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450字

哀悼日,细雨如泪;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人,令人怀念,令人悲叹,令人振奋。它包含了他们祖先的许多事迹。当他们被埋在坟墓里,他们的故事也就结束了,剩下的只有难忘!

据我所知,4月5日是中国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树不如清明”之类的农业谚语。但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这天,烟花不动,只吃冷食。

清明节又称扫墓节、鬼节、鬼节,与7月15日的中元节、10月15日的下元节一起,称为三明节,与祭祀鬼神有关。

按照旧时的清明习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给亲人的坟墓献上食物,然后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育新土,折几根嫩嫩的新枝放在树枝上,然后磕头祭拜,最后吃完食物回家。

“听风雨”当然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杜牧的这首诗描述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是一年清明节,你在想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