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翻译
《尚书·洪范》论述前王治国的八件政务,一是农业生产,二是工商业贸易。农业生产就是种植好的谷物作为食物;工商业贸易是指适于穿戴的布帛和金、银、铜、铁、铅、龟甲等钱币。因为这些东西,普通人靠它们赚钱,交换需要的商品。两者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兴起于神农时代。据说神农“砍柴做铲(一种类似铁锹的农具),弯木做耒(类似的农具),向百姓传授耕作的好处”。从那以后,食物一直很充足。当时“集市贸易从中午开始,吸引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全国各地的财物,交易结束后再回去,让大家各取所需”,于是财物开始流通。因为粮食丰富,财产流通,国家才会富强,人民才会富裕,所以才能实现对人民的教育和影响。皇帝以后,根据《易经》,“此时使用货币不便,改币制以利通行,使民乐其事而不累。”据《商典》记载,尧在位时,曾命、羲叔、叔、叔教导百姓按农时进行生产活动。据《尚书·顺典》记载,虞世顺执政时,曾下令后稷解决“百姓开始挨饿”的问题。可见他们执政都是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的。在于霞那一代,进行了防洪,全国分为九个地区,对土地进行了规划。根据居住距离,各地纳税,贡献土产,鼓励人们交换所需物品,以满足彼此的需要,这样各国才能享受和平。《诗经》和《史记》中所描述的殷商西周盛世,在于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同时教育人民。所以《易经》指出“天地之大恩,是使万物生长,君主最宝贵的是政权;凭什么巩固政权?就用善良:凭什么重新凝聚人心?用物业就行了。”财产是帝王用来凝聚民心、巩固政权、养育众生、顺应天恩的,可以说是治国安民的根本。所以有人说:“一个国家不担心财产不足,只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贫穷,只担心不能让本国人民安居乐业;大概就是,平均分配没有贫富之分,民族团结不缺人,人心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贤明的君主统治人民,建造城堡让人民安居乐业,规划房屋和矿场平均土地,开设市场店铺流通货物和商品,设立学校教育人民。这样,学者、农民、商人都有了工作。读书做官的叫读书人,开荒种粮的叫农民,用自己的技能制造产品的叫工人,交换所需物品的叫商人。一个明智的君主能衡量人才和用人,能安排人的就业,能使各行各业的人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朝廷里没有无能的官员,城镇里没有无业游民,农村里没有荒废的土地。
君主要治理人民,就要明白农民以地为本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制定步骤(长度单位)来建立雷区,划分雷区的边界。按井田制,六尺地为一步,百步为一亩,百亩为一夫,三夫为一宅,三宅为一井,一井为一方,九夫为九百亩地。8户* * *耕种了一口井的土地,每户给了100亩私有地和10亩公有地,共计880亩,剩下的20亩都用上了。建造房屋。八个农民,* * *一起作息,团结友爱,有危机的时候互相帮助,有疾病的时候互相帮助。因此,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受教育和影响,劳动和生产任务可以平等分担。
分配给人民的土地分为三等,一等良田一男一百亩,中等良田一男二百亩。劣质薄田一公300亩。一等田每年不休耕,中等田休耕一年,下等田休耕两年。休耕三年的土地将由农民自己置换。除了每个农户的户主阿贝尔·塔马塔之外,家庭中的其他男子作为丈夫,也根据人口数量分给田地。学者和实业家赠予田地,只有五个人可以当农民。这叫平均分配土地,值得效仿。其他的像山一样。水泽、平原、丘陵和盐碱地根据土地的薄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国家规定人民要纳税,要交税。税收意味着公共土地要征税十分之一,手工业、商业和山区水泽的特产也要征税。赋和税的用途不同。