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2、张择端早春10世纪。
3.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全长1794公里,历史超过2500年。
4.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包括:古文、诗词、词、曲、赋、国乐、国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谜语、铅球、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包括: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除夕以及各种民俗。
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包括传统历法,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
也被称为中华文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有三个直接源头,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大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成果。
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过渡和发展。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的农业主要是种植谷子,长江流域的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区和北方草原的游牧文明区之间有一个过渡带。这个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竞争的主要地区,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在这个地区进行了直接的交流和融合。
5节气和24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就设定了四个节气,即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零度沿黄河经度运行15度的时间称为“一个节气”。每年360度运行,* * *经历24个节气,每月2次。其中,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长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12个节气;每个月的第二个节气是“中气”,即有雨、春分、谷雨、小满、夏至日、大暑、酷暑、秋分、初霜、小雪、冬至日、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持续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作为祖先留下的人性精华。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有存在的价值。
6.敦煌壁画一般指敦煌石窟现存的壁画。敦煌壁画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溪玉林石窟。有552个石窟,历代壁画50000多平方米。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数量最多的洞穴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体部分,规模庞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其他宗教艺术一样,是一门描写神与人的形象、活动、关系,以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安抚人心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不同于世俗绘画的特点。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其民族传统;所以它们的形式大多来源于相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具有相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的故事》、《释迦牟尼传》、《萨春娜舍命喂虎的故事》等。
有两种精神形象(佛、菩萨等。)和敦煌壁画中的俗人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性质不同。从造型上看,俗人形象充满生活气息,时代特征更加鲜明;而神灵的形象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的成分较多。在服饰方面,俗人多为中原汉服,神仙则留洋服。涂抹的方法也不一样。庸人常用中原涂抹法,神仙多采用西方凹凸法。这些都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
与建模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技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动物和植物。时代不同,审美观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前期变形程度较大,浪漫元素较多,形象特征鲜明,灾难性;隋唐以后变形更少,立体感更强,写实性日益强烈。
变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另一种是在人物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灾难。比如北魏后期或西魏的菩萨,大大增加了衣服、手指、脖子的长度,露出边缘的骨头,利用天距吃草,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改造,变成了浪漫别致的“秀骨治象”。泉港力士倾向于横向夸张,四肢变粗,脖子变短,头圆肚大,眉毛和眼睛凸出,强调体力和力量超群。这两个人物都是夸张的结果。
7.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水利工程,特点是不建坝引水。2200多年来,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李冰治水是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如此富饶,被誉为“天府”乐园,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造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书记载:“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相依,无饥荒,世称‘天府’”。
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唯一的水利工程,其特点是无坝引水。
与长城相比,它更有利于人民。而不是关门。
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江堰比长城还“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