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文化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凝结了五千年,积淀了汉语言的精华——成语。成语,成语的一种,指的是在实践中使用的固定词组。成语的典型特征是定义固定、言简意赅、四字成语、格调高雅。文化,一般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文化是指人们共同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很多方面: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饮食、服饰、器皿、建筑、风俗、音乐等等。

第一,与天文历法相关的成语

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据说创立于夏朝,所以又叫夏历。是阴阳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闰年19。按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方便农耕。古人还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吉、克、辛、任、桂)和十二地支(子、丑、阴、毛、辰、巳、午、卫、申、酉、戌、亥)来配年表,60年为一甲子。这些也体现在成语中,比如:四季八节,春花秋果,冬扇夏灶,六十六岁,怀孕。十二支中,“毛”在“阴”之后,“阴吃毛的粮食”这个成语就是钱和粮食都是预先支付的。“丁是丁,毛是毛”就是干部干部不能犯错误,而且是认真的,有明确的界限,永远不会犯错误。

古人还经常把观测到的天象与人员结合起来。成语“日月合璧”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的现象,这在中国是很少见的,所以古人将其附为吉祥。古人说上弦月渐满“庚”,成语“升月不变”用来形容繁荣昌盛。“日东月西”比喻相距遥远。“日、月、辰”比喻三者之间不协调,甚至对立。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古人至今用来表示地支的特色动物。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生肖被广泛用于记录年份,至今仍为民间所用,俗称十二生肖。年以十二生肖为标志,其中无“驴”,“驴年”纯属子虚;十二生肖不能用来叫月亮,“马月”也算不了什么。因此,成语“驴年”的意思是没有时间限制。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经常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以便制作历法和指导农业。古人用来观察日影的工具叫土规。因为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就连测量太阳的土圭也受人尊敬。“奉为圭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土规和易(箭靶)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普通人用生活常识视觉观察阳光。成语“日上三竿”说太阳有三根竹竿那么高,意思是天色已晚。据说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每年的冬季至日过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所以有了“白昼变长”这个成语

通过一些成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人们对北斗、银河(又称“汉”)、夏虹的观察。比如“南麂北斗”,最初反映的是人们根据星星来决定方位:当两地同时出现在天空时,南麂在南,斗在北。后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穷名,因为“簸箕”是星,不能用来簸,“桶”也是星,不能用来舀酒桨。成语“斗转沈恒”的意思是北斗七星倾斜了。这是天快亮的时候。“”的意思是,如果牛郎星在一的位置,心(陈)在一的位置,两者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敌意或不和谐。此外,还观察到北极星的桶柄指向东方为春,指向南方为夏,指向西方为秋,指向北方为冬。“星移”是指星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表示季节在变化,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第二,与宫殿建筑相关的成语

先秦时期,大多数人的住宅都可以称为“宫”或“房”,“宫”和“房”是同义词。后来“宫”的含义缩小,仅指皇帝的寝宫或大型建筑。在古代宫殿里,前面是大厅,后面是房间。有一个成语“进课堂”,意思是知识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另外,在古民居中,“门”和“户”虽然都是指门,但略有不同:双扇的房子是门,单扇的房子是户。“门当户对”这个成语最初是指两个家庭相对而居,后来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适合结婚。“铰链”指的是门板的转轴,现代的门一般都用铰链代替。因为门经常要开关,转轴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所以不会被蛀虫破坏,也就是说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东西不容易被腐蚀,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彭彭增辉”是蓬门胡的缩写,即由荆条或竹子制成的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给一个贫穷的家庭增添光彩,当一个尊贵的客人上门或得到字画陈设的礼物时,常用它来表示感谢。“院”字是指大门里面的院子。整个成语说的是大门院子里人多,就像一个市场。“彭门瓮”这个成语,指的是用彭草做的门,用破瓮做的窗,容忍房间的简朴。“不坐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要坐在堂前的屋檐下,免得瓦片落地伤人。东西向开敞的墙叫“序”,建筑的角叫“角”。“躲在角落里哭泣”这个成语形容孤独和失望。厅前有两根柱子,柱子承梁。成语“偷梁换柱”就是暗中捣鬼,以假乱真。梁上是楼,也叫敖。建筑上是椽(Cuι),也叫椽,椽上盖瓦(古代为茅草)。“楼塌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覆灭。其他与汉族建筑文化相关的成语还有亭台楼阁、舞亭阁、空中楼阁、残垣断壁、深宅、雕梁画栋、勾心斗角、曲径通幽等等。

