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元旦”是什么日子?

中国古代的“元旦”指的是春节。

元的意思是第一个或开始,丹是早晨,当元和丹结合在一起时,它是一年开始的隐喻,即一年开始的一天。但哪一天会是一年的开始,中国历代都有不同的选择。

《史记》载:夏朝,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在周朝,十一月的第一天是元旦。十月初一是秦朝的元旦。汉武帝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延续。

辛亥革命后,历年改为公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这一天称为新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1为元旦。

扩展数据:

全国新年

西方新年: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凯撒将这一天定为西方新年的开始。为了保佑罗马神话中的门神双面神Janus,Janus后来演变成了英文单词January。

英国:元旦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剩下的酒和肉,来年就会很穷。此外,新年英国也流行“挖井”的习俗。人们争做第一个打水的人,认为第一个打水的人是幸福的人,叫的水是吉祥的。

比利时: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人们走向牛、马、羊、狗、猫等动物,非常严肃地告诉这些生物:“新年快乐!”"

德国:德国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竖起一棵杉树和一棵横树,树叶上挂满绢花,表示百花齐放,春意盎然。除夕午夜,就在新年到来之前,他们爬上了椅子。铃声一响,他们就从椅子上跳起来,往椅背后面扔一个重物,以示抛却灾难,投入新的一年。在德国的农村,也有“爬树比赛”庆祝新年的习俗,以示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