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歌歌词
畲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闽东和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历史悠久。“舍”字,意为“刀耕火种”,南宋后期作为国号使用。自元代以来,“畲族”作为畲族的专名,普遍出现在中国史书中。至迟在公元7世纪,畲族已定居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
歌曲和习俗
歌俗主要有堵路情歌、游客“才气比肚子大”、“做表哥”、“做公婆”等。主要有农历四月的牛石岗、苏堤山、沐阳、福安,六月初一的白云山、浏阳、福安,七月初七的福安蛇口、鹰坑白云山,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福安城关镇,九月初九的西南的麻阳、云歌的木莲山等地的歌。
在山里干活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歌声赶走孤独。当有人在远处听到,认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时,往往会联系起来,发展成爱的二重奏。山里经常有人唱歌,所以有人称她的家乡为歌的海洋,有人称她的歌为山歌。游客唱情歌为主。结了婚的人互不掣肘,可以装真实。如果双方都未婚,那就欢迎了,经常唱个终生伴侣。
游客互相唱歌,通常是为那些整晚都在主屋点心招待所的人。他们唱到天亮,要唱生肖送歌神的歌,以“老哥老到大光,送你出国歌神,唱一首让你一年四季平安健康”结尾。唱戏结束时,村里的主要唱戏人要收一些钱,作为给客人的“手工资”。当然,唱歌带来的是真情实感,所以不是“手工资”。
此外,畲族婚礼习俗中还有三个热闹的场面。第一,当婚礼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口时;第二,借锅杀鸡的时候;三、婚宴酒过三巡,红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着一个敬酒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对红烛灯、酒灯和银镯子,陪新娘的姐妹们按座位给宾客唱“敬酒歌”。敬酒从第一位嘉宾我叔叔唱敬酒歌开始,给我叔叔一双鞋子,我叔叔会把准备好的红包放在盘子里,一下子把酒喝了,然后一个个敬其他嘉宾。
畲族民歌的歌词非常注重押韵,具有诗意的节奏。一般有七言一句,两句一行,两行四句。畲族民歌的曲调多为我国传统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音调比较简单,由公、上、交、正、于五个音调组成。上、焦调式较为常见,部分地区也有六音、四音调式,鲜有清角、宫变、签变。
畲族民歌的五音形态虽然与我国传统汉族民歌相同,但由于音阶的排列不同,音乐色彩也完全不同,往往给人一种古朴、典雅、悠远、纯净的感觉。畲族民歌的基本节奏是一个音对应一个字,字在句尾会拉长,是典型的前紧后松的形式。节奏形式有“扁平叙事式”、“紧松式”、“弹性式”。
畲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活动传承、家庭传承、师承和文本传承。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歌会,竞相歌唱,互相学习。在祭祀婚姻和师礼的仪式中,整个仪式用民歌串起,礼仪和民歌代代相传。
畲族从小就跟着父母唱山歌,到了一定程度还要跟老师学歌。畲族用汉字记录历史歌曲,家家户户的民歌书扉页都是“皇之歌”。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畲族民歌新作品,延续了畲族民歌传承的历史。
继承意义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的口头文学。它们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民歌储存在畲族人民的头脑中,并代代相传。有些民歌是用畲族文字记录的手稿流传下来的。畲族民歌主要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此外,她的歌谣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畲族刺绣也叫“制花”或“刺绣”。畲族刺绣工艺起源于畲族女性服饰。明清时期的畲族妇女穿蕾丝衫,蕾丝一般由妇女自己绣,但复杂的植物、动物图案的刺绣则由裁缝来完成。她裁缝不仅要成衣,还要擅长刺绣。人们对其技艺的评价,不仅看其制衣技艺,也看其刺绣技艺。
畲族刺绣艺人多为男性,但畲族女性大多懂刺绣技艺。畲族刺绣包括内衣、肚兜、粮袋、童帽、烟袋、鞋帽、窗帘,以服装刺绣为主。最常见也是最突出的就是女性在上衣和围裙上绣花,上衣绣在领口、衣斗和衣角,围裙绣在裙子上。以刺绣工艺为特征的畲族女性服饰,不仅是一种令人赞叹的服饰艺术,也是一种醒目的民族标志。
畲族刺绣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广东、江西、安徽、浙江大部分地区的畲族刺绣比较简单,而温州附近的浙南、闽东刺绣则非常复杂。这大概是受温州瓯绣的影响,也和这一带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有关。畲族刺绣花样繁多,最常用的是獠牙和蜈蚣脚。植物图案有牡丹、梅、桃、莲、菊、兰、松、竹、石榴、佛手、金银花等。动物图案有龙、凤、鹿、羊、喜鹊、章鱼、蝙蝠、蝴蝶、鸳鸯、麒麟、狮子等。此外,还有一些戏剧,传奇人物,剑,葫芦和其他文物的八仙举行,以及秦,书籍,珍珠,球,如意,花瓶,岩石,亭台楼阁和龙门。
