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名录
节气是最早的天气气候预报,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和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的。那么对节气有特殊感情的气象学家是如何看待申遗成功的呢?新华网、中国气象网邀请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鼎钧、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毛柳溪来谈谈二十四节气。
记者:如何评价“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名录?
朱鼎钧:二十四节气是气象学家非常熟悉的,对气象学家有特殊的情感意义。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总结发明的,一直沿用至今。他们很接地气,深受人们喜爱。在现代气候学中,二十四节气带来的规律性知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作为认知气象学的“活化石”,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它激励着我国人民更加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毛柳溪: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众望所归,实至名归,对丰富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大有裨益。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很古老,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它不断丰富并延续至今,仍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记者:“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毛柳溪: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和自然的智慧结晶。从春秋战国时期,从最早的四节气、六节气到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古代先贤总结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规律,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角度对应示意图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角度对应示意图
人们最早是通过观察太阳影子的变化来研究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当时没有高科技的探测设备,连文字都不固定统一,对自然现象的记录甚至是肤浅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开始,即黄河经度为零,此时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手术一周后,我回到了春分,这是一个回归年,二十四节气正好是360度。当然,天气、农业、物候的规律也体现于此。
朱鼎钧: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时代的需要。那时候没有现代科技,一切靠天气。农田的耕种和播种需要了解天空,预测天气和气候。因此,我们的祖先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变化来了解外界的自然变化。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应农业活动,当时农业活动也是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的。古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总结的二十四节气,沿用至今。
记者:“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本意是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但为什么在中国被广泛使用?
毛柳溪: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指导那里的农业活动,但在中国从东北到海南都可以用。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一成不变的。二十四节气就像一个坐标。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根据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在坐标中找到合适的农业节点,从而指导当地的农业进程。
朱鼎钧:当时黄河流域是发达的农业区,二十四节气源于此。虽然节气最初是为了指导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但其划分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天文标准,这种划分方法是普遍适用的。所以把二十四节气推广到其他地区,经过“本土化”修正后仍然可以使用,就像英里、公里、千米之间的关系一样。
记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预报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二十四节气”是否已经过时?
朱鼎钧:我觉得没有过时。即使在现代科学中,虽然监测手段有所改进,预报有所精细化,但对天气现象的把握仍然没有100%准确。二十四节气是几千年来对天气、气候和生产生活长期观察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现代气象学经常运用统计学原理,从尽可能多的样本中找出规律,这和古人总结二十四节气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这种方法在今天并没有过时。
虽然有科学家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因气候变化等原因而无用的观点,但我不这么认为。首先,整个大气的规律没有根本改变。其次,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不同地方的人还是可以找出相应的规律,尤其是农业活动的规律,甚至有的时候一些谚语更具有实用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毛柳溪:二十四节气以前过时,现在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修改了一些限制,还会继续增加其他新的东西。比如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农耕活动,都会产生新的节气和农业谚语,所以二十四节气不会过时。
记者:“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哪里?
朱鼎钧:二十四节气本身就属于中国文化。在二十四节气中,我们有符合节气的诗歌、谚语、歌谣和民间节日。这些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生活,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二十四节气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清明节齐祭祖活动,冬天吃饺子等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的农业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即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患者病情来看病,普通大众也会根据节气规律来改变饮食和健康。
这次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的全称是“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年运动及其实践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这表明世界认可我们古人对时间的科学划分,以及在这一知识体系下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意义。
毛柳溪:现在二十四节气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从事农业气象工作,我们知道在广大的农村,二十四节气对农业活动的指导作用仍然深受农民朋友的认可和喜爱。一些农业谚语,如“春打六九头,春耕备耕,起早”,“谷雨雪霜未断,杂粮播种不宜迟”,朗朗上口,广为流传,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依据。
具体来说,立春、长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他们吃什么、穿什么是既定的。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反映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天的至日,白天最长,冬天的至日,夜晚最长。因此,有一个节气谚语说,“吃完冬天的至日饭,一天就变长了”。小暑、大暑、小寒、严寒反映了气温的变化。雨、谷雨、小雪、大雪反映了降水的变化。比如我小时候,农民就开始盖房子,准备汛期。白露、寒露和初霜反映天气现象。小满和芒草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典型概括。小满时节,小麦处于灌浆中后期,籽粒逐渐饱满。芒草时节,“三夏忙”。既要播种又要收获,加强除草、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惊吓和清明反映了自然气候。各种虫子准备搬家时,人们会注意打扫院子,撒草木灰或石灰,打扫卫生,防治病虫害。
记者: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这种文化遗产?
朱鼎钧:二十四节气的申遗过程,就是保护和弘扬我们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二十四节气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时,二十四节气也在被不断挖掘,会发展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站在气象学家的角度,我们还是会把二十四节气当做气象科学知识的一部分。虽然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气象学的推广很重要,但我们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总结过去的气象规律,研究过去的气候特征对现在的气象学科学也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也是古人预测天气气候的一种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继承和研究它,尽可能用现代科学来解读它,这将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和使用它。
我觉得宣传教育部门也有传承节气文化的重要责任。目前节气文化的宣传和利用还不够,此次申遗成功是一个契机。我们可以把节气写进小学课本,把节气故事变成民歌,把节气习俗发扬光大。
毛柳溪:申遗本身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有很多现实意义。现在气象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来传播节气文化。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会根据当年二十四节气的天气气候特点,结合农业活动,每年推出二十四节气的台历和挂历。许多省份根据当地实际需要推出了不同的阳历,深受农民朋友们的喜爱。比如河南、河北、江苏等省份,需求量很大,有20节气的台历、挂历、农事历等都很受欢迎,经久不衰。
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以及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播,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和不同的媒体渠道将节气文化呈现给公众。节气的文化习俗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指导有很强的科学道理。传承本身就吸引大家去探索中国文化的奥秘,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