赋用于军队战车和士兵的武器和盔甲的供应,作为充实国库的赏赐供应的财富,而各种税收则用于祭祀天地、祠堂、各种神灵、供应田地的一切费用、官员的薪金和政府的杂项事务。这些人在20岁时被授予阿贝尔·塔马塔奖,并在60岁时重返战场。70多人由国家供养,10岁以下的孩子由国家抚养,11岁以上的人由政府强制劳动。我们必须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包括小米、黍、麻、小麦和豆类,以防止自然灾害。不允许在地里种植树木,因为这会阻碍谷物的生长。提倡精耕细作,收获仿佛土匪敌人来了。百姓要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桑树,开荒种菜,分菜地,边种蔬菜水果。发展家禽家畜,养鸡养狗养猪,不要错过季节。提倡妇女养蚕织布,让50岁的人能穿丝绸衣服,70岁的人能吃肉。
人住的地方叫田里陆(田中宅为春夏居所),人聚的地方叫里。五家为邻,五邻为一里,四里为一家,五家为一方,五方为一州,五洲为一乡。一个乡有12500户。邻居有邻居,职位是下士。从邻及以上,每高一级职务也提升一级,乡长职务为卿。学校在村和乡两级开办。村里办的学校秩序井然,乡镇办的学校惶恐不安。序用于伦理教化,是开展锻炼礼仪教育,以示教育感化。春耕季节开始时,所有的人都被命令吃住在地里,只有在冬季耕作完成后才能搬进房子。这是诗经。扶风七月的场景描述:“二月,我忙着下地,妇孺齐心协力把米和汤送到田埂边。”他补充道,“10月份,蟋蟀在床下跳来跳去。可怜的儿子和老太太住在这茅草屋里,因为快过年了。”这是为了方便百姓适应四季节气的变化,防范盗贼的入侵,学习礼仪文化。春秋两季,百姓要下地,每天早上官员坐在内门外右边的小屋里,邻居坐在内门外左边的小屋里查看工作情况,都是出去干活才回去。班纳晚上下班也会这样。农民们只好用手把柴火带回家,取多取少,彼此分开。头发花白的老人可以不管。冬天的时候,老百姓已经搬进了房子,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女人们晚上聚在一起纺纱织布,这样女人们一个月可以干四十五天的活。女人之所以一定要齐心协力,是因为这样既节约了照明成本,又提高了技术使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符合习俗。没有家庭的年轻男女通过在外面互相唱歌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这个月,玉子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八岁的孩子进入小学,学习天文、地理、书法、计算等文化知识,开始懂得家庭教养的各种礼仪。十五岁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先王圣贤制定的礼乐礼仪,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朝廷礼仪。各级学校要选派优秀学生到高等学校深造,乡镇学校的优秀学生到督学办的学校深造。每年督抚都会从为数不多的学校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贡献给皇帝选拔,被选拔出来的学生去朝廷开办的大学深造,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对于道德能力类似的人,也要考其箭术,才能担任官职。
每年初春,当聚居地的人们要分散到田间耕作时,采诗的官员就摇着木铃,在路上巡逻,从民间收集民歌,献给宫廷乐师,配上音乐,唱给皇帝听。所以,明君不用深入民视,就知道天下的民情。
以上是前王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制度稳定百姓,教育百姓的政策。孔子曾说:“君当慎治千车之大国,政当廉洁,存财爱民,驱民役而不耽误农时。”所以民众要互相鼓励,为国家做贡献,为自己的事业开心,公私分明。这是诗经。潇雅大田说:“乌云满天,要下雨了。雨,先下到我的公田,再下到我的私田。”那时,人民三年耕种后的收成可以用第二年的粮食储存起来。当人们丰衣足食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光荣和耻辱,社会诚信和礼貌就会盛行,于是斗争和诉讼就会停止。因此,前国王规定各级官员的政绩每三年评定一次。子曰:“若有人以我为官,则移风易俗需一年,三年即成。”他希望的成功就是做出上述的成绩。每三年对官员进行一次评估,以决定是否罢免或提拔他们。生产的发展取决于粮食储备的多少。有了三年的粮食储备,各项事业都发展起来了,这叫五谷丰登;复熟叫平,即有六年的粮食储备;三熟制叫太平,即二十七年耕种,九年粮食储备。这是君主对世界的仁慈,前王的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礼仪得以建立和巩固。所以说“欲治天下者,必先仁政三十年,始能成功”,这是必经之路。
