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发展历史

端午节的发展历史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节日气氛。我们每年庆祝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了解端午节的发展历史。

端午节发展历史1明清

明代端午节吸收了晋人射柳的习俗。明朝永乐年间,禁宫里有剪柳戏,剪柳时被枪毙。北方人还把鸵鸟藏在葫芦里,挂在柳枝上,用弓射它。

如果你撞了葫芦,鹅就会飞出来决定胜负。这种民间比赛也经常在端午五日举行,起源是辽金遗风。

端午节在明朝也被称为“女儿节”。《帝都风光略》中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户户用石榴花装饰小女儿,称为‘女儿节’。

不仅节日名称与宋代不同,而且民俗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来自民间的夏季保健活动也夹杂在这一节日习俗中。

比如5月5日中午前,人们会涌向天坛避毒,中午后再出来。在端午节,我们也注意抓青蛙和吃蟾蜍。我们用针刺破蛤蟆眉,挤出蛤蟆汁。蛤蟆是一种名贵,能解毒、退热、消肿,对治疗疔疮、恶性坏疽有奇效。

喝菖蒲酒避邪,门插艾叶,都是前代的遗风。明朝的一个新习俗是在耳朵和鼻子上涂雄黄,这被认为可以避免昆虫中毒。

明清时期,端午节习俗活动的形式虽然变化不大,但规模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南方的龙舟赛,已经成为一个轰动的事件。

据《武陵赛龙舟》记载,赛龙舟不限于端午节的某一天。取而代之的是“4月8日揭船,5月1日新船下水,5月5、10、15日划船赌博,18日送标”。还有“5月17日、18日,5月27日、27日送达投标人。”这场比赛的规模持续了数月。在这件事上,“还是政府先禁后冲,民情先鼓后停。”

端午节贴天象的习俗,始于宋代,明清时期更为流行。不仅有石天符号,还有五个雷符号、纸符号、五个毒符号和五个吉祥符号。

清代端午节时,小女儿盛装打扮,出嫁的女儿也可以回家省亲,称为“女儿节”。

摩登时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5438+2007年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端午节放假1天。[6]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于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通过,中国的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的发展史2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龙舟比赛

端午节里众所周知的习俗是赛龙舟,主要是因为当时楚人对屈原投河自尽感到悲伤,所以很多人对这位伟人的离去恋恋不舍,划船去追他,也叫赛龙舟。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物之一。这是从晋代传下来的。它主要是用糯米和绿豆包裹在绿叶中制成的小吃。它有绿叶的香味和软糯的味道,广受人们的喜爱。粽子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图雷亚尔加

端午节,人们会在家里涂上雄黄,不仅可以驱蚊,还意味着除病保平安。很多老人会给孩子涂少量雄黄,希望他健康平安。

菖蒲

挂艾叶和菖蒲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这两种绿叶植物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除周围小范围内的蚊子,清新空气。这种习俗有一定的防蚊效果,也被称为养生节。

悬挂彩色绳索

端午节的时候,有的地方会买来五彩的细绳,编织成五彩的绳子,挂在家里孩子的手腕或者脖子上,寓意保平安,希望家里的孩子健康成长。五颜六色的绳子戴在手上五颜六色,很漂亮。

裴香囊

还有端午节戴香囊的习俗,主要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驱邪的作用。但是现在成年人在家里给他们的孩子戴香包,主要是希望他们安全成长和身体健康。在一些地方,年轻的男女会在同一天送香包来表达他们的爱。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最流行的是悼念屈原。

据史书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提出要反抗秦朝,但是被拒绝了。然后他被流放到他的岗位。不久后,他看到自己祖国的灭亡,他心痛不已。五月初五写完《怀沙》后,他跳进了汨罗江。

他死后,楚国人民非常悲伤,他们决定在这一天向屈原表示敬意,因此产生了端午节和赛龙舟、浇雄黄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