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在古代叫上元,它的夜晚叫元夜、元夕或元宵。在古代中国,历法和月相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月的15号有一次满月,叫做“望月”。满月象征着幸福的团聚。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被视为吉日。据史书《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年,正月十五宫廷就有祭祀太乙神的仪式,祈求太乙神保佑。
元宵节与灯笼密切相关。开灯、观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所以也叫“灯节”。元宵节据说起源于东方汉明帝时期。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澄(〔尹)受汉明帝派遣,自印度求佛,在西方僧人莫腾、朱发兰等陪同下,返回京都洛阳。明帝亲自出宫迎接,烧灯拜佛,并在雍门城西修建白马寺弘扬佛法。这引起了道教的强烈反对。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道士向朝廷提议抗佛。15日,明帝组织佛教和道教在白马寺比赛。结果佛教赢了。明帝更是信佛,官方下令,无论平民贵族,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张灯结彩,以示对佛教的尊重。之后,元宵节点灯成为一种惯例,南北朝时更是蔚然成风。南朝时,梁健文帝曾写过一篇名为《李娥灯赋》的文章,专门描写元宵节赏灯的盛况。到了唐朝,元宵节及其前后一天正式成为固定的节日,所有的衙门都关门了。而且这三夜,“许晋五禁观灯”(《两京新录》),也就是暂停了禁止夜行的法律,让全城市民尽兴。唐玄宗二年(公元713年)元夜,宫门大开,宫门外“灯笼轮(灯笼树)二十尺高...五万盏灯笼,簇簇如花树”,长安千余宫女、少妇奉命“踏灯轮下三日三夜”(《朝野》)。从此以后,历代皇帝都在元宵节看灯,元宵节成了封建皇帝炫耀国家和人民的统治秩序,表示天子和人民同乐的盛大节日。宋代元宵节从三夜到五夜(乾德五年圣旨)。为了鼓励人们到御街看花灯,朝廷还规定“凡来看花灯者,赐酒一杯”,于是看客挤满了人,喧闹非常热闹。明朝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上谕将元宵节假期定为10天,成为当时最长的假期(当时官员春节放假5天,冬季至日放假3天)。可见,元宵节是古往今来备受重视的。
元宵节看灯是古代女性一年中最吸引人的节日活动。按照封建礼教,平时大家闺秀只能住闺房,就算是小家碧玉也不能随便露脸,过幽闭的生活。但每到元宵节,他们就可以不用担心闺房礼仪,出去夜游看灯了。一些相爱但平时不易接触的青年男女也有机会谈恋爱。所以宋代李清照说:“中州鼎盛,闺阁多闲。记得重点三五。”(雍宇乐)“三月五”是正月十五,表示女性对元宵节特别重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古代女性直到元宵节才有一点在大街小巷活动的自由,所以元宵节郊游“女人特别好”。明代刘士奇写的《元宵节》诗中有两句:“笑乐频起,千儿大闹”,正是这一盛况的写照。甚至可以说,古代女性只有在元宵节才能暂时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露出一点人性的色彩。
至于元宵食品,从宋代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也被称为紫苑、团子或汤圆。在元宵节吃元宵是祝愿全家和谐幸福的象征,这是一千多年来庆祝节日的一项基本内容,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