到了周朝衰落的时候,朝廷的暴君和贪官不顾矿田的界限,勒索和滥用人力,违背政令中的诺言,从上到下互相欺骗,公地无人问津。所以鲁庄公首先废除井田制,实行“初税亩”。《春秋》讽刺了这件事,因为“初税亩”的实行,不仅使官员更加贪婪,也使百姓怨声载道,导致灾难不断发生,灾难开始。
周朝的衰落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国只注重图谋暴力而轻视仁义道德,先求富贵后求礼让。此时,作为魏丞相的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张。他以为方圆百里土地面积约九万顷,除去山川、都城、百姓居住的三分之一面积,还有六百万亩田地。如果能努力,每亩可以增产三斗,不努力也可以减产三斗。按照这个数字,如果增减方圆百里面积,就是180万石粮。他还说,卖粮食太贵损害老百姓利益,太便宜损害农民利益;如果伤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他们就会分散到其他地方,伤害农民的利益。农业生产不好,国家就穷。所以食物太贵或者太便宜都不好,对人民的危害是一样的。善于治理国家的掌权者,不得损害人民利益,鼓励农民搞好生产。目前一般农民一个男劳力负责5个人,耕种100亩地。如果一年亩产粮食收一米半,那么粮食总收150石,扣除15石,剩下的135石就是每人每月一石。扣除后,全家五口人一年的口粮是90石,还剩45石。每石粮食卖30元,* * *一共1350元。除去春秋社神摊派的300元,还剩下1050元。买衣服每人要300左右,五个人一年要1500。光这一项费用就少了450元。可惜的是,如果因病有丧葬费,这里还没有计入交税的费用,这就是为什么农民长期贫困,不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才导致粮价这么贵。因此,善于稳定粮价的掌权者,必须认真调查研究上、中、下三级农民的收成情况。丰收年增产4倍,100亩粮食收600石,其余400石除税、除口粮;一个中等丰收年,如果产量翻三番,100亩粮食用450石,除去税和口粮还剩下300石;下一个丰收年,产量翻一番,100亩粮食收300石。扣除税款和口粮后,剩下的100石就收了。小灾每年能减产三分之一,百亩只能收一百块石头;饥荒中期减产一半,100亩收70粒;大饥荒时年产量会减少五分之四,100亩收30石。因此,需要考虑这两个不同年份的情况来决定政府收购粮食的数量。在丰收的年份,政府会收购300块石头,让农民保留剩下的100块。丰收之年,政府给它买了200石,歉收之年只收50石。这样,农民的利益得到了适当的满足,粮食价格得到了稳定。当食品价格稳定下来后,政府停止了购买。如果发生饥荒,政府会用大丰收来弥补。小灾年,把小丰收年收的粮食卖掉,中灾年,大灾年。这样,在水旱灾害的情况下,虽然饥荒成功,但粮价不会上涨,民不聊生,这就使弥补短缺成为可能。魏国实行这种方法后,国家变得强大了。
在秦孝公,商鞅被任命为宰相,破坏了井田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在田里开辟了一系列纵横的道路。对积极应对农耕战争的人给予奖励,虽然这不符合古代君王的道理,但还是抓住了农业的根本。所以要让秦国越来越强大,不仅要超越邻国,还要称霸诸侯。但是,前朝的制度最终被破坏了,副将们对自己职责的背离变得越来越不受限制。这时,平民中的暴发户有的积累了上亿的财产,而贫苦农民穷得只能靠渣滓过活;诸侯国中,强国不断吞并他国土地,弱国甚至亡国。等到秦始皇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他开始在国内大力建设,用军队扫除外国少数民族长年累月的侵扰。国家征收的税收实际上超过了人民收入的一半。征吕作的男的先拿徭役,虽然男的辛辛苦苦种田还不够军粮,女的辛辛苦苦纺线还不够给朝廷的衣服进贡。他想尽办法供给自己的内外需要,无法满足秦始皇的欲望。结果全国人民怨声载道,于是纷纷逃亡,反抗秦始皇的暴政。