86岁的畲族老人记忆力衰退,但他仍然记得家乡的那首民歌。为什么老人们对这首歌记忆深刻?86岁的雷春华老人是畲族民歌的第一位非遗传承人。村里的很多孩子都跟他学唱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记忆力逐渐下降。但是爱不会消散。这是第一代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热爱家乡的山歌,传承文化!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族语言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每逢佳节倍思亲。甚至在山野劳作、走亲访友迎客时,我们也常常用歌声交谈。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其中,无伴奏民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歌。“双音”是畲族擅长的一种二声部对唱的唱法,又称“双音落”。畲族风情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这里的畲族在1956之前叫瑶,他们的族谱也叫瑶。虽然村子已经有些汉化了,但还是能看到少数民族的风俗。山里隐藏着原始森林,村里有各种历史悠久的独特景观。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擅长唱民歌。他们也有自己的图腾崇拜。
瑶洞月夜,男女隔岭和鸣,相庆,余音袅袅,犹承唱仙遗风。一字一波三折,绵长悲怆,俗称山歌,尤用于梅、潮客。所谓瑶洞,是指辽、畲、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般指粤东的村落聚居地。关于客家山歌的起源,它主要继承了南方畲和_的蛮族音乐和文化传统,虽然其文化仍属于楚文化体系。所以“客家山歌,根在客地”,不在中原。
畲族风情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这里的畲族在1956之前叫瑶,他们的族谱也叫瑶。虽然村子已经有些汉化了,但还是能看到少数民族的风俗。山里隐藏着原始森林,村里有各种历史悠久的独特景观。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擅长唱民歌。他们也有自己的图腾崇拜。
畲族民歌“黄高歌”的由来。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的闽、浙、赣、粤、皖四省,90%以上居住在闽浙广大山区。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杂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shanha”。“哈”是“客”和“山哈”的意思,是指住在山里的顾客。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个名字。唐代对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畲族先民,一般称为“满”、“满辽”、“满东”或“东辽”。南宋末年,史书中开始出现“畲族”和“博兴族”的族群名称。“她”的意思是刀耕火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被迫不断迁徙。解放后改称“畲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为709592人。畲族使用畲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系。畲族99%的人说汉语客家话,但在发音上与客家话略有不同,少数词语与客家话完全不同。没有国语,通用汉语。
世界各地的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发源地。据说他们的祖先盘瓠就葬在这里,他们认为女性头饰都是以凤凰的形式穿着,以纪念他们的祖先。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据说他们的祖先潘虎能够娶到他的第三个公主是因为他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敌入侵。婚后他搬到山里,生了三男一女。长子是潘,次子是兰,三子是雷,女婿是钟,他们的后代逐渐繁衍成畲族。这个传说不仅家喻户晓,还被收入族谱,绘成连环画像,被称为“祖宗图”,并在节日悬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十分虔诚。每家都有祖传的杖,雕成龙头,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仍然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被迫不断迁徙。在迁徙过程中,畲族在开拓和耕耘土壤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畲族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民歌是畲族文学的主体,大多以畲族语言的歌唱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在喜庆的日子里,他们经常唱歌,甚至当他们在山里和田野里工作,走亲访友迎接客人时也是如此。