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节气来了。

冬季至日过后,日照变少,气温急剧“跳水”。冬季的至日和随后的小寒、大寒三个节气是中国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所以人们把这三个节气称为“深冬”。

注意御寒,保护心脑。

冷空气带来了寒意和一大波疾病。由于天气寒冷,老年人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因生理机能的减弱而下降,这正是疾病和病原体乘虚而入的时候。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环境的变化,及早做好预防措施,以免身心受到伤害。特别注意预防以下三种主要疾病:

中风: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同时,气温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加,可使血压升高,促进脑出血。所以,首先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其次要警惕中风的前兆。一旦出现突然头晕、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体征,应及时就医。

心脏病:寒冷会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冠状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添加衣物和被褥,防止寒气侵袭。还要定期体检心血管系统,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溶栓、降脂、扩血管和抗心肌缺血缺氧药物。

胃肠溃疡:由于寒冷刺激,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胃肠调节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的痉挛性收缩,引起胃本身缺血缺氧,从而诱发胃溃疡或旧病复发。所以要注意饮食调理,饮食要温和易消化,做到少食多餐,规律饮食,避免生冷饮食,戒烟戒酒,可选服用一些温胃健脾的中成药。

药物相辅相成,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冬季气候渐冷,天地阳气藏,正是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机。现阶段人类不仅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寒保暖,还要注意中药的进补。

中医养生要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根本。所谓“先天之本”,就是肾是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肾气充足,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慢;所谓“后天之气”,是指脾胃为后天之气,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脾胃供给。因此,这个季节的药物保健应以护脾滋肾为主。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要温和,用量要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补充,调节阴阳;掌握季节,遵守规律;多用药丸粉膏,少用水煎汤;同时吃药,吃东西,根据情况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在“经络睡眠”中睡眠,共同支撑你的身心。

这一时期,阳藏,阴盛,一切活动趋于停止,都在冬眠中休息,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准备。中医说“冬季天地之气闭,血气藏,人不可发汗泄阳”,就是说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藏阳保暖是这一时期保健的重点。因此,在大雪和冬季至日,你应该早睡晚起,然后在太阳出现时出去活动。

中医说“起居有规律,养神不躁,养精”,也就是冬季如果能合理安排起居和休息,就能保养精神,适量的休息和休息能滋养肾精。尽量做到“行而不急,耳而听,目而瞪,坐而短,卧而不倦”。

冬季至日期间睡个好觉对养生有重要作用。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以小睡一会儿,但睡觉时要避免着凉。其次要注意风寒。第三,冬季节气白天要晒太阳,以利于阳气的生长。冬季期间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免对阳气造成过度损伤。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精心饮食,合理多样

在中国,有一句谚语说“冬天的至日像一个新的一年”,所以在冬季至日期间,不同的食物习俗在全国各地流传。但是,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如果还能兼顾营养的搭配,无疑更健康。健康专家建议,在大雪和冬季至日期间,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谷物、水果、肉类和蔬菜,并适当选择高钙食物。同时避免吃太油腻,也就是说不宜吃太稠、太油腻、过熟的食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饮食健康:

1.多吃硬的食物:花生、核桃、栗子、榛子、杏仁等。坚果中虽然含有多种油脂成分,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因此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此外,坚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作用的维生素E,对抗衰老、抗癌有显著帮助。同时,吃坚果还有御寒的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饮食要多样化、清淡:冬季不宜吃太油腻或太辛辣的食物。暴饮暴食辛辣食物,只能导致内热积聚,热郁不散。暴饮暴食羊肉、狗肉等肥甘之味,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湿邪生痰。饮食上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脂肪、盐少。

3.小心饮食调整:中医把冬季适合进补的食物分为几类。

温补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但吃太多温补食物容易上火;平补食物,如莲子、芡实、薏米、红豆、大枣、燕窝、田鸡、银耳、猪肝等。,不冷不热,也不油腻,对胃有害;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补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腰、海参、甲鱼肉、甲鱼、鲍鱼等。冬季的饮食调理,要根据不同的个体,相应地选择合适的进补食物,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效果。

“三九”应用,冬病冬治

三九膏的应用属于中医防病范畴。冬季的至日是一年中阴最多的一天,阴的极致就是太阳。从入冬后,杨开始复兴。此时采用"助其"的进补方法,即在冬季至日上,将白芥子、细辛敷于相应穴位,可以助阳,既巩固了"冬病夏治"的应用效果,又控制了疾病的发作,做到了冬病夏治,使患者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