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冬天的至日是65438+2月21?

冬季至日是中国农历的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用土规观测太阳,确定了冬季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时间在每年公历6月65438+2月21 ~23之间。2016的冬季至日是65438+21。

冬季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冬季至日的起源其实来自一个国家首都的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就开始用土规法测影,在洛邑测天下位置,这在当时是具有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为影响后世千百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时,用土归法测得洛阳“在天下”,然后开始占卜社稷吉地。《尚书·洛谷》中记载,周公“盼洛市”,在洛阳周边几个地方做了一番考察,最后确定建水东、濯水西、濯水东都是“唯洛市”(都是建宗祠国家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归调查”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在古籍中有所记载,被后人奉为封国立国之法。

“土圭地形学”的目的是要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个方法的精髓是“树高八尺,夏至日长五寸;冬天的至日上,场景是一尺三尺五寸长(也就是竖起八尺高的标杆。在夏季的至日上,正午的阴影是65,438+0.5英尺,在冬季的至日上,正午的阴影是65,438+03.5英尺)。“量土之深,正影,寻地,四时止。”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是洛阳和洛邑在土中的理论位置。

根据周公的调查,周人对商朝灭亡后的第一个国家首都做了详细的规划。《益州左洛书》说:“它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在泥土中生长成一周,...南在洛水,北在邙山,天下大合。”。国家社会(都城、祠堂)建成后,周公在《礼乐制度·成州名堂》中详细制定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朝的第一个月是冬季和十一月,冬季的至日是新年的开始。也就是说,周公选择了土归法测得的“日影”中最长的一天作为新年。

从深思到秦,的冬天总是和年初一样。汉代依然如此。《汉书》中有一句话:“阳光照在冬日的至日上,君长,所以恭喜……”换句话说,人们最初庆祝冬季至日节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季至日以来,天地的阳气开始旺盛,变得更强,代表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这是一个好日子。因此,后来,在春节期间,祭祖和家庭聚餐等习俗经常出现在冬季的至日。冬季的至日也被称为“小年”。第一,说明年关将至,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二是为了显示冬季至日的重要性。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周朝,兴盛于唐宋,一直流传至今。周历的第一个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于今天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贺冬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了夏历,正月才从冬季的至日中分离出来。因此,也可以说“冬季至日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一直存在至今。

天文坐标

根据现代天文科学,冬季至日太阳移动到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冬季至日线),太阳最偏向北半球。因此,冬季的至日是北半球最宝贵的一天,也是最长的一夜。对于北半球的所有地方来说,冬季的至日也是全年中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而言,冬季至日一天只有9小时20分,太阳高度只有26° 42′。冬天的至日过后,夜空的星星完全被冬天的星星取代,从今天开始,它们将进入第九个。

注:极轴穿过地心,连接南北极,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66.5°,与地球自转赤道平面垂直。

月球参考

我的占卜,被称为冬季至日。怡悦:先王甚至日本人都闭关锁国,所以商旅不行。

在冬季至日的那一天,北半球得到的日照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京的夏令时只有9个多小时。不过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汽,可以储存热量,不是“存或失”,而是“积热”。冬季至日后,虽然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损失的热量仍然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在“三九天”里,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越来越冷。这个时候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冷了。这次“冷锋”过后,天气会逐渐转暖。所以说是“三月九冷”,但“九月九”已经是夏历的一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春天,所以“九月九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