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婴戏的发展

在宋代,现实主义是绘画的主流。北宋末的柳宗道、杜海尔(活跃于12世纪初)也以画婴戏闻名。可惜没有作品流传。南宋初年,苏汉臣(活跃于12世纪)和宋丽(活跃于1190-1264)是婴儿绘画的代表人物,其中最受推崇的是苏汉臣。评论者说“那些色彩清新传神、形体逼真、戏谑娴熟的人,可谓神来之笔”。由于苏汉臣在婴戏绘画方面的杰出成就,他备受推崇,并有许多假借后世的作品。

南宋以后,文人画发展起来,不再注重工笔画的写实。画家画孩子,要么画得老气横秋,要么画得小壮壮,又老又成熟,抓不住孩子天真烂漫的魅力。因此,以婴儿戏画闻名的画家数量急剧下降。婴戏图中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形象特别能表达节日的气氛,有祈求平安的意思。因此,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吉祥含义的婴儿戏图,如“长春白子”,这意味着许多男人受到祝福。这些画色彩绚丽,描绘细致,深受人民喜爱。

婴儿戏图也与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明代,宣德以前,婴戏多为“园中婴戏”,幼儿在园中活动。宣德称帝后,多为郊婴戏,有孩童在户外玩耍,婴儿形象变化尤为鲜明。雍、宣德时期,小孩子又矮又胖,头很大,额头特别大,脸圆,额头上有几朵流动的花,几个孩子一起玩,也叫团婴戏。孩子的形象反映了社会的稳定。嘉靖、万历年间,孩子们穿着长衫、大衣,显得头重脚轻,头大,后脑勺突出。这些图像表明,明朝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衰落已经初具规模。

明清时期是婴戏图的全盛时期,从单纯的一两个幼儿形象发展到一百多个态度各异的幼儿。婴戏图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寓意贵子、五子、百子、千孙的图案成为瓷器上常见的装饰图案。

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童画严谨,童装线条清晰,眉目清丽,动作天真诱人。“黄毛自鸣得意”的桃园美景与太平盛世,用婴儿戏图描绘。当时的官窑瓷婴戏中的孩子们姿态各异,动作夸张,画面大多活泼愉快。

在社会动荡,封建政权衰落的时候,也可以记录婴儿玩耍的画面。明朝天启和崇祯朝之前,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国力耗尽。这些社会现实反映在婴儿游戏图片中。孩子们骨瘦如柴,脚特别长,背特别大,形状非常抽象,长相怪异。清中叶的嘉庆、道光、咸丰时期,婴戏上的人物动作笨拙,孩子头脑愚笨,反映了国运衰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