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有哪些传统习俗?
早在6000年前,崂山就有“部”和“齐”两个部落居住,夏、商、周时期分属,春秋时期属齐,秦时属琅琊郡,汉时属东莱郡,其后的隶属关系更是多变。可以说,每一次隶属关系的改变,都必然会融入不同地域的民俗,尤其是600多年前的明朝移民,他们把山西、云南等地的民俗带到了崂山。因此,千百年来,崂山地区的居民不仅保留了一些古老独特的民俗,而且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天场所等方面吸收和融合了外来的民俗,使之成为流传至今的崂山民俗。
以前崂山的房子讲究山、水(海)、土石建筑、木门窗带草顶。大部分是三个房间,面朝太阳。土炕在南窗附近。冬天阳光明媚,人在炕上暖暖的。在生活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利用阳光取暖不是很科学吗?
崂山人在饮食上也下了不少心思。为了节约粮食,我们改在冬季农闲时吃两顿饭(这个习俗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让人吃饱,人们经常用红薯做“红薯饭”,把红薯面切成面条蒸熟,把野菜变成渣子,或者把大葱蘸在虾仁里当晚餐...久而久之,形成了崂山独特的饮食习俗。
崂山虽然划归即墨县管辖近1500年,但在婚姻方面有自己的习俗:即墨有的村婚礼用一顶轿子,但崂山地区用两顶轿子,女婿坐一顶轿子结婚,另一顶轿子由新婚妻子带到婆家。
崂山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家乡在云南,所以人们死后到寺庙报到时,一边焚烧纸马,一边祈祷逝者的灵魂回归云南。这在葬礼上形成了一种习俗。
崂山话更独特:我姑姑叫张子,我奶奶叫妈妈,我叔叔叫大爹和二爹。更有趣的是,蜘蛛叫马劳,面汤叫骨渣汤,饺子叫小骨渣,馒头叫波波。
崂山的礼仪和民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家庭,有邻里;有精神道德方面的,也有除夕夜的节日。礼仪和民俗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约束力。比如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让老人先动筷子,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客人来了要起身迎接,婚礼不穿白的,葬礼不穿红的,家人去世后三年内不要离开亲人,清明上坟...如果我们违反了民俗中的这些禁忌,我们会被认为是粗鲁的或引起人们的厌恶和不快。
崂山地区的文化娱乐和民俗更加丰富多彩。几十种戏曲、舞蹈走村串户,几百出戏年复一年上演,几千首歌谣反复传唱,几万个故事代代相传。尤其是那些搞笑的游戏和那些广为人知的谚语、歇后语、谜语,谁能说得清?千百年来,人们在这些说唱中寻求快乐和幸福,享受和慰藉,受到熏陶和启迪。
崂山地区的民间信仰已经深入人心。旧时人们到庙里祈求祖先平安,慢慢形成了集求神、交易、游乐为一体的庙会。崂山有许多寺庙。以前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庙”的说法。寺庙多,庙会就多。崂山人总是崇拜神灵:天地神、土地神、山神、财神、关帝盛骏、海神等。,都在人祭之中,人祀之。崂山民间对狐狸和黄鼠狼是既信又怕,比如称狐狸为狐仙,黄鼠狼为“老邻居家”,不敢伤害,简直奉为神明。在过去,人们生病时经常请巫婆治疗,他们在遇到麻烦时经常占卜吉凶,所以巫术,魔法和占卜在崂山盛兴。
崂山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就是用民间偏方治病。在旧社会,人们没钱买药。崂山是一个医药宝库,所以一旦他们生病,他们就吃药来拯救自己。人们在治疗疾病中总结了许多疗法。比如取3至5片柿叶,放入铁锅中煮沸,水煮沸后,舀入木盆或铁盆中。当温度低到不会烫伤手时,将孩子的腿浸入水中,并在烫伤5至6分钟后立即取出。每日早晚两次,对治疗小儿腹泻有特效。也有民间疗法治疗刀伤、烧伤和口腔溃疡...据统计,目前民间偏方有近千种。有些偏方“以药治病”,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根除”(即治病)。因此,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相信民间偏方来治疗严重的疾病。
