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想出来的?

为了使农历与公历的回归年保持同步,古人采用了设置闰月的方法。古代历法有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农历每个月有两次气。月初称为节气,月中以后称为气。“例如,立春是第一个月的节气,雨水是第一个月的气。”公历两个节气的平均长度为30.5天,农历每月只有29.5天,相差1天。所以月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气。这个没有中性的月份被历法定义为“闰月”,称为“闰月”。今年闰月在七月之后,就是闰七月。为什么正月没有闰?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年中,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有近有远。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在公历6月左右,运动缓慢,所以两种气体的间隔时间较长,最长超过31天。按照之前30.5天的平均长度,月中无气的可能性很大,闰月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有很多机会。公历65438+2月左右,地球运动快,中性气体间隔短。最短的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的一个月还短。所以正月、十一月、十二月不出现中性气的可能性不大。相对来说,闰月的机会比较少。问题补充:古代历法有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农历每个月有两次气。月初称为节气,月中以后称为气。“例如,立春是第一个月的节气,雨水是第一个月的气。”公历两个节气的平均长度为30.5天,农历每月只有29.5天,相差1天。所以月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气。这个没有中性的月份被历法定义为“闰月”,称为“闰月”。今年闰月在七月之后,就是闰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