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其实节气早在2000多年前就诞生了,只有劳动人民的探索和改进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农耕催生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西晋哲学家杨全在《物论》中记载:“从前神农开始对待农事,调理节气,判断寒暑,以为是早晚之期,所以为历日。”这几个字说明,设立节气的初衷是“治理农事”。节气以一年为单位,大约15天为一个节气,分为24个不同的节气。
春秋时期,五经之一的《尚书》有尧帝命人“量要适度”的典故,并确立了夏季至日、冬季至日、春分、秋分等节气。在《管子·仲卿集》中,增加了春夏秋冬等节气。到了战国时期,《吕氏春秋》节气增加到22个,节气初具雏形。汉初,《淮南子·天文训》增加了小满、大雪两个节气,形成了完整的节气体系。
西汉著作《周髀算经》共有八节,具体介绍了二十四节气,论述了四季变化引起的物候变化,总结了感官认知的合理顺序,并通过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结合,指导农民适时生产。二十四节气的发布是古代农业社会征服自然的有益尝试。
从各种节气的角度,也可以窥探其对自然变化和农业生产的解读。四立表示四季的到来,春分和秋分代表昼夜等分,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表示冷热高峰的到来。谷雨意味着雨水充足,有利于谷物生长。小满意味着夏粮的籽粒开始饱满。陆游诗中的芒果,象征着夏播夏收的忙碌。二十四节气是在农业活动中形成的,并反馈给农业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相处。
天文限制性节气
除了内因,二十四节气还受到外因的操纵。众所周知,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 48: 46。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始终存在66° 34 '的夹角,造成了阳光直射和斜射的区别。为此,西周的天文学家用标准表测影的方法来测定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的时间。
在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一年的运行轨道称为“黄道”。整个黄道分为360度,每15度列为一个节气,黄道分为24等份。比如,受夹角影响,太阳在一年中会南北移动。当它出现在黄道90度和270度时,分别是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达到地球南北半球昼夜时长的极值。当太阳位于黄道0°和180°时,直接指向赤道,昼夜相等,即春分和秋分。太阳到达黄道120和255,分别是大暑和大寒。
其实阳光决定了生物的生长节奏,这就是物候。节气不仅表示光的持续时间,还揭示了光的强度。地球大气层的厚度约为1300公里。太阳的辐射会被空气中的水汽、灰尘、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导致热量衰减,所以太阳光的强度与大气的厚度有关。夏季至日期间,阳光直射北半球,光照强度相对较高。冬季至日时,太阳斜照在北半球,被大气吸收,光强相对较低。
阳光作用于地球,又受到陆地和海洋的影响,所以热能分布不均。夏天海洋比陆地凉,冬天陆地比海洋冷。空气通常由冷向热流动,这是冷暖交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一年就有四季,节气也就应运而生了。太阳辐射地球引起的复杂反应,让节气的诞生更有意义。
日历实现节气
一个完整的节气需要一个准确的历法来实践。《节气宋》说:“春雨震春明谷天,夏饱夏热,秋寒霜降,冬雪霏霏。两个节日每个月都没有变化,最多差一两天。上半年六二十一个,下半年八二十三个。”奇怪的是宋公式的后半段用的是现代阳历,而不是传统的农历。
原因是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中,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者称为“节气”,后者称为“中性气”。阳历中1-7月单月365,438+0天,双月30天,7月以后则相反,但2月有28或29天,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间一致。因此,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农历平均每月只有29.5天,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性大气”会比上个月推迟一两天。以此类推,如果逐月推迟,一年就要推迟11天。所以农历用“闰法”来弥补缺失的日子。与阳历相比,农历中的节气是计算出来的。有了历法的帮助,节气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民俗衬托节气
节气在民间相当接地气,加速了它的推广普及。在农村,流传着许多与节气有关的农谚,如:“过了惊吓节,春耕不歇”,“清明节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节必晴,谷雨必淋”,“长夏满,雨必追”,“过了天幕,不能强种”,“小夏惊东风,大夏惊红霞”等等。这些农业谚语与节气密切相关,体现了节气在农事中的指导价值。
随着现代气象学的兴起,气象部门将气象观测资料、各种预报信息和二十四节气综合起来,编制农业气象日历或农业活动表,将古代节气的经验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
除了作用于农业,节气也演变成了流行的民俗。《礼记·月令》明确记载,在周朝,立春要“掘牛送冷气”。民间的“春牛”就是由此衍生的。这一习俗古往今来一直沿袭,尤其是唐宋时期。男人“鞭笞春天”,祈求风调雨顺,而女人“戴春”则祝愿生活幸福。这种习俗表现出旺盛的生活张力。
每年的清明是人们踏青祭祖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餐厅在哪里?”《牧童指杏花村》这首诗表现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从商周到汉初,冬季至日是一年的开始。在台湾省和东南沿海地区,冬季的至日是祭祖的日子,但“冬季至日大如一年”的说法仍在中国大陆流传。“冬天的至日馄饨,夏天的至日面条”这句谚语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节气与生活的结合,给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独创的节气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水平,将时间、气候、物候结合起来,浓缩了自然节律变化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65 438+0165438 2006年10月30日,延续千年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二十四节气仍然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