干菜和精致的糕点,包饺子,等等,体验过年的乐趣。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和现代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日益改变。平日里美味的食物和漂亮的新衣可以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过年情节,大大削弱了节日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当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人会忙于工作,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节日上。有些人甚至为了省事,把所有的亲戚都召集到一个饭店,一起吃一顿“年夜饭”,即使过节了,春节期间原有的守岁、拜年等活动也会逐渐简化或省略,节日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时代,传统节日的许多风俗习惯被“现代时尚”弱化了。第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不良演变导致传统节日变得陈腐。

在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节日文化开始出现各种不良演变现象,给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的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导致这种异化的主要因素是巨大利益驱动下的商业化浪潮和腐败。

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对于商人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各行各业都从攫取利润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假日黄金周来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旅游部门力求充分调动人们的旅游热情;商务部门努力充分调动人们的购物热情;餐饮部力求充分调动人们的吃喝热情。正常合理的商业活动可以促进节日形式的多样化,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商业活动一旦不合理,就会产生危害:宾馆饭店的“年夜饭大PK”花样百出,传统节日应有的饮食文化元素缺失;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成为商家争夺月饼的关键时机。一些商家出售过期月饼,降低了人们对节日食品的信任度。在商业化的社会里,清明节的祭奠仪式也变了味道。眼花缭乱的祭品满天飞,从传统的纸钱、香烛,到“别墅”、“小姐”、“宝马”。传统节日的价值观被异化,传统节日原本的意义被商业泡沫扭曲和抹杀。腐败助长了传统节日的不良演变。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反腐,但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政府官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中国传统节日的礼尚往来形式,成为一些人送礼巴结的有利借口。很多人把中国传统节日视为巴结领导的黄金机会,节日也因此成为腐败的温床。以压岁钱为例:给孩子压岁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硬币作为祝福。这是用来表达亲情的温暖,体现了浓郁的民俗。在过去,压岁钱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主要是为了好玩和好运。现在很多人把孩子当成社交和娱乐的工具,几乎所有父母身居要职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最多。以月饼为例:2007年中秋节前,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某食品厂生产了一系列“黄金月饼”,其价格从2180元到26160元不等。然而,普通人无法“欣赏”这些月饼。隐藏在“黄金月饼”背后的,是一种“另类腐败”——对于想送礼又怕惹眼的人来说,给领导送一盒盒月饼,实在是“曲径通幽”。[4]可见,传统节日被一些人用于非法目的,破坏了日本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诋毁了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美好的文化形象。

三是节日趋于表面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为了解首都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底对首都3778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那些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以及清明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占85%以上。但对于端午节、七夕等传统节日,小学生对其相关传说了解不多。[5]这些小学生是新一代的接班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需要他们传承。但事实证明,这些孩子对传统节日的日期、传说、起源知之甚少,这与目前节日的表面化现状是分不开的。

一些形式的传统节日被保留了下来。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丰富,节日的娱乐效应被人们扩大了,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疏离感和陌生感。

面对这些发展困境,一些人开始否定传统节日文化,认为这些传统的东西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的巨大“诱惑”下,认为中国的这些传统因素已经“过时”。其实这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否定传统节日文化,丢弃历史赋予我们的“财富”,而是继续秉承这些优良传统,跟随时代的步伐,为传统节日文化开辟一条全新的能够体现时代的道路。

参考资料:

【1】金敏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2]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200页。

[3],韩著。论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第26页。

[4]萧琴。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船山学刊,2009。

[5]王赢。首都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