2成语的文化内涵

第三,与饮食有关的成语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这在成语中有所体现。成语“食不厌精”的意思是节俭,“食不厌精”的意思是饮食考究,“羊踏菜园”的意思是偶尔吃肉,“酒肉”的意思是饮食奢侈,“杀鸡取粟”的意思是待客之道。其他如“烹龙炒凤”、“山珍海味”、“食古不化”、“烹小鲜”等,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此外,如“茶米无心”、“粗茶淡饭”、“酒满饭”、“酒满饭包”,这些成语往往把“茶”、“酒”、“饭”放在一起,是汉民族特有的茶文化、酒文化的反映。

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一个反映美食理念的成语,比如“食不厌精,食不厌细”。“炮凤凰烹龙”“千里汤”等成语直接记录了两种菜名,前者指的是一道美味的宫廷菜肴,后者指的是一道具有地方风味的名菜。“五味全”的本义,就是调料齐全,适合。鼎是中国古代的炊具,也是盛放煮熟动物的器皿。多以青铜或陶土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一般是圆鼎,双耳三足。相传于霞曾铸造象征九州的九鼎,夏商周三代都视为国宝。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是“世纪保定”,以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汉语中还剩下一批词素为“丁”的成语:丁于慕岩、有耳、尝丁一、举丁拔山、煮鸡、举丁决、三足鼎立、石鼎、分支钉、平丁、守一字守九等等。

四。与古代服饰有关的习语

在成语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古代服饰。比如这些成语,都是和汉族的服饰文化有关的,比如左边走,穿长袍出场,被棕色披上光彩,擅长长袖善舞,女换女,做英雄。

成语“戴缨冠”的意思是来不及扎头发,来不及系帽子和腰带,表示救人心切。“冠”是古代帽子的统称,但具体来说,只是指贵族戴的帽子。不像现在的帽子,不能遮住全部的头顶,只是一个小小的冠梁,上面有褶,两端与冠环相连。还有,因为古人的头发比较长,所以要先用发夹把发髻扎起来,再用头冠从前向后扎。冠圈两边各有一条小丝带,叫“流苏”,用来打结。

“南冠”比喻南方的杰出人才;“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重或公正的样子。这两个成语把“crown”和“crown”一起用。其实古代的“冠”和“冠”是有区别的。“皇冠”是最尊贵的皇冠之一。日冕,黑色,上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板,叫颜。颜身前挂有一串小圆玉,名曰。古代制度:天子十二,候时九,大夫六。在古代,皇帝、朝臣和医生在献祭时都戴着头冠。后来只有皇帝才能穿,于是王维有了“且多国之袄,俯首珠冠”的诗句。

“狐裘羔袖”、“敛腋毛作裘”等成语中的“裘”,是古人御寒的裘皮大衣。穿不起皮衣的人穿长袍,就是用乱七八糟的衣服做的长外套。随着材质的提高,汉代以后的长袍成为了宫廷服饰。“袍出道”就是穿上官服上台表演。至于“黄袍加身”,黄袍是指皇帝穿的龙袍。“hé”是一种由粗羊毛或大麻制成的短外套,由贫穷的工人穿着。成语“北桂怀玉”的意思是拥有美丽的才华,但不在人前展示出来。