汉高祖刘邦崛起的时候,面对秦朝的种种弊端,六国诸侯纷纷揭竿而起,争夺天下之乱。人们没有工作可住,发生了大饥荒。当时一米一石涨到5000元,以至于人吃人,死了一大半。为了争夺人民,高祖允许他们卖掉自己的孩子来度过蜀汉的饥荒。汉高祖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人民没钱了,没有积蓄了。当时天子不能用同类的马(马车),有的只能坐牛车。汉高祖还简化法规,减少地租,实行十五征一征,量入为出,估算官员的俸禄和政府的开支,向人民收税。山川、园林、池塘、工商业的税收,都是从天子、王侯、皇后、公主供职的堂木易收取,供自己享用,不再接受朝廷的经费。这个时候全国运到关东供应京城政府的粮食,一年不超过几十万石。到了惠帝和高祖掌权的时候,食物和衣服已经发展起来了。文帝登基时提倡节俭,让百姓继续休养生息。但当时出现了类似战国时期的情况,百姓弃农经商。为此,贾谊上书皇帝说:“管子说:仓满,始知合理节。从来没有听说过民不聊生,国家可以太平的。古人说:一个人不种地,有人会饿死;女人不转,就会有人凉。如果衣食的生产是季节性的,如果不适量使用,那么物质资源就会枯竭。古代的国王们小心翼翼地统治着这个国家,所以他们节省了足够的食物和衣服来维持他们的生活。现在很多人离开农业,倾向工商业,很多人吃闲饭,这对国家是一大灾难。奢靡之风与日俱增,国难当头。灾难盛行,没有人稍加制止;国家会被推翻,没有人会拯救它。很少有人生产食物和财产;但是有很多人浪费他。世界上怎么会不缺财产?汉朝建立近四十年后,国家和私人储蓄的情况仍然很凄惨。当季节不正常,不下雨的时候,人们会有很多担心。年景不好,没有收入,朝廷就卖官鬻爵,百姓就卖儿女。这些已经传到你耳朵里了。治国之危逼近到这个地步,皇帝哪里不震惊?世上有荒年,也有丰年,这是自然变化的普遍现象,于霞和商汤都遇到过。假设方圆三千里干旱,国家拿什么去救济百姓?边境突然发生战争,军队数千万。国家用什么供给他们?军灾旱灾一起来,国家物资会短缺。然后,那些勇敢坚强的人就会围过来抢;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也会吃得很轻松。朝廷的权力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的,那些偏远地区不安分的人都同时揭竿而起,争夺天下。直到那时,我才感到震惊,并试图治理这个国家。现在还来得及吗?积累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如果有大量的粮食和剩余财产,有什么是不能做的?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进攻和占领,防御和赢得战争。这样可以让敌人服从,偏远地区的人也会加入我们。谁不能招他们?现在人被驱使回归农业,都从事农业生产,让天下人都能自助。那些从事工商业的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所以会有很多积蓄,人民也乐于安居。本来可以让人民富裕,国家稳定,但是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恐惧和担忧的局面。我暗自为陛下深感惋惜。”
文帝被这些建议所感动,开始开垦自己的土地,亲自试种,鼓励人民发展农业生产。晁错还上书皇帝,说:在贤明君主的统治下,人民不会遭受饥寒交迫。这不是因为君主能养活人民,能为人民织衣服,而是因为他为人民开辟了一条获得财产的道路。所以虽然唐尧和于霞发生了九年水灾,商汤发生了七年旱灾,但当时并没有出现弃耕挨饿的人,只是因为粮食储备多,提前做好了准备。现在国家统一了,土地数量和人口数量都超过了隋唐时期。此外,多年无水旱灾害,但积蓄不如虞、商朝充足。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现有的土地没有充分利用,人民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能种粮的荒地没有完全开垦,山林水泽的产品没有充分开发,失业的人没有完全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穷的时候容易做坏事。贫困产生于财力不足,这是由于农业生产不发达,农业不发达,人就不在农村生活,不在农村生活,就会背井离乡,鄙视家乡。人若鸟兽,即使有高墙深沟,法律严明,刑法残酷,也无法阻止其作恶。
