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信息
据记载,在周秦时期,冬天和十一月是正月,冬天的至日是新年的开始。《汉书》中有一句话:“冬日至日艳阳高照,君臣长,恭喜……”换句话说,人们开始庆祝冬季至日节来庆祝新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至日入冬以来,天地的阳气开始旺盛,代表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和好运的到来。因此,春节祭祖和家庭聚餐的习俗往往选择在冬季的至日。冬季的至日也被称为“小年”。第一,说明年关将至,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二是为了显示冬季至日的重要性。
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于今天阳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过年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了夏历,正月才从冬季的至日中分离出来。也可以说,单纯的“冬季至日节”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存在至今。
在汉代,冬季至日被视为“冬节”,官方举行名为“贺冬”的祝贺仪式,这是一个例行的官方节日,“拜冬”的习俗在官场流行。《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日前后,君子居安思危,不肯听政,择吉日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会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出差歇业,亲朋好友互相送饭,互相拜访,开开心心过一个“安静”的节日。魏晋六朝时期,冬天的至日被称为“子岁”,人们要祭奠父母长辈。宋代以后,冬季的至日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在唐宋时期,冬天的至日是祭拜神灵和祖先的日子。这一天,皇帝会在郊外举行祭神的仪式,百姓也会在这一天祭拜父母。在明清时期,皇帝有一个祭天的仪式,这就是所谓的“冬季至日郊区的天空”。在皇宫里,有一个让数百名官员向皇帝献上祝贺的仪式,他们还得互相捅刀子以示祝贺,就像过年一样。
在冬天的至日吃饺子
每年,在农历新年的冬季至日,饺子是不可或缺的节日大餐,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谚语:“十月一日,冬天的至日来了,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季至日放弃医学而留下的。
滕州羊汤馆
据说在冬季至日吃羊肉的习俗始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天的至日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特别好吃,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在冬季至日吃羊肉的习俗。在冬季的至日上,人们纷纷吃羊肉和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现在在山东滕州,这一天叫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羊肉之类的礼物,福酒大家都喝羊肉汤,对个人、长辈、家庭都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