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操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用的是什么时期?
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春雨震春清谷,盛夏满山暑。秋露,秋寒霜,冬雪小,冬寒。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制定了四个节气,即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民俗学家刘说,在过去,人们常说我们的历法是农历。事实上,我们是阴阳的结合,“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我们可以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和物候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影响,其次是海陆地形差异分布等因素。”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服务官周冰说。
“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是我国物候变化和季节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申遗成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雨热运动规律的认可。”南京农业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严说,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中国的生产和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实际作用。"
“春暖花开,雨忙送肥。”在文明的农耕社会,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春天犁地,夏天收割,冬天储藏。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气候特征。“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北部冷空气影响,中国气候呈现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严说,“二十四节气”主要指导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也深深影响了东亚国家。韩国和日本有很多和我们国家相似的习俗。
现代生活的重要坐标
屋外漫天大雪,屋内蔬果飘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保护性农业、温室果蔬使我们不再受到节气的严格限制。
“但是,农业生产应该以利用自然为基础。我国土地的雨热变化和季风变化大的特点没有改变,‘二十四节气’仍然在对当前的生产生活起着基本的指导作用。”颜对说道。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仍然遵循许多农业谚语来调整休息和工作,如“春天不播种,秋天没有收获”,“长夏不下雨,犁倒挂”,“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这些仍然是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坐标。
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然有与节气有关的活动。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的节日,也是远足、亲近自然、鞭策新生的春季仪式。在一些地方,冬天的至日仍然被视为一个节日,例如,冬天的三门节,壮族的第一个霜降节和苗族的中秋节。
“二十四节气”及相关活动对团结民族、天人合一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现代保健更注重节气,如“三八,食豆芽”,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
“二十四节气”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对自然界万物认知的时间坐标。只有遵循这些规律,人们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承文字遗产,振兴文字遗产。
在国际气象领域,“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认知系统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专家认为,这一次,作为人类的杰作,它不仅表明它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而且是中国对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源表示,“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农耕经验是农村社会在实践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所以申办成功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快落地项目——让真正的传承人发挥作用,以显示项目自身应用的社会效益。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任重道远,将以此为新起点。按照既定的保护计划,积极会同相关社区、团体和个人落实一系列保护措施,切实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国家、社区、团体和个人了解和认识“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
同时,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团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传承保护行列,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