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做什么,春分做什么,春分民俗活动
1,送春牛
春分马上就到了,到时候就会有一幅春牛挨家挨户送的画面。画面用红纸或黄纸印上一年四季的农历节气,还印有农民的耕田图案,称为“春牛图”。发图的都是民谣歌手,主要说春耕、吉祥之类不逆农时的话。每到一个房子,他们更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直到房主高兴给钱。虽然说出来的话很随意,但是每一句都押韵优美。俗称“春”,春人称为“春官”。
2、贴麻雀嘴
根据习俗,农民在春分这天放假。家家都要吃汤圆,要煮十几二十几三十个不用包的汤圆,用细细的竹叉放在田边的户外田埂上,叫粘麻雀嘴,免得破坏庄稼。
3.春节
在二月的春分,人们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节。扫墓前要在祠堂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宰杀猪羊,请鼓手演奏,礼生念祭文,引三颂。春分扫墓开始,先扫先人和远祖的坟,全家、全村都要大规模出动,队伍往往达到数百甚至数千人。开基祖坟和远祖祖坟扫墓后,再分房给每个房间的祖坟扫墓,最后各家给私家扫墓。在大多数客家地区,春季祭祖和扫墓从春分或更早开始,最迟必须在清明节结束。
4.崇拜上帝
春分前后的民间节日有2月15日张凯的生日:王声,又名“陈”是唐代勇士陈元光,为漳州立下功勋,死后成为漳州的守护神。2月19日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每到生日,很多信众都会去观音庙朝拜。2月25日三山王祭祀日:三山王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名山、金山等山神。早年潮州客家移民淳为守护神,所以信众以客家人为主。
5、阵亡将士纪念日
在周朝,有一种在春分崇拜太阳的仪式。礼记:“祭坛。”孔《英达疏》:“又叫春分”。日坛位于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以东,又称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时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设定在春分的开始。每年甲、丙、戊、庚、任,皇帝亲自祭祀,其余年份由官员祭祀。
6、竖蛋
它的玩法真的很简单有趣:选择一个刚刚出生四五天的光滑对称的新鲜鸡蛋,轻轻的把它立起来放在桌子上。虽然有很多失败者,但也有很多成功者。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间,所以有句话说,春分到了,蛋就漂亮了。立起来的蛋非常漂亮。
7、吃春季蔬菜
在过去,四溢有一个未被打破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有句顺口溜说:“春汤脏,洗肝肠。全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这成了一种习俗。从一年的春天开始,人们仍然在家里祈求平安和健康。
8、放风筝
春分也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在春分的时候。甚至成年人也参与其中。风筝分为王耔风筝、鲢鱼风筝、糜蛾风筝、雷公虫风筝和月儿光风筝。最大的风筝有两米高,最小的有两三英尺。市面上有风筝,很多都比别人的小,适合小孩子玩,但是大部分还是自己贴的,大一点的,还要互相较劲,看哪个飞得高。
9、赏牛
在江南,赏牛、祭鸟的习俗很流行。春分到了,牛就要开始一年的劳作了,给它们喂汤圆就是奖励;祭祀百鸟,一是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儿不要啄食五谷,祈求丰收。
10,赞华饮品
簪花是汉族妇女的一种头饰。它作为首饰戴在女性的头上,增添了生气勃勃、活泼的生活气息,所以很美。除了花,还有绢花,罗,玲,缎子,丝绸和珍珠花。在古代,每逢喜庆的日子,数百名朝廷官员都会在毛巾和帽子上佩戴簪花。簪花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周舫的《戴花仕女图》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戴五彩花的情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现代木版年画都有带花妇女的形象。现代新娘经常在头发上戴着花,但不仅仅是花,还有绢花。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此时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春分那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已有3000年历史。
二十四节气:“二月中旬,半分,即90天的一半,故称分。秋天是同义词。”《春秋故事·阴阳进出》说:“春分,阴阳亦半相,故昼夜既寒又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