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是怎么来的?
火把节的起源
火把节是彝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和“月亮城”西昌,居住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选美和盛装比赛,赛马,摔跤和射箭,晚上点燃火把在旷野上游行,以纪念他们的英雄。自汉唐以来,沿袭了1000多年。火把节通常在每年农历的24号举行,持续三天。关于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其中有两种比较常见:
1.相传恩蒂古孜(彝族神话中的神)派爪牙到凡间残害众生和庄稼。以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为首的人们无所畏惧,在农历6月24日用火把烧害虫,打败了神,所以彝族人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
2.古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打败,狼狈逃窜到天上,在诸神面前闹事,于是诸神不分青红皂白地迁怒于人,派大量害虫到地上毁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驱赶害虫,打败了神灵。这一天恰好是阴历6月24日,是彝族人定的。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是中国彝族的传统节日。根据彝族的习俗,这一天会举行斗牛、摔跤和盛大的群众文艺晚会。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起火把,村里还会燃起三四尺高的大火,以示吉祥。村里的男女老少举着火把,照遍了房屋、畜圈、庄稼和道路,表示驱逐妖怪、毒蛇和害虫,祝愿丰收。
然后,人们经常聚集在村庄、广场等地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此外,年轻人还必须携带燃烧的火把,在松树林和村庄后面奔跑。这时,只见闪耀的火焰在田庄各处游动,形成一片明亮耀眼的火海,这也是火把节中最有特色的活动。
火把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一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尔其拉巴的彝族年轻人,他是一个专业的摔跤运动员,世界上没有人能打败他。当上帝知道后,他派了一个邪恶的灵魂到地球上与尔齐拉巴竞争。结果凶手被Elqiraba杀死。一怒之下,天庭撒下无数虫来害庄稼,害人间。在尔其拉巴的带领下,彝族人上山砍伐,制成无数火把。大家把火把放在田埂上,诱杀了成千上万的虫子,拯救了庄稼。人们担心害虫不被烧光,于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底,手持火把驱赶害虫,祝福人畜消灾除疾。这一习俗年复一年流传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彝族最重要的节日——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的传统习俗
根据彝族的传统习俗,火把节持续三天。
第一天早上,人们聚集在河边杀猪、牛羊。在家里,女人们忙着煮荞麦包子,磨糍粑面,准备接下来两天的熟食。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每家每户都要杀一只鸡,检查鸡舌头、鸡胆、鸡汤来预测来年的吉凶,烤鸡祭祖,希望家庭平安,牲畜兴旺。
第二天,来自四个乡镇和八个部门的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从方圆几十英里甚至几百英里的小屋涌入青山环绕的火炬场。这一天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鸡、爬杆、抓羊、射击、赛马、选美、赛衣、老鹰捉小鸡、跳“吉乐和”、玩火把、玩火等。
活动充满了原汁原味的趣味和乡土气息。
第三天,继续前一天没有完成的活动。太阳当空照红,他牵着获胜的公牛,阿依举着不败的公鸡,小伙子围着“火炬美人”而阿米跟着摔跤英雄回到茅屋,点燃用蒿枝或细竹做成的火炬,举行神圣的“送火”仪式。火把节的高潮即将到来,彝族男女老少高举心中的火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祝愿好运。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的“狂欢节”,是哥哥姐姐们的“情人节”。明代文人杨胜安最先赞叹火把节狂欢夜的盛况,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句:“云遮红日刚含山,猛炬意外归,万朵荷花开沧海,一日繁星在人间。”彝族谚语将火把节描述为:“苦”(中国新年)是嘴的节日,“杜泽”(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