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暑期至日活动计划
中班暑期至日活动计划1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至日吃面食的习俗。
2.了解面食的制作流程。
3、能独立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团制作面食的活动,并锻炼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动准备:和面揉面视频,面食制作方法简单视频,橡皮泥。
活动流程:
1,至日夏收小麦新品种介绍
介绍人们在夏季至日吃面食的传统习俗。
2.会话介绍
孩子知道哪些食物是面食吗?
你喜欢意大利面吗?你喜欢哪种面食?
——有的孩子喜欢吃面条,有的喜欢吃面包。其实包子的外皮和饺子皮都是面食。它们的形状不同吗?但其实都是面粉做的。为什么面粉可以有这么多种形状?我们来看看面粉在大哥手里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
3.老师播放揉面视频并讲解。
让一个孩子复述把面粉变成面团所需的步骤?(加水,然后往一个方向搅拌,最后用手揉成球)
太好了,现在我们有面团了,这是我们的橡皮泥。现在请动动你的小手,把面团揉成你喜欢的面食形状。
4.孩子自己捏橡皮泥。
老师对有需要的孩子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做出包子皮、饺子皮等难度更大的作品。
5.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
老师奖励能做出优秀作品的孩子。
6.活动结束
中班夏季至日活动计划2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至日季节的天气变化。
2.感受雨声的变化,欣赏关于雨声的诗句。
3.能够独立画伞,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雨伞简笔画,雨声音响
活动流程:
1,介绍夏季至日季节天气变化的知识。
夏季至日过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强烈,午后到傍晚往往容易形成雷暴。这种热雷雨忽来忽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分田”。
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利用这种天气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东升西落,路有晴而晴。”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雨水频繁,空气湿润。
孩子们,你们喜欢雨天吗?
有些孩子喜欢,有些不喜欢。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喜欢?
其实下雨天也没那么讨厌。只要你仔细观察它们,就能发现很多人们喜欢的东西。
比如老师特别喜欢听雨声,古代很多诗人也喜欢雨。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看一看。
3.老师播放雨的音频,体验古诗词中的雨。
(1)老师播放小雨音频。让孩子们描述小雨是什么样的。
志南写道“杏花雨湿衣,柳风不冷脸”。小雨落在衣服上,衣服没有湿;风吹在脸上,脸不觉得冷。
(2)老师播放暴雨音频。让孩子们描述大雨是什么样子的。
李商隐写道,“秋阴霜飞迟,留一枝枯莲听雨。”深秋,天已黑,霜降将至,池中荷叶已枯,只剩下几片,供人听雨滴滴落的声音。
(3)老师播放暴雨音频,让孩子描述暴雨是什么样子的。
苏轼写道,“乌云翻墨不掩山,白雨跳船。”乌云如墨,却不遮万山。大雨打在湖面上,溅起的水花跳进船里。
孩子们,现在下雨了。你怎么能挡雨呢?
现在老师给你一把小伞,请在上面画一个漂亮的图案。
5.老师们分发印刷好的雨伞简笔画。
孩子用想象力上色,老师会给需要帮助的孩子指导。
6.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
告诉我你为什么画成这样。老师奖励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孩子。
7.活动结束
中班夏季至日活动计划3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至日节气的特点,知道为什么夏季至日不太热。
2.了解对抗高温的方法和不同类型的风扇。
3.学会用彩纸和冰棒棍做小扇子,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学会废物利用。
活动准备:
1,方形彩纸,冰棒棍,双面胶
2、扇子制作教程视频
活动流程:
1,夏季至日节气知识介绍
在夏季的至日,太阳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这是离我们最近的时间。之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太阳的高度在中午开始逐日降低,但为什么7、8月份是最热的时候?
原来我们感受到的温度不是阳光照射的程度,而是地球反射的温度。在夏季至日之前,地表积累的热量还没有达到最高,所以夏季至日实际上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相反,夏季至日过后,地表温度逐渐累积,加上长时间的日照,温度逐渐升高,所以有夏季至日不太热的说法。
问题指导:
-问问孩子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有什么好的方法对抗炎热吗?
-你需要什么?(如风扇、电风扇、空调等。)
你知道有哪几种扇子吗?(老师展示图片:蒲扇、羽毛扇、折扇、团扇等。)
2、自制小风扇
所以今天我们就做一个自己的小风扇。
(1)老师展示了小风扇的教程视频。
(2)孩子们明白吗?请一些孩子复述制作过程。
(3)老师分发彩纸和冰棒棍。
(4)孩子们开始做粉丝,给有困难的老师做指导。
(5)扇子的造型完成后,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装饰扇子。
3.作品展览
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
4.活动结束
中班夏季至日活动计划4活动目标:
1,明白夏天至日期间影子是最短的。
2.了解阴影长度和大小变化的规律。
3、手影表演,锻炼手部肌肉。
活动准备:
手电筒,手影表演视频
活动流程:
1,介绍夏季至日节气知识
据说夏季至日是最早的节气,因为祖先用土规测量太阳的影子,发现这一天的同一时间太阳下影子长度最短。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地球是球形的,表面是弧度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引起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夏季至日的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是离我们最近的时间,所以这一天太阳的高度角最大,同时太阳下的影子最短。
2.做实验证明光照角度与阴影长度和大小的关系。
——孩子们观察到我们的‘影子’了吗?你有什么发现?