流传下来的民歌大约有1000首,40000行。在叙事长诗中,最著名的是《汉武帝之歌》。《高帝之歌》又名《盘古之歌》、《龙帝之歌》、《盘虎王之歌》,是一部七言史诗,有三四百句。它以神话的形式,讲述了畲族始祖盘瓠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生下潘、兰、雷、钟等后裔的传说。反映了畲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特别是他们还把这个传说绘成了漫画肖像,叫做祖图,就是在一块十几尺长的布上,用彩笔把这个传说的40多幅肖像串联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畲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习俗主要有情歌挡道、来客比肚子有才、表亲、姻亲等。主要有农历四月的福安木洋畲族民歌牛石岗歌会,六月初一的福安歌会,七月初七的福安蛇口、鹰坑白云山歌会,八月十五的福安城关镇歌会,九月初九的霞浦西南木莲山、云歌山歌会。
在山里干活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歌声赶走孤独。当有人在远处听到,认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时,往往会联系起来,发展成爱的二重奏。山里经常有人唱歌,所以有人称她的家乡为歌的海洋,有人称她的歌为山歌。
农闲的时候,有客人来村里,村里的同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歌手们就在客人家门口放鞭炮,涌进nave开唱:夕阳西下黄太(看)姐姐的娘洞(浪洞),姐姐的(哥哥的)拿(没)吃的。如果客人是歌手,很快就会见面。如果客人没有歌手,会被歌骂,回来还得学。客人来了,村里没人唱,在这个村里也会被视为无能。找客人唱歌,必须是村里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村里没有结婚的畲族民歌;如果主家丧三年或者建立柱的时候,唱歌是不对的。如果是对的,就应该放在别人家。游客唱情歌为主。结了婚的人互不掣肘,可以装真实。如果双方都未婚,那就欢迎了,经常唱个终生伴侣。
当主人的点心招待所有人在场时,游客们互相唱歌,通常唱一整夜。他们唱到天亮,要唱黄道十二宫的歌送歌神上天,最后要送她的民谣送你到异国他乡,唱一首让你一年四季平安健康的歌。唱和结束时,村里的主要唱和者要收一些钱作为手工钱发给客人。当然唱歌带来的是真情实感,所以不是手工资。
此外,畲族婚礼习俗中还有三个热闹的场面。第一,当婚礼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口时;第二,借锅杀鸡的时候;三、婚宴酒过三巡,红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着一个敬酒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对红烛灯、酒灯和银镯子,陪新娘的姐妹们按座位给宾客唱“敬酒歌”。敬酒从第一位嘉宾我叔叔唱敬酒歌开始,给我叔叔一双鞋子,我叔叔会把准备好的红包放在盘子里,一下子把酒喝了,然后一个个敬其他嘉宾。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巴度镇后墩村及其周边村庄流行着畲族民歌《双吟》。畲族“双吟”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畲族民歌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仅存的畲族民歌。它有别于其他畲族民歌的独特唱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畲族二声部民歌中“双声”的主要表现
1.二声部民歌《双音》属于清唱剧,每声部至少1人,每声部演唱人数可多可少,不论该声部男女单独演唱,或两声部均可由同性演唱,但必须是男女一人唱一首情歌。2.二声部民歌“双音”字节奏的抒情结构基本是七言一句,四句四句为一。3.二声部民歌《双音》的声部组合有以下几种类型:(1)两个声部同时唱出同一旋律及其变体;(2)两声部之间节奏基本相同,旋律基本不同,形成多种不同的音程关系。这个短语的结尾音是一样的。(3)两个声部之间,一个声部来,另一个声部跟。头尾重叠。(4)模仿形式出现在同一旋律及其变奏中的声音不用问。
畲族二声部民歌的学术价值:在音乐史上,畲族常见的民歌只有一个声部,但畲族的“双音”是一个多声部民歌。在其他少数民族民歌中,像畲族的“双音”这样带有复调性质的民歌并不多见。其次,畲族的“双声”,其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对历史的传承,在畲族的民间音乐文化中,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中,都是不可多得的。抢救和保护畲族的“双调”,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也可以丰富和完善世界音乐史。畲族民歌《双吟》的实践价值在于,它将对畲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畲族民歌大致可分为叙事歌(包括神话传说歌和小说歌)、杂歌(包括爱情、劳动生活、知识传授、伦理道德和娱乐生活等)。)和仪式歌(包括婚礼仪式歌、祭祖歌、功德歌等。).
