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崇武节、天中节等。,是一个集祭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饮食为一体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是一个“龙在天上飞”的吉祥日子,龙和龙舟文化一直贯穿着端午节的传承历史。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和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当然,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

端午节习俗:

1,吃粽子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元代马致远在《双调牵不断》中说“屈原之死由他,醉酒与清醒争之”。据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著《风物志》记载,“仲夏端午,烹粟”其中“交趾”是粽子的古称。可见,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包粽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在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谈吃》中,端午节被直接称为“粽子节”。

2.蛋

鸡蛋一定要在煮粽子的锅里煮。据说端午节吃粽子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会生疮。中午把粽子锅里煮好的鸡蛋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再吃,整个夏天都不会头疼。

3.龙舟比赛

传说楚人借龙舟纪念屈原。《隋书地理》记载,屈原投江后,“士子追至洞庭而不见。湖大船小,渡河难,战鼓争归...其快度湍急,歌声嘹亮,水陆震动,观众如云。”其实“龙舟赛”早就出现了。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到,划龙舟的习俗在吴越水乡由来已久,目的是通过祭祀龙图腾来祈求避洪抗旱。随着时代的发展,赛龙舟这一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逐渐传播到海外,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并被列入国家体育比赛项目。

4.在门口插艾

在门户、厅堂、床头等处挂插艾草,辟邪祈福,是我国的一种民俗。丰子恺的《端阳回首往事》中提到,端午节早上要做蒲剑,剑柄要选最像剑的叶子,中午和桃叶一起挂在大家的床上。

5、佩戴香包

不仅有避邪驱疫之意,还有点缀头部的作用。香囊内通常装有一些具有芳香开窍作用的中草药,具有芳香、驱虫、避疫、防病等功能。

6.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死各种毒物。端午节用酒浸泡雄黄,将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腕、脚踝上。据说这种做法可以让蚊子、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远离身体。

7.穿彩色的绳子

端午节绑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汉代在《风俗与义》一书中记载:“五月五日,赐五色以延年益寿,民间传说有益于人的生命。”民间视彩绳为“彩龙”,端午节绑彩绳有保护孩子不受邪灵侵害的意义。被水冲走的五色绳会变成一条龙,带走你身上不好的东西。这样烦恼和忧虑就会随着雨水流走,带来一年的好运。

8.挂扫帚

端午节用绑有红线的扫帚将垃圾扫出屋外,称为“扫旧地”。绑着红线的扫帚也代表好运。把苘麻染成黄色,然后用红线绑成一把一寸左右长的扫帚和炊事扫帚,在端午节打扫屋子,把这样的扫帚戴在身上,寓意着扫垃圾,打扫卫生,消灾除疾,驱走邪气和不祥。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这个时候唱歌跳舞来表达他们的祝福。端午节来临,也要以各种方式表达祝福和敬意,祈求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