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粮食作物生长发育旺盛。二十四节气中的千年物候有哪些现实意义?
来到白露,气温还是一样的热,夏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寒露,很多粮食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提前做好准备,进入收购时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寒露的物候实际意义。
中国古代把寒露分为三个阶段:“等冷风;二、静待寒露;三等寒蝉。”冷风:风一吹,大家都会觉得凉凉的,这个时候的风和夏天的暖风不一样。寒露露滴:早晨地面会出现雾气。蝉鸣:秋天唧唧喳喳的蝉才刚刚开始鸣叫。
在这个季节,阳光从巨蟹座传播到天蝎座(经度135)。斗柄,夜晚能观天象,能看北斗七星,在天干地支中,斗柄向“申”(西北)方向倾斜。寒露之日,是农历七月,七月也是“沈约”。寒露时,太阳光处于16 19 '的赤纬,比酷暑日的23° 26 '偏南得多,因此北京白天缩小到14小时04分(酷暑日为15小时)。
气温依然很热,寒露过后依然有“蹲伏”,“秋老虎”依然存在。所以还是要注意降暑。但是,自然还是有变化的。有午后热早中晚凉,“一场秋雨凉,十场秋雨霜。”
“千禧年”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天气已经到了。气候季节的划分应以“气候平均温度”为依据,即当地持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是真正的秋季。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虽然全国各地气候不同,但此时,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进入秋季气候,更不用说每年的三伏天还是在立秋后的第三天。
尤其是中国南方,现在还是酷暑。此外,台风季节即将到来,平均气温更热。因此,从寒露到立秋这段时间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