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测量天气

中国古代气象科学成就

观察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是人类最早的科学活动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气象科学开始萌芽。相传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中国就有专门从事气候观测的人。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尧时代,也有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中国古代天气和气象是在一起的),这个官职被历代沿袭。在清朝,它被称为“秦田健郑”,是负责天文和气象的最高政府官员。中国在古代对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夏朝(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65438+公元前07世纪):

夏初东夷石雕连云港将军崖岩画有一条与社石有关的正南北线,由此可以推断分为两部分。利用天象和物候进行农耕活动。

商朝(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高度重视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当时,甲骨文被用来描述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占卜也被用来预测天气信息(最多十天),有季节、八个方向等概念。

西周(公元前11世纪-8世纪);

可以用土归来确定方位,知道无论“雨、雨、谢<热>五大气象条件是否异常,都与农牧业生产息息相关。诗经里的?黑暗之风?七月记载了一年中各月的物候现象和知识,还有天气谚语和气候谚语的记载。在本周初完成& gt一本是中国最早的物候学专著。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一书开始将天气异常列为史记的重要内容之一。秦人医家和医家都把六种天气(阴、阳、风、雨、阴、明)的异常作为发病的外因。曾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用阴阳学说解释了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管仲不仅认识到了植物生长类型与地形、地下水埋深的关系,还提出了齐国三十节气的划分。孙子兵法把天气(“阴阳、寒热、时制”)作为军事成败的五大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提出“天、地、火、风、雷、山泽”代表自然物。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

军事气象学发展起来了。主张利用气象条件来克服它。庄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指出风是空气的流动,并提到阳光和风可以使水面悄悄蒸发。黄帝内经?苏文阐述了季节、气候、天气与健康、疾病、病因、治疗的关系,提出了气候、气、时间、年龄的概念,涉及到一些气象病因的人体病理问题。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是中国统一时期要求各地向中央报雨的法律制度(《秦十八种?田维”)。规定降雨后,各地要及时书面上报受雨情和受益(雨情和抽穗)及受灾(旱、涝、风、雨)的田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类,并对云做了简单的分类。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在淮南子?天文训练中首次出现24个现代名称相同的节气。还提到了“戴、铜凤、风铜鸟”和“天平土灰湿度计”三种风向测量仪器。董仲舒在《霁雨雹对》中指出,雨滴的大小和密度与雨滴被风吹动的程度有关。王充在《论衡》中驳斥了当时关于闪电形成的迷信观点,指出闪电的形成与太阳热量和季节有关,闪电是由爆炸引起的。后汉应劭提出了梅雨、信风等名称。蔡邕在《张句月序》中指出彩虹的形成,是“阴阳之气的过渡,也是它所集中的各种色彩。常视云,日见日。无云可见。”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赵《周髀算经注》介绍了“七衡六室”,从理论上解释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

晋代(公元281-公元419);

晋代盛行与风有关的木鸟(风速计),有不少安装在城墙上和天文部,也有一些设在太仆寺(交通部)。周初在《风土志》中提出了梅雨的概念。东晋的李江指出,近地面空气(雾状空气)可以减少星间视距,使星辰升起时的早晚颜色变红。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是当时农业气象学的一部杰作。提出了熏蒸防霜、除雪保湿的方法。北魏《郑光历》在历中包含了72个时期。沈怀远的《南越通志》第一次提到台风,当时称为“飓风”或“恐风”。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提出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隋朝(581-617):

杜泰卿的《玉烛集》为月书,摘录节气、政令、农耕、风俗、典故等。按月收录于隋代以前的各种书籍中,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农业气象方面的文章。

唐朝(618-906):

天文学家李的《乙已占》载有与风有关的木鸟的构造、安装和使用方法,指出木鸟口中有一朵花,风来时,鸟会先转。根据风对树木的影响,设置了八个风力等级。唐代医学家王冰在校注《黄帝内经·苏文》时,对国内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温度梯度概念的人。

五代(907-959):

辛启娘在一盏纸灯下燃松节油,使其高飞,作为军事信号,后世称之为“孔明灯”。

宋朝(960-1278);

最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对气象学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孟茜笔记》收录了25篇有关气象和节气、历法的文章,包括峨眉宝光、闪电、雷斧、彩虹、登州海城、爪旋风、竹化石、瓦霜画、冰雹形状、划船方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秦的《九章数书》列举了四个测量雨雪的公式,解释了如何从不同形状的雨雪容器中积累的雨雪计算出平地上雨雪的深度。

元朝(1279-1367)和明朝(1368-1643);

元明两朝非常重视农业。元代农业部官员编撰的书籍都包含丰富的工业气象内容。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高以智(化名)来到中国,也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高以智和韩云合写了《空间与空间》一书。因为大部分书籍都是关于气象现象及其特征和形成原理的,应该算是当时第一部介绍欧洲气象知识的专著。在此基础上,明代学者熊明在其著作《格致草》中,根据西方科学原理,分析了历史上记载的自然变化和灾害以及风、云、雷、雨等气象现象的成因。他设计了太阳火下降,气体上升的图解,只用一张图就系统地解释了对流天气的形成。

清朝(1644-1911年);

西方气象知识传入中国后,由于中西方气象理论的接触,会相互渗透。因此,明末清初,中国科学家在思考气象问题时,受到西方气象理论的影响,为中国气象学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理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此中国气象科学与西方气象科学融为一炉,中西难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尔·t .)与华于1871年合编的《天气预报系列谈》一书。这本书采用了“日心说”而不是“三际理论”。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加热地面、海风、陆风、台风、哈德利环流、大气潮汐、霜、雾、雨、雪、冰雹、雷电、平均值和年、日较差的计算、大气光图像等大气现象和气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