人冷的时候,不会等到有轻薄保暖的衣服穿;饿的时候,不会等好吃的来吃;如果你饥寒交迫,你就不能考虑羞耻。一天不吃两顿就饿,冬天不多买衣服就冷,这是人之常情。饿了没饭吃,冷了没衣服穿,再善良的母亲也抱不动儿子。君主如何控制他的人民?贤明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要求人民种粮、栽桑养蚕、减税、普遍节粮,以充实粮仓、防洪抗旱,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人民都依靠君主来统治和管理他们。他们追求利益就像水往下流,不分东西南北。那金银首饰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戴。但是,大家都很珍惜,因为君主喜欢用。这些东西又轻又小,容易收藏,可以周游列国,不用担心饥寒威胁,但这会让朝臣轻易判他的君主,百姓随便离开他的家乡,会助长盗贼,让逃亡者得到轻便易携的财富。谷物、棉花和亚麻布都生长在地里,它们需要在某个季节生长。把它们聚集在一起需要一定的人力,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几石粮食和布匹,一群人抬不起来,坏人用起来也不容易,但是百姓没有他一天就要挨饿受冻。所以,一个鲜明的君主总是重视食物,轻视金银珠宝。
目前,一个五口之家至少有两个农民在部队服役。他们能耕种的土地不到100亩,100亩土地收获的也不过是100石粮食。他们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砍柴,修理政府房屋,出差带劳动力。他们春天避不了风雨,夏天避不了热,秋天避不了雨,冬天避不了冷,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一年之中,我们也在忙着私人探视,悼念死者,探望病人,赡养老人,教育孩子。这种辛苦,除此之外,遇到水灾、旱灾、自然灾害,都是被政府强制野蛮暴虐征税。有内忧的时候,早上下命令,晚上改。没什么可买的人以双倍利息借贷,于是就有了卖地、买房甚至卖儿孙还债的事情。而那些商人,大囤货者,压榨双倍利润;小摊贩,投机倒把。他们整天在市场上转悠,趁着朝廷急需物资,成倍涨价,牟取暴利。所以这些商人,不种地的男人,不养蚕织布的女人,穿华丽的衣服,吃毫米的肉。他们可以从土地上获得丰收,而没有农民的艰辛。他们依靠自己的财富结交王公贵族,权力超过官员。他们用钱互相竞争。他们流浪千里,戴着官帽,骑着官车套,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骑着好车,赶着肥马,穿着丝绸鞋,穿着忧伤的衣服。这就是为什么商人抢劫农民,导致他们流浪和逃离。
虽然现在法律鄙视商人,重视农民,商人变富了,农民却贫穷卑微。所以,老百姓看重的就是国王鄙视的,普通官员鄙视的就是法律看重的。上下相反,善恶颠倒。这样就不可能使国家富强,不可能建立法律。没有什么比让人民种田更重要的了。人要种田,就要讲究粮食和粮法,就是要让百姓以收粮多少为赏罚标准。现在号召全国人民向政府交粮,可以封侯,免除罪恶。这样,富人有了官衔,农民拿到了钱,粮食就可以分散到需要的地方。能收粮收爵位的,都是余粮之人。取余粮为朝廷所用,可以减少穷人的赋税,这叫取富补不足。这一法律的实施对人民有利,所以符合民心,有三个好处:一是充实了君主的开支,二是减少了人民的赋税,三是鼓励农民耕种。现在法律规定,民众拥有装备齐全的战马,可以免服兵役。战马是国家武器装备,可以用来免服兵役。神农教:“有七八尺高的石城,百步宽的护城河,百万甲胄之兵,而无粮,则不能守。”由此可见,食物对君主大有用处。治理国家,才是最根本的。现在让人民出钱买粮换爵位。职称高达五博士以上,仅免除一人兵役。这远远达不到给战马发工资的效果。骑士身份是君主独有的权力。你想封多少就封多少。食物是人民生产的。只要长在土地上,就不缺。希望人们受到斥责,免受惩罚。如果允许各国人民把粮食分流到边境,用它来领官衔,免于处罚,那么三年后,边境上就会有大量的粮食。