成语“峨眉戴博”、“轻毛柔带”中的“带”,指的就是古人的腰带。在古代,有两种腰带。一条是皮腰带,系在衬裙下,有挂玉饰的钩子。成语“窃国盗钩”的“钩”指的就是衣钩。另一种腰带是用丝绸制成的大腰带,用来捆绑外套。打结后垂下来的部分叫“士绅”。另外后世官服外面还有一种金色玉带,纯属点缀,约束作用不大。

还有“穿左袍”、“戴凤冠夏衣”、“绣袍玉带”、“似简黑纱”、“赞布带”、“方领圆冠”、“方巾袍”、“布衣千头”、“冬秋夏戈”、“丝缎”其中,“法披左州”反映了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常见服饰,特指一种极为广泛而朴素的服饰。“鹅观戴博”指的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服饰,即高帽子和宽腰带。还有一种“凤冠霞帔”,是一种饰有五彩凤凰的帽子,披着一条美丽如云的披肩。是朝廷加封的古代贵族和官宦家庭成年女子的服饰。“蟒袍玉带”是一种绣有蟒蛇并饰有玉带的长袍。它原本是明朝的官服,后来演变成中国传统戏曲中皇帝、将军的服装。“像吴靖萱沙”是指古代官员的装束,“简”是古代大臣会见君主时所持的记事板,也称朝水;“黑纱”是用黑纱制成的官帽。“衣带”是宽袍宽带,是古代儒生特有的服饰。此外还有“方领圆冠”、“方巾宽服”、“方巾袍”,也指儒生的服饰。元朝以前,亚麻、棕布和丝绸是常见的服装材料。“冬天的夏秋革”指的是冬天用毛皮做的衣服和夏天用大麻做的衣服。在中国,丝绸长期以来一直是做衣服的原料。随着丝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丝、绸、缎、绸等多种丝织品,于是就有了成语“绫罗绸缎”,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如果我们进一步品味这些成语的含义,就会发现穿着不同材质的衣服与人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关系。毛皮制成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制成的衣服更保暖、更奢华,大麻制成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制成的夏装更透气、更凉爽。这样的衣服价格昂贵,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穿,所以大多是有钱人。丝绸衣服只有富裕家庭才能穿,所以也有成语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纨绔子弟”是用生丝制成的华丽服饰)。

3成语的文化内涵

普通人的衣服多为“葛藤布袍”、“短棕带”、“葛藤野服”。这些成语中“个”的意思和“冬夏个”是不一样的。是一种药草,可以制成布料,但是质地非常粗糙。再加上工人贫穷,经常从事生产劳动,不可能穿“戊冠”、“绣袍”、“宽衣”,往往是“短褐”,有的是“穿结”。同样材质的衣服,即使穿着方式不同,也能体现出穿着者不同的身份和职业。比如成语“反皮毛穷稻草”,也有穿动物皮(“皮毛”)做的衣服的意思,但因为违背了向外穿皮毛的习惯,所以说明它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原因是穿“皮毛”的人要“扛稻草(柴)”。如果他们在外面穿羊毛,在扛柴火的时候就会穿破。这说明这是穷人的装束。通过上面的成语,我们可以了解衣服的不同所反映出的贫富差异。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材料多样,装饰丰富,身份标志复杂,而且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仪。成语“衣装颠倒”就反映了这一方面。现代汉语中“衣”字的意思是衣服,是并驾齐驱的。但是,在古代,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古人称之为衣,其下之衣为裙。如果下面的衣服穿反了,那就不礼貌了。可见,成语虽然只是汉语中的一种词汇,但却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成语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有很多反映服饰文化的成语,表现了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的独特服饰。皇帝的皇后和贵族的女仆穿着“凤冠夏衣”和“绿玉环绕的珍珠”,而古代的儒生穿着“赞美的丝带”和“方领圆冠”,而宫廷官员则是“带冠的腰带”和“像一个简单的黑纱”,而渴望进入山区的隐士则是“野葛衣”和“竹签凉鞋”。因为服装是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所以古代有各种关于服装的严格规定来显示官阶和社会地位的区别,所以汉语中有这么多与服装有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