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舞蹈的二十四节气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呈现“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将语文与课堂内外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课前收集、课中分享、课后探究,在猜节气、读诗、讲民俗等语言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节气文化,润物细无声。
?回顾课堂,我觉得《走近二十四节气》这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去哪儿,定位精准;教什么,适当选择。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仅仅把“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常识来介绍,肯定没有什么震撼力和吸引力,更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该带这个班的学生去哪里?显然,我不可能教给他们所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哪怕只是中华书局课本上的内容;我不能把自己对“节气”的感受和认识强加给孩子。我只能努力引导他们去感知,去品味,去体验,去思考。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为: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激发学生探索节气文化的兴趣。“兴趣”是关键词,是我要播下的种子。带着探索节气文化的兴趣,孩子们可以自己去我想让他们去的地方,殊途同归。
目标定了,那么,教什么呢?有这么多选择。围绕目标,根据学习情况,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决定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资料进行选择和整理。以《节气歌》和课本上提到的“节气公式”为“面”,以节气中的诗词、民俗为“面”;以“惊蛰”节气和“99的寒地浮雕图”民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节气。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容易被接受。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并不容易。
第二,?怎么去,路径清晰;怎么教,方法灵活。
这节课的过程简洁明了,有五个环节:重温节气宋;读诗,感知节气;分享民俗,品味节气;亲近自然,体验节气;依托课程,探索传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该校七年级成立了26个俱乐部。每个班的学生按社团分为合唱、舞蹈、绘画、书法等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这节课在第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展示节气”的活动。此外,还有猜节气、读诗、谈民俗、模仿写作等活动。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也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改变语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第三,?教学和帮助学生,态度明确;学习激发兴趣,动态生成。
?我们经常用“以学带教”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我想回到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节气文化的兴趣”来看看这节课进行的怎么样了。在我看来,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最有说服力。从他们清澈、明亮、好奇的眼神和专注、开朗的表情来看,我觉得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过程有趣,充满活力。结果是有效和深远的
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感悟,适当发挥主导作用。“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有一个明确的姿态。比如,老师在简单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后,巧妙地利用课本上的公式,让学生反复阅读。之后他问:“今天是6月21,是节气。能是什么?”学生们马上发现这是“夏季至日”,觉得节气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从这个公式中发现了什么?”老师问。虽然学生们还没有完全发现“李思”、“毕兹”、“二指”等节气的命名规律,老师作为老师也不急着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是后面讲到“春分秋分”这个民俗时,自然就提到了,既生动又容易让学生接受。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总是积极热情的。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了解“二十四节气”,感受中华先民的智慧和情怀。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比如对“九九寒图”民俗的理解,学生拍手念“九九歌”时,不仅有个性化的动作和开心的笑容,更重要的是思维活跃。他们可以求同存异,寻找规律,体验古人对春天的向往,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怀。再比如,最后一个环节,小组就“二十四节气”的探索与传承展开讨论,孩子们各抒己见。我去各个小组了解他们的讨论:有的提出他们最想探究节气的饮食文化,做了一个叫《舌尖上的二十四气》的系列节目,每周在班里放一次;有的提出收集整理二十四节气谚语集;有些人希望每个节礼日都在户外做一次有氧运动;有的说要举办“二十四气”娱乐活动,让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和宣传节气文化。有人说应该找个芦苇滩一样的固定点,去大自然中观察,拍照,记录...教室里炸开了花,孩子们的脑海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下课后,有同学围着我问:“老师,你真的能在春分的时候把鸡蛋立起来吗?”“老师,这剪纸真漂亮。我准备去学剪纸,剪一整套《二十四节气》剪纸作品,会和黄永玉的猴票一样值钱。”.....我想我已经播下了“探索节气文化”的种子。
当然,每个班都是“断臂金星”,这个班也不例外。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收集的资料不够。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老师和家长对这种综合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这节课只是带领孩子们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理解它的人文性和艺术性,以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升到国家认同的高度,任重而道远。另外,如果开设“二十四节气”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课程,当然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但要走出课堂,跨学科,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