三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崂山的民俗必然会发生变化和发展。一些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民俗被淘汰,一些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善,一些新的民俗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的房子从低矮的茅草房变成了高大宽敞的砖房。90年代以后,村里集体盖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真正成为现实,盖房子、查日子、鞭笞帮工的旧俗荡然无存。
饮食变化更大,没人为了省吃俭用吃两顿。大米和白面作为主食,已经取代了过去的地瓜和地瓜干。那些曾经生活在旧时代的饭菜,作为崂山的特色,已经成为客人们青睐的美食。流传多年的“不要贪吃,过了腊八再过年”只能作为回忆保留,因为大人们已经不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盼着过年的孩子了。
服装变化更大。流行多年的长袍、马褂、旗袍,50年代后被中山装、列宁装、军便服取代。80年代以后,西装、休闲装、运动装、短裙、超短裙再次成为主流。现在服装款式和颜色的变化简直让人跟不上。服装上崇红重黄的观念早已被打破。
在婚姻方面,“婚姻自主”取代了“媒体约定之言,父母之命”,汽车取代了轿子,酒店住客逐渐成为时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早婚、童养媳和其他包办买卖婚姻已经消失。丧葬习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火葬”取代了土葬和土葬的习俗。除了。
很多庙会在文革中作为“四化”被废除,至今没有旧日的盛况。人们对各种神的崇拜大大减少了。
许多崂山方言也赶上了新时尚。爸爸叫“爸爸”,妈妈叫“妈妈”,张子叫“阿姨”,波波叫“馒头”。崂山人立即了解到社会上正在出现的情况。
文化娱乐的民风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电视、卡拉ok取代了老山村里的刘强、强茂;电子游戏机等国外玩具取代了跳房、躲猫猫等传统游戏;打扑克、打麻将、买彩票,取代了在山村、渔村流传千年的“推牌九”、“看牌”、“掷骰子”、“赌宝”。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篮球和乒乓球等活动在农村也很受欢迎。
新的民俗正在不断形成。千百年来“养儿防老”的旧观念随着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而改变。那些“赶上好日子”的老人,有钱了也开始坐火车、轮船、飞机走出家门,甚至出国旅游了!独生子女家庭在农村并不少见。一些新的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老年人节、圣诞节和公历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出门打车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摩托车早已成为人们下地干活和外出工作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家庭。
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完整的民俗发展史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一部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史和文明史。崂山民俗也不例外,它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粗鄙到文明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崂山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崂山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崂山的民俗在未来的社会变迁中始终保持其独特的诱人魅力,成为我们民俗文化中一朵永远闪耀的奇葩。
第一章岁时的节日民俗
第一章岁时的节日民俗
20岁的节日民俗包括传统节日民俗和新兴节日民俗。
