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

说到清明,人们自然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一开始,清明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朗气清,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节。农民们在田野里到处忙碌着。民间有句话叫“清明谷雨相连,不必延浸耕。”

这个催春耕的节气是怎么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应该说这和前两天(或者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早期节日。相传是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忠臣介休而设。事实上,从历史现实来看,禁止寒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改火习俗的遗存。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火来之不易。由于季节变化,用于生火的树种经常不断变化。所以,改火为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天和三月是换火的季节,所以在新火到来之前,人们应该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不允许人们生火,晚上在宫中点燃蜡烛,火势蔓延到达官贵人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诗《寒食记》中有生动的描述:“春城遍地花,寒食记东风柳斜。黄昏时分,汉宫内传烛,轻烟散入五帝殿中。”

既然寒食节禁止用火做饭,那么就要提前准备一些熟食(也就是冷食)供禁火期间食用,也就成了寒食的习俗。在寒食节期间,在北方,主要有用面粉做成的蒸糕,附上红枣,揉成燕子的形状。一种发酵奶酪,由茎大米和麦芽糖制成。南方主要有炸至金黄色、近似于今天小吃的年糕;一种蒸制食品——柏青饺子,由糯米和无芒雀麦汁制成,并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也是寒食节的常用食品。

寒食节期间,除了禁火寒食,还有祭扫坟墓,后来成为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在古代,家里有人去世,只挖坟安葬,不建坟。祭祀主要在祠堂举行。后来挖坟坑的时候建了土堆,墓地里安排了祭祖,就有了物质上的支持。战国时期,墓葬祭祀之风渐盛。

秦汉时期,扫墓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颜延年这位大臣即使远在北京千里之外,也定期回到家乡祭奠墓地。到了唐代,无论是文人还是平民,都把寒食节的扫墓视为回归故里,追寻宗教的仪式性节日。因为清明节离寒食节很近,所以人们往往把扫墓的时间延长到清明节。诗人的作品往往是寒食和清明。如魏有诗曰:“清明好寒食,春园满花。”白居易也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鸡鸣树昏,清明寒食泣。”鉴于民间寒食和清明节都已成为一种习惯,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节来了,可以和寒食节一起放假。这一规定距今已有1200多年,可见清明开始有了国家法定假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从附属于寒食节上升为取代寒食节。这不仅体现在扫墓等许多仪式都在清明节举行,而且寒食节原有的寒食、蹴鞠、荡秋千等习俗和活动也被清明节接管。

清明节后来吸收了另一个更早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在古代是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习俗是慢跑和在河边洗澡,这反映了人们在度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对精神调节的心理需求。有一首晋代陆机写的诗:“春末了,天气柔美。元吉龙初,游黄河。”是上巳节人们幼年出游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节扫墓,并伴有娱乐活动。由于清明节要去郊外,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去逛逛园冶,也是调节心情的一种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青年节。生性贪玩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清明节只郊游一次,就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少年日行,不必既清明节又上思”。

清明节融合了两个古代节日的精华,最终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习俗与上思踏青等活动融为一体的传统节日。明清两代大体上继承了前代的旧制度,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了它作为春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日的地位。民国时期,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外,植树也被确定为一项常规项目,这其实只是官方对悠久的植树民俗的一种认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祭奠仪式是扫墓,并伴有徒步、植树等活动。这个节日体现了饮水,团结民族,春季健身和爱护自然的意义。杜牧的诗《七绝清明》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有春雨,有牧童,有馆子,还有诗人匆匆的脚步拉着清明节的诗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人们带入了另一个节日场景,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形状的车马船,都在画面中呈现出一派繁忙繁荣的景象。今天的清明节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创造幸福未来,是我们节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