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被称为清明节?
春风后十五,斗指鼎,因清明,万物清净明,盖之,万物清净明,故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春分和春末之交,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春分后15日。从65438年到0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4月5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也称为全国扫墓节。2007年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决定,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大年初一清明)[1],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改为三天。[2]2065 438+04清明节假期为4月5日至4月7日。[3]
清明有两个内涵:自然和人文。它既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4]清明节是传统的重要春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在岭南地区依然盛行。清明节经过历史发展,吸收和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不同地区的习俗和内容是有差异的。虽然各地的节日活动各不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基本习俗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