传统节日民俗是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和节气变化而形成的民俗。它是崂山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崂山地区每个月都会举行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变异,这些节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有反映生产的农业节日(立春、谷雨等)。);有祭祖的节日(农历十月初一);有纪念民族英雄和名人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等。);有庆祝丰收和家人团聚的节日(春节和中秋节);还有游乐节(元宵节)属于娱乐。许多节日都伴随着美丽的神话传说,如7月7日的“牛郎织女会”。如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半年祭、七月七日、中秋节、十月一日、冬季至日、小年等传统节日仍然被人们所重视,而一些动植物的生日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一些节日也逐渐有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时尚来庆祝。
新中国成立后,崂山地区新兴的节日都是国际性的,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元旦等。是中国特有的,比如教师节,国庆节。还有崂山地区特有的,如北宅樱花节、崂山茶节、死桃花节等。这些新的节日,特别是在崂山当地创立的节日,丰富了崂山民俗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当地知名度,为崂山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现在,传统节日在崂山越来越繁荣,新兴节日在崂山充满了新的魅力。
第一节传统节日
一、春节
鞭炮为新年带来鲜花。
春节的起源历史悠久,但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西汉,日期多变。比如夏朝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商朝定为农历二月初一,周朝定为农历正月初一,秦朝也曾把每年的十月定为正月。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了《太初历》,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的习俗一直流传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公历1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民间一直俗称“过年”“农历新年”。
春节是崂山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虽然人们通常将正月初一至初三称为“新年”,但在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期间,人们“忙年”、“迎年”、“过年”的节日气氛十分浓厚。时至今日,这一传统习俗依然完好无损,并且不断发展,更具创新性。
除夕夜,每年除日为腊月的最后一天,在民间俗称农历除夕、农历大年。从早到晚,人们忙着打扫卫生、贴对联、包饺子、请新年、收拾厨房、放马鞭、迎接新年,比农历大年初一还要忙碌、热闹、欢乐。可以说忙中有乐,很过瘾。
清理干净。一大早,男人们先打扫了门内外,房前屋后。
挂家谱。早饭后,那人把红席子钉在中间的北墙上,然后把家谱挂在红席子上(两边挂着荷花和牡丹彩画),放在家谱前的祭坛上。桌子上有蛋糕、鱼、肉、鸡肉、水果等。(三碟、三碗或五碟、五碗)上菜,摆放筷子、香炉、蜡台、黄纸裱、锡壶(准备点酒)。一切就绪后,人们向宗璞烧纸磕头。
贴对联(春联)。对联要从外到内贴,依次是大门、门、门、房。去年的应该用筛子筛下来,在家里烧掉。还不如贴对联不皱。有的时候怕天气不好除了太阳,就提前一天贴,有的时候怕浆面结冰,就把闸门摘下来放在太阳底下。
春联
钓来年的饭。小米煮三次后,放入盘中堆成山状,插入红枣(偶数为吉祥),放在桌上。新年第一天吃的时候是“来年饭”,象征着一年比一年有更多的食物。
午饭后,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在街上放鞭炮,快乐地玩耍;女人开始拌馅和包饺子;男人开始为下一年挑水(年前要用),为下一年劈柴(象征家里不用喝水不用烧火)。现在,吃自来水、用煤气的村民再也不用隔年挑水砍柴了。
祭祖(1940年代)日落前,家里的男人要提着灯笼、供品、香纸、鞭炮去祖坟,邀请已故长辈的灵魂回家过年。把供品放在辈分最高的坟前的桌子上后,我烧纸,祭品,磕头,从大到小一个个,最后喊着“爷爷妈妈回家过年了!”回家后,在大门横放一根木棒,叫门塞,然后烧香,给族谱磕头。之后我带着祖先的灵魂去大自然的祠堂拜祭,然后我带着故去老人的灵魂回家祭拜。现在过年的习俗依然流行,但很少有人带供品,也不去祠堂祭祖。