畲族民歌的曲调大致可分为民歌和教师公调两大类。民歌有富宁、福鼎、霞浦、罗莲、丽水、静宁、龙泉、文成等。教师的语调包括配合公共道德运动的诵经和歌唱。
畲族民歌多以假声演唱。根据唱法的不同,有平调、假声唱法和高音三种变化。在福建宁德北部的七都、巴度、九都等地,也有一种双音唱法。男女用同一歌词演唱时,曲调之间的关系是支持、模仿或和声的形式。这种唱法曾流行过一段时间,代表歌曲有《风吹竹叶尾》等。它现在濒临灭绝,急需抢救。
畲族人喜欢唱民歌,不仅是婚礼和节日,在工作、招待客人、休息、谈情说爱的时候,甚至在葬礼上伤心难过的时候,也是用歌声来倾诉感情,而不是哭泣。畲族民歌一般由四字和七字韵组成,四句为一。还有少数歌词第一句是三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一定要口齿不清。畲族民歌以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出现,有叙事歌、民歌、劳动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歌、儿歌、杂歌等。《中国浙江民间文学总集》中有关畲族婚俗的歌曲有935首,挽歌有642首,用当地史实编成的对联有《大九局》、《大雁坝》、《古歌》、《唐颂夫人》等4首。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其中,无伴奏民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形式。畲族歌曲的曲调因地区而异。如闽东有四个调整区,即福鼎调整区(流行于福鼎、柘荣、霞浦三县北部)。属于五音商调)、夏商调式(流行于霞浦县、阜宁县大部分地区,属于商调)、阜宁调式(流行于福安、宁德、寿宁、闽南、古田、周宁、柘荣西)、罗莲调式(流行于南部连江、宁德、飞鸾)、浙江畲族。贯穿始终,畲歌的特点是用词柔和。从歌词和歌曲的结构来说,歌曲的曲调比较工整,七言一句,四句成一段(也称一段)。一首民谣,1-2到7-8不等;调式多为五声音阶,有宫、上、正、于五种调式。其中,尚的分布模式最为广泛,其次是焦,再其次是郑、虞、贡。
畲族擅长二声部对唱的唱法,称之为双音节,畲族人称之为双条罗。在唱腔上,它具有圆唱腔的性质。一开始双音是两个人唱,后来发展到三四个人。一般不超过4人。两部曲部分,两个歌手可以是一男一女,也可以是两男两女一起唱。要么男方唱,要么女方先唱,后一个歌手可以跟着前一个歌手唱两到四个字,唱的是和前一个歌手一样的歌词,相似但不完全一样的曲调。唱歌时,男女通常都用假声。后来男人敢用真声唱歌,声音更清晰了。畲族的假声唱法追求安静、柔和、优美、质朴。由于唱法的不同,同一首歌有三种不同的调式:平调、假声唱法和高音。唱双音没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但必须在唱的季节,即农历八月十五至次年三月三日。尤其是正月,三月初三,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畲族总是成群结队走亲访友,以歌为词,举行盛大的二人转。这是欣赏畲族双音的好时机。
