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食节的故事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寒食节”、“百五节”,沿袭了古代的改火习惯。每年初春,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的发生也容易引发山火。在这个季节,古人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把前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然后再钻出来一把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生活的起点,称为“换火”或“邀新火”。
春秋时期,晋国的儿子重耳逃亡,过着艰苦的生活。他跟着介子推,从腿上割下一块肉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了国君(即晋文公),还封了一个功臣。只有介子推拒绝接受奖赏。他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开火烧山,逼他下山。谁知这对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建庙立碑。同时还下令,介子推死的那一天,“寒食禁火”,全国不准用火烤食物,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在古代,人们崇敬节退的气节,“寒食节不生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一特殊的纪念节日。民俗专家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时间很长,长达一个月。整整一个月吃冷食真的对身体不好。汉代改为三天。
寒食节始于晋国,延续多年。其中就有禁止吃冷食的,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好景不长,“寒食不火”之风在民间自发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