厨房一般晚上七八点就通了。全家男人来到天井,摆上供品,面朝南天,把灶王爷的塑像和纸一起烧了,献完酒磕头,把香炉和供品放在东锅上,把芝麻、麦秸和谷草撒在天井里(直到第三天早上)。拿下厨房后,全家人一起喝酒吃饭,正式进入“过年”的境界。现在,人们仍然连接到厨房,但程序已经淡化了很多。
去年饺子除夕十二点,女人们开始煮饺子。男人们开始烧香,烧纸,烧酒,磕头,祭神,祭祖,放鞭炮,然后祭奠已经熟了的娇子。此时屋外鞭炮齐鸣,屋内蜡烛通明,烧焦的味道和做饭的饺子味交织在一起,燃烧的香烟和饺子气弥漫在房间里。人们忙碌着,包饺子,在炕上摆桌子。然后,晚辈给长辈磕头,一磕头就说:“爸爸新年好,给你磕头。”。磕头的时候,大人说好,分压岁钱。问完过年有多开心,就一起吃饺子。当任何人在饺子里吃花生、枣、硬币和糖果时,他们向家人炫耀。人们说,如果他们吃一块糖,它是“甜的”,如果他们吃硬币,他们说“丰富的花”。谁吃的多,谁就更开心,把过年气氛推向高潮。文革中,祭天、祭祖、磕头作为“四旧”被废除,80年代后有村民恢复。然而,大多数村民已经淡化了过年、拜天、磕头的习俗。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喝着团圆酒,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
拜年吃了饺子后,男人们开始用灯笼和熏香来拜年。路上遇到人,互相问“新年快乐”。当他们走进附近最古老的一户人家的大门时,他们大喊“新年快乐,爷爷(...)".进屋后,他们把自己的香插在香炉里,烧纸献酒,然后给族谱里的祖先磕头,再给家族里的长辈磕头。之后再从他家拿一柱香,继续拜年,直到拜完所有近的长辈。现在不仅是男性拜年,女生也可以和大人一起拜年。他们进门,只是问个好年景,吃块糖,说几句祝福的话。正月初一,是家庭主妇的大年初一。他们只打招呼,不烧香纸,不磕头(新婚妻子第一年要送大礼)。
新年快乐(20世纪初)
在1980年代,朋友和同事之间的相互新年问候发展成了集体崇拜。在20世纪90年代,电话和短信已经成为春节的一种新习俗。
关于拜年习俗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头上长着独角兽、嘴巴像血盆的怪物,人们称之为“年”。腊月三十晚上,它跳出大山,捕食人。人们不得不准备一些肉放在门外,然后关上门躲在家里。直到第一天早上,年吃饱饭走了,人们才开门相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就传开了。
送年货的时间是初二晚上12点(有的是初三凌晨)。放完鞭炮,我们会在族谱前烧香、烧纸、敬酒、磕头,然后吃饭、送年货给饺子。20世纪50年代以前,凌晨两点左右,家族中的男性长辈拿着供品,带领自己的男性后代来到村头或十字路口,点上香、纸和神位,然后供奉祭品,向祖先的方向磕头,将已故长辈的灵魂送回来。已经好多年了。正月初三早饭前,请写下家谱,卷起来放在坛上(元宵节用),撤去供品。上帝之主和牌位诚意收藏。去掉院中的稻草和“门塞”,解除家中扫地泼水的禁忌。
初二去看叔叔阿姨。这一天,侄子要带礼物给叔叔或阿姨拜年,男侄子也要给长辈打招呼磕头。这一天,舅舅舅妈不能摆架子,还要设宴招待侄子。
第三年见岳父(岳父)崂山地区经常在第三年拜访岳父,俗称“拜访岳父”、“见岳父”。早饭后,女婿、媳妇和孩子拿着礼物给婆家拜年。女婿见岳父,也问“新年好”,在屋里磕头。婆家要办酒席。如果婆家兄弟多,会轮流招待女婿,称为“伦庄酒”。
四年级的时候去看望姑姑。年轻学生带着过年的饺子、包子、枣糕等礼物去姨妈家拜年。进屋前问一句“过年好”。男晚辈进屋后会烧香、烧纸、烧酒,先给族谱,再给姑姑家的长辈。
春节的禁忌比其他节日更忌讳:过年后请不要扫地,直到初二晚上,扫地意味着对祖先的不尊重,也会扫走财富;不要泼水,怕溅出财富。年夜饭不能少鱼,寓意“年年有余,岁岁年年有余”,无鳞鱼不能上;驴肉、马肉、兔肉等所谓的“乱七八糟的肉”都不能上。
春节期间说话做事都非常谨慎;“破、碎、散、死、赔、病、丢、痛”等不吉利的话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孩子。饺子皮破了要说“打”,馒头裂了要说“笑”,饭吃完了要说“做好了”,蒜叫“怡和菜”。如果你打碎了一个器具,你应该说“岁岁平安”或者“越打越多”。放鞭炮的时候不能说“意气风发(穷)”。一旦你说另一个人,你就可以说“傲慢的终结(贫穷)”,意思是你不能再穷了,明年你就开始富裕了。所以有“大年初五驴死,说好不好。”
还有,在分娩年之前,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供品必须是奇数。家人去世后三年内,不贴春联,子女不拜年,不走亲戚。第一天避开死人。如果第一天就死了,一开始就要谎称死了两个。这些禁忌有些已经被废除,但大部分仍在民间流传。
