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晓曼节气文案
“花未盛开月未圆”这句诗在曾国藩的书信中出现了两次。
咸丰十一年二月九日,他在给湘军部鲍超的信中写道:
“不愧为戈什哈,王廷贵自京以来,一路上沿京师而行,你的名声很好,很欣慰。我只希望你永远守着‘花未全开,月未全’的戒律,你的名气会越来越大。”
曾国藩听说北京百姓都称赞鲍超战功卓著,但希望他不要越来越狂妄,恪守“花未全开,月未全”的道理,继续虚心做事,这样他的名声和地位就会越来越高。
同治二年(1863),正月十八,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写了一封信,这首诗也出现了:
“只有当和哥哥兴趣相投的时候。哥哥的野心,春夏还挺舒服的;余的野心相当接近秋冬。弟弟的意图是放松,元气旺盛,剩下的是增加,元气厚实。平日里最好记住‘花未盛开,月未圆’这四个字,以为惜福护泰之法,不擅长这个,剩下的就是护兄、护钱、护军械等东西了。每次表现出一点克制,我还是指‘花未盛开,月未圆’。”
1860年10月,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俄等驻华大使凭借不平等条约落户北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同治元年(1862),清朝发布上谕,正式宣布“借师助剿”,即借英、法等国兵马,助剿太平军。
早在太平天国兴起时,曾国藩就组建湘军作为地方军事力量,镇压太平军。他的弟弟曾国荃作为湘军的一名将军,也投身于抗击太平军的战争中。
在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津之前,曾国荃曾写信给他的兄弟,抱怨最近发生的一些无聊的事情。曾国藩以为他在生自己的气,于是解释;“我们只是在想法和做事方式上有些不同。兄弟,你意气风发,我做事却比较内敛。
平日里,我喜欢前人写的‘花未全开,月未满’这几个字,而且我认为这是保利保泰的最好办法。想到我拨给哥哥军营的钱数与他的预计数额不符,曾国藩说:“每次拨给你军费,我都比较节制,这就是‘花不盛开,月不圆’的道理。”
曾国藩把“花未全开,月未满”作为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全世界都追求一轮圆月,他却崇尚一种不完美的美。他知道完美不是事物的常态,不完美才是,所以他告诫自己,也告诫别人,凡事都要有分寸,做事不能做得太满,做人要有节制,要谦虚。
曾国藩书信中的“老人”,指的是北宋名臣蔡襄写下的“花未全开,月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