影子是我们的好伙伴,一直跟着我们,但它也很调皮,经常变换长短大小。孩子们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吗?
(1)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手电筒先从侧面照。让幼儿观察影子的长度,逐渐把手电筒举得太高,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让幼儿发现照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影子越短。
(2)将手电筒固定在桌子上,照在墙上,手在墙和手电筒之间来回移动,观察阴影大小的变化,让孩子发现物体离光源越近,阴影越大,离光源越远,阴影越接近物体的实际大小。
3.观看手影表演
(1)-影子太调皮了!然而,他是我们的好伙伴。有这么一群人,和影子关系特别好,能让影子表演节目!
(2)老师播放手影表演视频。
4.进行简单的手影表演
(1)小朋友,看完这些兄弟姐妹的影子表演,你想试试吗?只要和影子很熟,也可以成为好朋友。
(2)展示一些手影动作,让孩子练习。
(3)老师让几个小朋友上台,用手影表演一个故事,注意动物的大小。
5.活动结束
中班夏季至日计划5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至日节气麦收。
2.能够区分大米,小米,小麦,大豆和高粱。
活动准备:
一小袋大米、小米、小麦、大豆和高粱。
活动流程:
1,介绍夏季至日节气知识
《史记》记载:“夏至日,祭祀。”明清时期,每年夏天至日,皇帝带领数百名官员到北京地坛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夏季至日恰逢小麦收获季节,人们希望获得一个好收成。但夏季至日过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强烈,容易形成暴雨。如果一直下雨,会形成洪涝灾害,影响收成。
因此,人们应该向祖先献祭,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此,夏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被列入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中。
如今,一些地方会在夏季至日周围举行盛大的“夏麦节”,这可能是古代“夏麦节”活动的遗迹。
2.区分不同的谷物
(1)-小朋友,夏季至日是收割小麦的节气。你知道小麦长什么样吗?我们通常吃小麦吗?
(2)——那么孩子知道什么食物呢?
(3)-今天老师带了五种食物,看看小朋友认不认识。
(4)教师展示四种食物,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3.打游戏分五谷。
把孩子按人数分成几组,在教室后面排队,在讲台上把几种五谷混合分成几堆,每堆的组数相同。
游戏开始,孩子们从教室后面跑到讲台前面,依次找出大米、小米、小麦、大豆、高粱三种,然后跑回下一个孩子那里,继续。
看几组花的时间,最后检查孩子手里的粮食是否符合规定。老师奖励了一组符合要求,用时最短的孩子。
4.活动结束
中班暑期至日活动计划6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至日吃面食的习俗。
2.知道有哪些小麦制品。
3、发挥你的想象力,看看夏天至日有什么,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一碗简笔画,和印刷品,一人一份,蜡笔,剪刀,双面胶。
活动流程:
1.介绍一下夏季至日吃面食的习俗:
在夏季至日,当收获新的小麦时,尽管饮食习俗有所不同,但吃面条是一样的。
据史料记载,中国汉代就有过夏季至日节的习俗,吃面条也意味着品尝新事物。比如担担面,四川,无锡的人早上吃麦片粥,中午吃馄饨,江南还有麦团子,夏天的至日饼。
所谓的夏季至日蛋糕被卷成薄饼,烘烤,夹着蔬菜、豆荚、豆腐和熏肉,在祭祖后食用。事实上,夏季至日蛋糕中没有指定的馅料。只要是开胃消暑的,都可以作为馅料加入饼中。
2.知道有哪些小麦制品。
(1)-孩子们,你们看到小麦了吗?它看起来像什么?(老师展示图片)
(2)-我们平时吃的面食是不是和小麦一样又硬又黄?
(3)实际上,小麦只有制成白面和精粉后才能广泛使用。
孩子们知道什么东西是用面粉做的吗?刚才在介绍夏季至日上吃的面食时,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有孩子能回忆起来吗?还有别的吗?(面条,面团,蛋糕,面包,蛋糕)
3.在夏天的至日吃面条。
(1)面条也是小麦做的,这是我们在夏季至日吃的主要食物之一。有一种说法叫“冬天的至日饺子面”,还有一种说法叫“夏天吃至日面条让一天变短”。今天我们的面条做好了,但是光是吃面条就有点单调。大家开动脑筋,想想面条可以加什么菜。
(2)请把你能想到的菜画出来,剪下来贴在这碗面里。
(3)老师分发打印好的面条简笔画。
(4)孩子自由玩耍,老师给有需要的孩子指导。
(5)请给画完的小朋友看你的作品,告诉他们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菜。
(6)老师奖励作品优秀的孩子。
4.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