动物生日在春节期间,一些动物被给予生日,例如狗的生日在第一天(第四天)。第一天的第一个早晨,人们把各种五谷杂粮做成的食物放在院子里给狗吃,称为“邀狗”。邀请一只狗来自一个有趣的童话。传说世界上的麦穗都是从根到顶,收割下来的麦穗堆成山,人们不懂得珍惜。但是天上粮仓里的小麦越来越少,于是玉帝派神仙来人间巡视。上帝变成了一个乞丐,穿过了这个国家。他发现到处都是发霉的小麦,一些顽童正坐在一个大蛋糕上玩耍。众神向玉帝回报,玉帝大怒,下令收回所有的麦子。多亏了神狗偷了一粒小麦,世界才有了食物。后来天狗被贬为人狗。人们在元旦邀请狗来感谢它们的好意。还有一种说法,第一个鸡生日,第二个鸭生日,第三个猫生日,第四个狗生日,第五个猪生日,第六个羊生日。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人们应该好好对待他们,给他们好吃的,让他们开心。现在这些动物的生日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人们把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称为“农历正月初七、农历中月初七、农历旧月初七”。他们认为现在早起观察天象可以预测人类的健康。如果农历七月的早晨没有云,可以保孩子平安一年,也叫“收小人”。在第十七天,年轻人被记录,而在第二十七天,老年人被记录。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习俗仍然存在于一些人的头脑中。比如27日上午阴天刮风,会给老人增加心理负担,以为今年可能会出事。
在过去,人们非常重视七年级。我们要烧香,烧纸,烧酒,磕头,祈求百年家庭平安健康。早餐吃面条可以长寿。一天之内禁止吵闹打架,意思是全家和睦友好,不干活,只管吃喝玩乐。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消失了。
植物的生日,如第八个山谷的生日,第九个水果的生日,第十种蔬菜的生日,第十一种庄稼的生日和第二十一颗小麦的生日,在过去都是很受重视的。这一天,他们到天井(谷生日)、果树田、菜地、院子(庄稼生日)、麦田摆放供品,焚香烧纸,祈求上帝保佑庄稼丰收。俗话说“农历十月初十不要动针剪刀,免得伤了菜的根和叶”,也有说“要看正月二十一麦混的时候”。现在还有人给庄稼过生日,但大多是正月十一给庄稼过生日,而且只在家里用鞭子吃面。
第二,立春
立春,俗称“大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有时在正月,有时在十二月(公历2月4日左右)。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但崂山民间流传着“立春还有三十天冷空气”的说法。在春天开始的这一天,农民们喜欢在田野里散步,这被称为“迎春”和“迎春”。我也喜欢吃生萝卜,叫“咬春”。据说吃一个生萝卜可以消除春困,杀菌防病,保证身体健康一年。
春节开始的春牛图
开春那天,出嫁的女儿不能留在娘家,即使在娘家,也要出去躲春。一年两个立春天也是禁止结婚的。都说“一年两春,亡夫断了根”。这些谚语今天仍然束缚着人们。
三。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在西汉初年(正月初一满月)称为上元节,汉武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自唐代以来,人们就有当晚挂灯笼、看灯笼的习俗,所以也叫“元宵节”,一直流行至今。俗称“十五”,是除春节之外民间最热闹的节日。崂山人庆十五,主要是祭祖,送灯笼,放光。
清晨,人们挂上族谱,摆上供品,烧香、烧纸、敬酒、磕头,到土地庙关帝庙去烧香、烧纸、磕头。
太阳落山时,人们到祖坟前送灯笼,用祭品和豆面做的面条(或小蜡)祭拜祖先。将点亮的面灯(蜡)放在坟前或有遮挡的地方,16日晚再照一张。
豆粉灯分为斗灯和十二生肖灯。在上面捏一个灯碗,放在锅里煮,把食用油刷到灯碗里点燃。每盏灯都应该放在特定的位置。斗灯放在祖坟顶上,狗灯放在大门口,猪灯放在猪圈的墙上,鸡灯由人拿着照亮墙角和墙角,以免被毒虫和蝎子伤人。
其他豆面灯笼都是月亮灯笼,就是按月折,正月一盏,二月两盏,三月三盏,腊月十二盏。正月十五,用豆粉蒸“月亮灯”。
当月亮灯笼的油干了,看看灯芯的形状,你就可以预测那月将收获什么谷物、蔬菜和水果。60年代以前,很多人把用过的面灯晒干,做饭的时候切几块当“油水”(因为灯是用豆油烧的,留有香味)。20世纪70年代以后,做面灯的人少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没有人把表面灯当成“油水”了。
把灯照回去后,用点着的面灯和萝卜灯照墙角、门后、磨墙角等地方,边照边唱:萝卜灯,青玲玲,拍的蝎子永远不见,拍的蚂蚱永远不见,老鼠不会打洞。16号再亮一次灯。现在还有人点灯,但是蜡烛用的比较多。
天黑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街上家中燃放“滴滴金”,大人则燃放“花子”鞭炮,一派热闹景象。
15至16晚禁止挑水、扫地、倒脏水,以免挑虫子、扫财神、撒钱壳;正月十六,有句话叫没有针线。
