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
见:台湾省客家文化,赣南客家文化,梅州客家文化。
“客家文学”是伴随着客家学的出现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并成为一个显学。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否成立,如何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始终没有达成共识。90年代末,有论者认为其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切以客家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如客家歌谣、客家民间故事、客家山歌(文)、客家山歌剧(文)、采茶戏(文)、文人创作的方言小说、诗词等。无论客家作家用什么方法,只要描写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反映他们的社会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都属于客家文学。非客家作家如果能够深入客家地区,创作出反映客家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归为“客家文学”。代表作家有:黄遵宪、李金发、中国大陆的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台湾省的邱(台湾省现代客家文学的鼻祖)、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吴(日据时期的“铁血诗人”)、龙应宗(夜空中孤独的彗星)、陆鹤若(近现代之交的“台湾省第一才子”)、林(台湾省女性文学的先驱)、、杜潘放歌等香港的黄谷柳(香港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陆仑(贯穿香港现当代文学史的第一人)、港澳的、舒相成、、蓝(开创新古典主义诗风的人)、、、钟晓阳、李鹏(澳门当代文学的发掘与见证人);海外的黄、潘雨桐、吴(泰华文坛元老)、李少如(“泰华文坛的怪杰”)、饶公桥、胡惠南、阿吾、颜维真(“印尼华文文坛的常青树”)、(海外华文作家中的帕维尔·柯察金)、李丰、、袁妮、廖云山。
客家人作为一个来自中原的宗族,南迁了,服饰总体上和中原没有太大区别。客家服饰简单实用,宽敞朴素。服饰上的图案简单、精致、深刻,这也是南迁的客家人与原有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结果。
在客家饰品中,不得不提客家凉帽。在客家地区,客家姑娘(客家妇女)戴着一种独特别致的凉帽,这种凉帽是用薄薄的几片轻蔑和稻草做成的。客家蓝衫不同于客家女装,是男装。
客家菜以东江菜为代表。
客家人的饮酒、饮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大同小异或基本相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其饮食文化也独具特色,口味偏向“肥、咸、熟”。传统的客家特色菜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红烧肉、五花鸡。客家娘酒、客家砸茶、客家砸茶文化、客家小吃、客家美食、客家黄酒、客家盆菜、客家汤圆,都是客家饮食的体现。主要有闽西汉剧、闽西民歌戏曲、广东汉剧、闽西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花朝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此外,还有客家山歌、布袋戏、手偶戏。
话剧剧场:广东汉剧传承研究所民间音乐客家谚语是一种客家成语,通俗易懂,形式上几乎是一两个短句,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客家人在长期劳动生活中总结和创造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韵味隽永,耐人寻味。客家谚语大致可分为三类:生产谚语、社会谚语和生活谚语。广义上还包括客家歇后语和客家童谣。
客家是一个擅长唱歌的民间家庭,童谣很多。客家童谣和客家山歌(客家山歌)一样脍炙人口,每句话都以相同的韵脚结尾,所以朗朗上口,让你年少时难以忘怀。与客家歌谣不同的是,客家童谣只背不唱。客家话有六七个声调,比较有音乐性。
民间音乐包括兴国山歌、梅州客家山歌、闽西客家音乐、广东汉族音乐(如客家筝)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竹歌、粤西的客家情歌。流行音乐客家流行音乐传统手工艺技艺客家土楼建筑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绘画技术:绘画技术在客家人中广泛传播,名家辈出。比如长汀的上官周,宁化的黄慎,上杭的华严,武平的李灿,都是享誉海内外的。尤其是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颇有影响。绘画主要有版画、壁画、字画、蛋画、铁画、人像等。代表:英德石英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剪纸技术:汀州剪纸技术起源于清代慈禧太后生日,人们贴出红签(剪纸图案)庆祝。后来,在春节或婚礼庆祝活动中,人们用红纸上剪下的各种艺术图案或文字来庆祝和祝福。传统图案有“夫妻同唱”、“松鹤拜年”、“梅竹”、“寿星”,人物有“福、鲁、寿、”等,多为聪明的女性所写。民间剪纸不仅限于女性,还有专门从事剪纸和雕刻的艺术家。各种图案要手工制作,匠心独运。
手绑工艺:客家手绑工艺种类繁多,以物为纲,各具特色。主要有四种:彩色领带、灯领带、纸领带和花领带。代表有:李安平众鑫花灯和客家龙灯。
雕刻工艺:五华石雕。
客家民居分为几个流派,如赣南客家民居、闽西客家民居、粤东客家民居、粤北客家民居。
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云南的印章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具乡土气息的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调查,这种民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的房型十分相似,有其历史渊源。客家先民原属中原汉族,因战乱、饥荒等原因南下至赣粤闽交界山区。客家先民南迁岭南定居后,不仅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还保持了原有的建筑和民居的传统风格。
客家围屋大致可分为:闽西的方、圆土楼,赣南的口形、汉字形土楼,粤北的四角楼、塔(如翁源的湖坝高墙),粤北围楼(以始兴矮子镇的满堂客家围楼,翁源姜维镇四毛岭的张八卦围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粤东梅州周边龙屋(如帝华居、仁厚文公庙、容路堤、何子渊故居光宇路、张弼士故居光禄堤等。)、周边有瞭望塔的龙屋(如兴宁藏世围)、魏源、半月楼(月牙楼)、八角楼(如大埔道云楼)、多边形周边房屋及方形、圆形土楼(如大埔花萼楼)。
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中原的第一站,是客家人的发祥地,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占95%以上,被誉为世界“客家摇篮”。至今仍保留着600多栋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古罗马”。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是陇南的关西新围、伊彦围和安源的东升围。进入围屋,就进入了古城堡。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还有尘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鹿村。
永定客家土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永定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西考察时,嘱托我们“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与小社会和谐共处的典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继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