文帝听了晁错的建议,规定百姓交粮导边,六百石为“五杰”称号,后来逐渐提高到四千石。12000石是大公爵夫人的爵位,不同爵位支付的食粮的检查也不一样。晁错还向皇帝进言:“陛下允许百姓以官衔给边境的加纳粮,大大造福了国家。当时担心边防部队缺粮,主张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粮食送去。现在边境有足够五年的粮食,可以命令人们把粮食交给当地政府。如果当地政府囤积足够一年后食用的粮食,可以及时赦免,不被农民征税。这样做,皇帝的宠爱就传到了广大的百姓身上,百姓也会努力培养。这样,即使你经常要服兵役或者遭受水旱灾害,人民也不会贫穷,国家依然会太平。如果收成好,人民就会富裕幸福。”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下令将十二年的赋税减半给百姓。第二年,这种税终于被免除了。十三年后,又是景帝二年,规定人民私有土地制度征收一般地租,税率30-1。一年后,尚军西部发生旱灾,朝廷恢复了卖官鬻爵的命令,并通过降低粮食价格使他们免受惩罚。此时,朝廷开始修建养马场,大量养马以满足广大需求,尤其是在当时的宫廷、皇室和酒店。但朝廷一再下令主管部门的官员重视农业,一般民众还是愿意从事农业。到汉武帝初年,这个国家已经70年没有发生战争了。如果没有洪水和干旱,那么每个人都会有食物,每个家庭都会富裕。首都和边境粮食是满仓,国库有平衡的财政。北京积累的钱达数百亿,穿钱的绳子已经腐烂,无法统计。御仓里的粮食,年复一年堆积而赢无处收,被推出家门,烂粮不能吃。大街小巷有马,乡下有野马,变成母马的人到处被鄙视排斥,甚至被禁止参加聚会。老百姓安居乐业,吃粗高粱,长期为官,儿孙满堂,不换工作;做官久了,以官职为姓。人民群众人人热爱和尊重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普遍重视品行和道德,但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耻,并以此为耻。结果法网散漫,一些人非法致富,强占财物,骄横跋扈,导致土地被兼并;一群名门望族劣绅,在农村横行霸道,好欺负人,不问是非。皇族、鬼域王子、医生等官员追求奢华生活。他们的* * *见识、车马、服饰都超过了朝廷的规定,没有任何限制。事物由盛转衰,这种变化绝非偶然。
-
以下部分由05级本科生寇怀玉2006年翻译:
此后用兵讨伐四夷,实行盐铁官营等急功近利政策。人民承担的税收和劳动与日俱增,对农业生产不再放心。董仲舒对皇帝说:“《春秋》没有记述其他粮食作物,但是记述了小麦和水稻的歉收。由此可见,圣人对于五谷,最重视的是小麦和大米。现在关中地区的习惯是不种小麦,这样每年都会损失《春秋》特别看重的粮食作物;并影响人民的吃饭问题。希望陛下让老农督促关中百姓多种冬小麦,以免错过农时。”再说一遍;“古代君主向百姓征税,不过是十分之一。这种税很容易缴纳。先王驱赶百姓服役不超过三天,这样勤劳的人也是能干的。人民的财产,足以供养家里老人尽孝,在国外提供税收,在国内供养妻儿。因此,他们全心全意拥护皇帝。秦朝的情况并非如此。它利用商鞅制定的法令,改变前王制度,废除井田制,使人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所以贫富悬殊很大,富人占大片田地,穷人无立足之地。它还拥有鱼和盐的好处,掌管矿物和木材的生产,奢侈而自吹自擂。县市有人贵如帝王,村里有人富如王侯。小人物怎么才能不穷?另外,民众从23岁开始,每年都要为郡郡地方政府辛苦一个月,为了更死。从23岁开始,他们要当一年守卫者,一年物质官骑士,也就是所谓的正规军。人民的徭役负担比古代增加了30倍。但政府征收的地租、口贡、盐铁专利比古代增加了20倍。有些人租用有钱地主的土地,要交50%的地租。所以穷人往往穿的像牛马,吃的像猪狗。再加上对贪官的滥刑滥杀,百姓无奈逃往深山做贼。路上几乎一半的行人都穿着罪犯的衣服,政府每年处理几千万起案件。汉朝建立后,沿袭秦制,没有太大变化。虽然古代的井田制难以实行,但还是要采取一些类似古代的措施,限制私人占用土地来调节土地的不足,以堵住土地兼并的途径。盐和铁是私人经营的。拯救奴婢,废除专杀奴婢的特权。减免赋税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董仲舒死后,朝廷各项事业开支越来越大,天下财力枯竭,人吃人又开始了。
到了晚年,武帝后悔打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