4.2月2日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民间流传。这一天龙王会升天,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希望龙王能造云造雨,让庄稼丰收。宋代以后,这一传统节日与惊吓联系在一起,在民间演变为驱除害虫、祈求丰收的习俗。明清以后,举行囤粮、煎饼、熏虫、炒豆等民俗活动。
祭神的第一天晚上,各家各户摆好桌子,烧香、烧纸、敬酒、磕头,然后在日落前到土地庙去焚香、烧纸、磕头,祝贺土地神生日。二月二去土地庙朝拜一天三次。这种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
二月二日凌晨香火祭拜后,段祥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熏了一遍,叫“熏虫”,意思是把害虫熏死了,家里人都没病。现在还有熏蒸的习俗。
日出前,家家户户都要到天井、大门、院子里,用草木灰撒一个直径2-3米的圆圈,在里面放一个“十”,放五谷叫做“灰囤”,撒一个梯子形状叫做“囤梯”。如果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则预示着五谷丰登,如果“灰囤”被风吹走,则象征着歉收。农业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维系着农民对丰收的渴望。有些人还在房子周围撒上草木灰,称之为“栅栏”,说它可以防止毒虫进入房子。如今,撒灰在民间仍然很流行。
2月2日撒灰
在工作日的旧社会,长工(俗称“找韩”)在2月2日到其雇主处上班,故称之为“工作日”。长工回家,主人会设宴,吃煎饼,喝红薯酒。席间,长工们会说一些吉利的话,比如“主人发财了”“主人多帮帮忙”。这个仪式之后,挑水、扫院子、晚上喂牲口等农活都是长期工作。“风雨兼程,风中带石”这句谚语,正是长期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写照。现在“找韩去日本”只能作为回忆。
炒豆角、煎饼、渣子是将黄豆浸泡在糖水里,粘上一层面粉(或不粘),烘干,烘烤而成。还有人用面粉、红薯面、糖精等。制作菱形或块状面条。很多农民甚至把红薯切成豆,晒干,油炸,加糖做成“红薯豆”。淋煎饼:将谷米、高粱和干红薯磨成面粉,然后调成面糊。首先锅里抹上食用油,面糊倒入锅里,抹匀。煮熟后,可以吃很多天。渣,是将浸泡过的黄豆磨成泡沫,加入萝卜缨、胡萝卜缨或芋头叶等制成。,叫渣。
这一天有“二月二炒豆角,大人小孩一炕”“二月二倒煎饼,大人小孩一天井”“饺子煎饼让你高兴死”等民谣。现在二月二,很少有人淋煎饼渣子了。
禁忌“二月二不拔草,谓之长虫咬”(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长虫叮)。属龙(蛇)的人在这一天不能动刀,不能割针,说“二月二,你伤了龙腰,二月二,你割了龙眼,二月二,龙蛇断根”。
五、寒食、清明节
寒食节从春季开始的第60天,也就是大春的60天后,称为寒食节,也叫寒食节和禁烟节。相传,它是春秋时期在晋文公设立的一个节日,用来纪念救人者解推。这一天不允许燃放烟火,也不允许吃任何食物,所以被称为寒食节。秦汉至隋唐,寒食节延长至三天,但明清以来,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融合,增加祭祖、扫墓等仪式。现在在崂山,人们已经把寒食和清明当成了节日。很少有人知道,清明的前一两天是“寒食节”。
在过去吃冷食的日子里,人们在寒食节不生火吃冷食。后来又改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日出前做早餐,日落后做晚餐。现在的人都不太重视了。
天亮前,未婚的大女儿来到田里,用锅、米、蛋、菜煮饭,把针、指扣、葱花、硬币放进饭里一起煮。吃针和指扣象征灵巧;吃葱象征聪明;吃硬币象征财富。天亮后,各自回家。这种习俗现已绝迹。
清明有各种荡秋千。供人们玩耍的有大秋千(每个村庄一个)、旋转秋千和简单的秋千,每家在门框上绑一根绳子,下面放一个蒲团供孩子们玩耍。
这一天,女人们特别高兴,可以尽情地玩耍、荡秋千,所以有“女孩的清明,一页(男孩)的年”的俗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村庄没有出现垂直摆动。
扫墓民间称之为“上坟”,是清明节的一大活动。这一天,人们会去祖坟添土,祭奠。注意加土。只有父母双亡,墓顶才能升起。如果一方还在,墓顶应该长得又平又圆。谁的坟墓添土,说明有后代。坟前要摆放祭品,烧香、烧纸、烧酒、磕头。对于父母双亡的,女儿会在清明第二天(明天)去上坟烧香、烧纸、祭祀。现在妓女也可以在节前或清明节上坟。王哥庄街至今不允许妇女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