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学是什么意思?
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对应的生长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摘要
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活动以及非生物变化对季节和气候的响应。比如植物的冬芽发芽、摘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休眠、恢复、鸣叫、交配、繁殖、蜕皮和迁徙都与季节和气候密切相关。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初雪、冻融等,也称为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与物候学有着重要的关系。
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中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与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之间周期性变化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了解自然季节现象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服务。
物候学也是讲一年的月、露、风、云、花、鸟的过程。物候是天气多年的积累,两者是从属关系。
自然语言
——竺可桢
每年春节过后,大地逐渐从沉睡中醒来:冰雪融化,植物发芽,各种花草树木第二次绽放。再过两个月,燕子就回来了,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渐渐转入炎热的夏季,植物们忙着孕育果实。秋天来了,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慢慢变黄,受不了秋风,就落下来了。此时大雁南飞,其他候鸟也相继离去,大地呈现出一派落叶败草的萧洒景象。从此,活跃在田野和草丛中的各种昆虫都消失了。大地又睡着了,准备迎接白雪皑皑的冬天。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不知有多少诗人被这些自然现象陶醉了,于是一草一木鸟虫也成了他们讴歌自然的素材,成了他们抒发情怀的依据。但是农民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感受和诗人是不一样的。千百年来,他们关注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如植被的盛衰、候鸟的来去,并据此安排自己的农耕活动。在农夫、鸟语花香的眼里,秋叶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仿佛大自然在告诉它们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似乎在暗示要赶紧种小米。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歌唱,但我们的农民知道她在唱什么:她在大声地喊:“爷爷奶奶,割麦子插秧。”
这种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被劳动人民称为物候学。“物”主要是指生物(动植物),“气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气和气候。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把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划分为所谓的二十四节气,把冷热影响下的自然现象划分为七十二候。物候学知识的起源最早是在中国。许多传世的有关物候的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用物候学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发展成了一门叫物候学的科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类似,都是观察各个地方和地区一年四季的经过,都是地方性的科学。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察和记录某个地方冷、暖、晴、雨天气的变化,比如某一天有风,某一段时间有雨,早上有多冷,下午有多热等等。,从而推断其原因和趋势。物候学是记录植物的消长,动物的交流和养育,如柳绿、桃花、燕子来了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物候观测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被称为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用的是“活体仪器”,是活体生物;它的结构比普通的气象仪器要复杂和灵敏得多。因此,物候观测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温度、湿度等)的反映。),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在农业活动中使用,相对简单,容易被农民接受。这就是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例子。
去年(1962)五一前后华北比较冷,但是五一早上的气温记录比1961和1960早上高两三度。北京的物候记录反映了这一事实。去年五一前后开花的山杏、山杏、苹果、乌梅、海棠西府、丁香、刺槐等,花期普遍比1961晚十天左右,比1960晚五六天左右。根据这些物候观测数据,可以判断北京的农业季节来得比较晚。去年北京农村人民公社早春种的花生等作物还是按照往年的日期种,结果被低温冻坏了。如果我们能注意到物候期的延迟并选择合适的播种期,这种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哪些因素决定了物候的来临?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候鸟来的越晚。值得指出的是,南北午差的天数随季节而变化。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冷夏炎热。南北季节温差很大,但夏天差别不大。在春天,早春和晚春是不同的。比如早春的3、4月份,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但到春末5月初,南京刺槐只比北京早开10天。
物候现象出现的四个因素
哪些因素决定了物候的来临?这首先是纬度(南北差异),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纬度,物候迟早会有所不同。比如越往北桃花开的越晚,候鸟来的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不仅南北不同,而且随季节和月份而变化。
比如,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大陆性气候极为显著;冬季冷夏炎热,气候变化异常剧烈。冬天南北温差大,夏天差不多。从广东南海沿海到北纬26度的福州、赣州,南北相差5个纬度,早春如桃花的物候相差50天之多,即每个纬度相差10天。在这个地区的北面,情况更加复杂。比如在长江、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北京和南京之间有很强的六个纬度的差异;桃李在阳历三四月开花,相差19天。然而,当刘和国槐在4月和5月开花时,南京和北京的物候差异只有9天。长江和黄河平原上的物候差异不能简单用纬度来计算,丘陵山区的物候差异会更复杂。
东西方的差异,也就是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欧洲东西部的差异主要是由气候的大陆强度决定的。大陆强的地方,冬冷夏热(中国温带地区就是这样)。相反,大陆性气候较弱(即海洋性气候区),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欧洲如德国,自西向东,远离大海,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在德国同纬度地带,早春东部比西部冷,夏季东部比西部热。
中国属大陆性气候,天山、昆仑山、秦岭自西向东贯穿中部,所以地形和气候与北美、西欧有很大不同。西部天山、昆仑山巍峨,东部秦岭自西向东逐渐下降。东经116度以东,除大别山、黄山等少数山脉外,均为丘陵地区。所以冬春季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潮,可以带着它的剩余部分开进长江以南。这对物候学影响很大。除了寒潮,暴风雨影响物候也很常见。
我国西南和西北同一地区的地形可以相差很大,物候随地形转移时经度的影响就变成次要的了。
总的来说,在同一个纬度上,经度和海拔可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北纬30度左右,岷江流域的稻麦两熟区只能种到2000米的高度;西至大渡河流域可种植至2200米高度;再往西到金沙江流域,可以种到2500米的高度。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之差。植物的开花、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走得更高、更晚,而在秋季,如落叶树走得更高、更早。但是在研究这个因素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会有例外。比如秋冬之交,在晴空万里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在某一高度,温度不是低于下部,而是更高。这就是所谓的逆温层。这种现象在山区秋冬季非常明显,尤其是这两个季节的早晨。在华北和西北地区,逆温层不仅在秋季非常普遍,而且比欧洲高得多,厚得多,往往高达1000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华南丘陵地区,将热带作物引入山腰是非常成功的,但在山脚下就不适合了。
第四个因素是古今之别。也就是说,古今物候早晚不同。我们能用历史物候记录来证明这一点吗?西方最长的实测物候记录是英国马沙乌姆家族的孙子V在190时期的诺尔福物候记录。这一长期记录已在《皇家气象学会会刊》中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该学会各地记录的物候进行了比较。作者Magale从七种树木的春季初物候记录中得出以下结论:物候呈周期性波动,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早晚与太阳黑子周期有关...近12年来,北京的春季物候似乎有周期性的起伏。最新的物候是1956 ~ 1957,1957是太阳中最古老的黑子。根据英国马肖姆家族记录的长期物候,我们可以将18世纪的物候与20世纪的物候进行对比。如果将1741 ~ 1750的十年平均值与1921 ~ 1930的十年平均值相比较,7种树木早春开始开花的日期比前者早9天。换句话说,在20世纪30年代,英格兰南部的春天比18世纪中期早了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