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计算的?
中国农历是基于月亮变化的历法。农历最长的一天是385天,最短的一天是353天。而且闰月多,很多季节都是乱序的,用农历来指导农业生产可能会错过春耕秋收的季节。因此,古人根据每年的季节特点,制定了与现在的公历几乎一致的二十四节气,如立春2月4日,清明4月5日,冬季至日12年2月22日,其中冬季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夏季至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春分昼夜之长。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但是季节并不是根据近日点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夏天并不是因为地球离太阳近,而是地球上一年四季都存在,季节与太阳的直射角有关。南半球的夏天,就是北半球的冬天,北半球的夏天,就是南半球的冬天。
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季节也不同。比如三月,南方已经是百花盛开,北方可能还是冰封雪盖。那么这个节气是怎么划分的呢?根据一天的长短,由于冬季至日为65438+2月22日,夏季至日为6月22日,冬季至日为北回归线,夏季至日为北回归线,即北纬23° 26′28″44,所以24个节气按北回归线划分。如果24节气用在南半球,那就是节气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