畲族民歌讲究畲族语言的押韵,很多人会即兴演唱,有的歌手二重唱一两个晚上也不重复。唱歌的时候用李、罗、啊、易、乐等假声来唱。学歌的时候,没有假声的唱法叫平唱。每个县都有一个调唱快乐的歌,整个民族都有一个调唱悲伤的歌。演唱形式有独唱、二重唱和合唱,很少伴有动作和器乐。
师徒是佘大师向弟子传道授业的活动。师徒仪式上,所有祭祀的老师都坐在酒席上,主持师徒仪式的主持老师在酒席上有节奏地敲鼓唱军歌。传师时,法师有时边唱边念咒语,有时边舞边吹、摇、拉、撞铃刀、龙角、扁鼓、铃铛、笛子等道具和乐器。畲族民歌按歌数可分为短歌和长联,以一首独立的短歌为主,平时多以短歌为主;几首、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内容完整的民歌称为长对联(或叙事曲),如《高王之歌》、《冯金山之歌》、《时间之歌》等。静宁一带还有打盐霸王、打酒局、唐夫人歌等长对联。《高王之歌》是一幅讲述畲族起源和传说的长联。畲族人视之为世代相传的瑰宝。这是一部为畲族广为传唱的民族史诗。全诗***112。
劳动歌曲以歌唱的形式表达一切生产劳动都必须遵循的农时,介绍生产知识,如何争取丰收,实现美好生活。广为流传的有:二十四节气歌、十二点歌、农事歌、勤农事歌、采茶歌等。《砍柴歌》是畲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劳动歌曲之一。畲族老少皆宜,具体形成日期不详。这首歌是畲族姑娘在山野劳作时,遇到砍柴的青年人即兴创作并演唱的劳动歌曲。内容有哲理,有深情。
情歌又称缘分歌,是畲族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感人的民歌。大多数爱情歌曲都是基于一些东西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青年男女通过情歌谈情说爱,向对方倾吐真挚的感情,排除一切障碍,实现男女结婚的目的。就连中老年歌手也善于穿插扣人心弦的情歌来娱乐。情歌对唱在畲族语言中称为老歌,即男女对唱,是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文化生活形式。只要走进畲村,就能听到山野里男男女女的歌声。情歌对唱基本上就是一男一女对唱,各自唱一首歌。在《相呼应》中,青年男女见面时,一般是女方主唱,男方根据主唱的歌词来回应,所以和歌手一起唱的难度更大。情歌除了田里的对唱,晚上也有对唱,晚饭后开始,天亮结束。第一,不妨碍工作时间;第二,可以吸引很多听众。
畲族人喜欢唱民谣,用歌说话,用歌沟通感情,用歌议事,扬善惩恶,用歌传播知识,比用智慧战斗更有特点。葬礼悲伤时,他们用歌声代替哭泣,倾诉自己的感受。《哀歌》又称丧歌,形成已久。至今,畲族在畲族成年人去世入棺后,灵堂两侧都放置了长凳,死者的下一代全部入座唱挽歌。整个灵堂没有大声哭泣,只有大声哀悼。挽歌的内容大多是悼念逝者,怀念逝者生前的恩情,表达对逝者的敬意,祈祷逝者安息,为逝者生前照顾不周而忏悔,为孝子而赞美。
畲族也缅怀祖先,追忆历史功过。功德歌流行于歌词统一的手稿中,由专门的祭祀来跳。都是各种功德必唱的歌。不同的是功德歌里有动作和道具,位于主人房间或者厨房灶台边上。歌名有:合唱呼唤、月上歌唱、大离别、小离别、媳妇的苦、绕线轮、牛仔传、二十四孝、五看叹、孝、灶王爷护、歌夹等。12段。唱歌的时候要唱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