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到十五这15个节日的名称、习俗、来历是什么?
忙碌的一年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也叫“小年”。小年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由于当地的习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是不同的。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有两个活动:扫年和祭灶。此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些地方还吃火烧、糖饼、油饼、豆腐汤。
2.第28年
2008年拆旧布,拆旧年红。在一些地方,2008年被贴上了年红。广东有句话叫“二十八岁,要邋遢”,意思是腊月二十八,全家人都要待在家里大扫除,贴上新年贺词。
3.除夕
(1)“除夕夜”的意思是新年的前夜,也叫新年夜、新年夜、新年夜等。,也就是年底的最后一个晚上((当月12月30日,当月29日)。另外,也就是去除的意思;晚上意味着夜晚。除夕“穷月为岁末”,与春节(正月初一)相连。意思是年关将近,人们要脱旧布换新,明年脱旧换新。
(2)除夕是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祭祖的时刻。因为农历大月有30天,小月只有29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不同于29日至30日,但这一天,无论是29日还是30日,都习惯上称为“除夕”。
(3)除夕下午,按惯例祭祖,吃团圆饭。除夕过后,按照惯例,要给压岁钱,点一盏灯来庆祝除夕。?
4、正月初一
(1)正月初一最初叫“大年初一”,“元”的本义是“头”,后来引申为“开始”。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进入了迎禧、祭祖、祈福丰收的主题。在春节的早晨,当门打开时,首先燃放鞭炮,这被称为“开鞭炮”来送旧迎新。
(2)鞭炮声过后,碎红遍地,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凌晨祭神,下午祭祖。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祝新年好运。
5、正月初二
(1)大年初二,人们拜神,吃年夜饭。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叫丈夫跟去,所以俗称“迎夫节”。回娘家的女儿,一定要带一些礼物和红包给孩子,在娘家吃午饭,但一定要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2)女孩子回家,如果家里有外甥,姨妈又要出钱。虽然她第一天就给了压岁钱,但这次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这种习俗被潮汕人称为“吃宵夜”。顾名思义,只是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据《战书》记载,正月初二是“狗日”。
3、正月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红狗日,与“红嘴”谐音,通常不出门拜年。据说这一天容易和人吵架。不过这种习俗早就过时了,因为现在过年很少有人聚在一起了,已经淡了很多。?
4、正月初四
农历年初四是祭祀财神的日子。《战书》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放羊的日子,所以称之为“羊日”。这一天,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就意味着今年羊会养得好,养羊人会有好收成。
5、正月初五
(1)正月初五,按照民俗,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要迎财神入家,祝福他家新的一年财运亨通,送走“穷人”自然是一天,所以有“送穷人出家门”的说法。
(2)同时,这一天也是俗称的“破五”,意味着前几天的许多禁忌已经结束。传说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北方人民有吃饺子的习俗,这意味着发财。
(3)在古代,从诸侯大宅到大街小巷的小房子都是如此,甚至待客也是如此。女性不再忌讳,开始互相拜访拜年,互相祝贺。新婚的女人在这一天回家。除了上述禁忌外,破五月天的习俗主要是送贫、迎财神、开市贸易。?
6、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这一天被称为“刘浏大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节日里积攒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人。?大年初六也是城市的开业日,商店和餐馆刚刚正式开门营业,就会燃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情况。?
7、正月初七
(1)初七是人的日子,也就是人的生日。据詹舒说,从初一开始,上帝创世的顺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是人日。
(2)汉代开始有人遵守日常习俗,魏晋以后开始重视。在古代,人们有“男胜”的习俗。男子胜是一种头饰,也叫蔡晟和华生。从晋代开始,人们为花剪彩,为人剪彩,或刻金箔给人挂屏,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作诗的习俗。
(3)唐朝以后,更加重视这个节日。皇帝每天都给大臣们五颜六色的胜利,他们登上了盛大的宴会。正月初七天气好的话,第一年人口平安顺利。?
8、正月初八
大年初八是开工日,是广东老板们新年后上班第一天要做的第一件事。盈利就是盈利,意味着可以全年盈利。传说农历八月初八是小米的生日。这一天,阴天的时候是后悔的一年,晴天的时候是丰收的一年。?
9、正月初九
(1)正月初九是个大晴天。据说这一天是天上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天上生”。据说“神”就是“玉皇大帝”的意思,道教称之为“四皇”,是天上最高的神。他是统率三界十神和地上一切神灵的最高神,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天”。
(2)主要习俗有祭祀玉帝、道观和斋戒天空等。有的地方,妇女在艳阳天准备香烛、斋饭碗,放在天井巷门口露天祭天,祈求神的保佑。
10,正月初十
(1)正月初十,南方一些地区(如东边涌)有开灯的习俗,设灯宴。在河南习俗中,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向石头进贡,认为“十”与“石头”谐音,所以第十天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所有的碾、磨等石制工具都不能移动,甚至还设置了祭品赏石,生怕伤到庄稼。又称“石不动”、“十不动”;午饭一定要吃包子,以为吃蛋糕一年之内就能发迹。
11,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女婿节”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第九天庆祝“天降”剩下的食物很多,除了第十天有一天,所以新娘家不用再花钱,就用这些剩下的食物招待女婿和女儿。民谣叫“十一请老公”。
12,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我们搭起灯笼棚,举行灯笼招待会,做一顿素食,做一个杯子,标一门大炮,等等。从此,人们开始准备过元宵节,买灯笼,搭灯棚,做灯笼,标枪。有一首童谣是这样说的,“十一人鼓噪,十二人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亮,十五行半月,十六人毕灯。”?
13,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十四有舞狮、飘色、游魂、逛庙会。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座的生日”,人们要在这一天在灶下点一盏灯,称为“点灶”。?
14,正月十五(元宵节)
(1)正月十五,习俗主要有看花灯、游花灯、划船、燃烟花、过元宵节。元宵节的节日和习俗非常有特色,节日和习俗活动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就节日的长度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从八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一共持续了十天。
(2)白天是城市,很热闹;晚上点着灯很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3)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以热闹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至今,燃放烟花也是元宵的主要习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