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肺炎感染者家庭中医药干预指南。
一、治疗方案
成人治疗计划
1.有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应服用疏风解毒胶囊、清肺排毒颗粒、舒凡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方静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等具有祛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
2.有明显咽痛、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症状的患者,应服用疏风清热、燥湿解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肝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连花清咳片、六神丸、银翘解毒颗粒、金叶败毒颗粒、秦岚口服液、复方秦岚口服液、清咽滴丸、喉炎清颗粒、桑菊感冒片、夏桑菊颗粒、痰热清胶囊、秦霜颗粒。
3.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应服用具有宣肺止咳作用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咳速通糖浆、宣肺止嗽合剂、宣彤李飞丸、苏星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杏贝止咳颗粒、橘红祛痰止咳液、感冒止咳颗粒等。
4.有乏力、胃肠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应服用祛湿解表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便秘、大便干燥者可服用防风童生丸。
5.鼻塞流涕症状明显者,应服用具有解表开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三风通窍滴丸等。
儿童治疗计划
1.对于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
2.对于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的患者,可选用金珍口服液、小儿清肺口服液、小儿小荠止咳口服液、加味小儿化痰散。
3.若症状为发热、厌食、腹胀、口臭、大便酸涩或有秘结,可用健儿清解液、小儿赤翘清热颗粒。
4.对于咽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儿清咽颗粒和开喉健喷雾剂。
5.咳嗽明显的患者,可选用清宣止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止咳片。
6.对于那些有疲劳和食欲不振症状的人,可以使用醒脾杨二颗粒。
考虑到孩子身体情况特殊,病情变化快,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果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各地医疗机构可利用“互联网+医疗”开展家庭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用药咨询等服务,引导群众合理使用中医药。
注意:选择上述中成药中的一种,按剂量说明服用。一般3 ~ 5天或症状消失后停药。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预防方案
药物干预
1.代茶饮:生黄芪9g,金银花5g,广藿香3g。每日一剂,开水冲服,勤代茶饮。适合一般人群服用预防医学。
2.玉屏风颗粒:每次5g,一日三次。适用于容易体虚、感冒、自汗的人群。
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
1.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2.穴位按摩
按揉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操作方法:用拇指操作穴位,右手拇指按摩左手,左手拇指按摩右手。揉捏过程中,以酸胀感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拇指与皮肤之间不能有摩擦。两侧合谷穴按摩持续时间约3 ~ 5分钟,早晚各做1次。
摩擦项英点
位置:项英点位于鼻翼外缘中点附近,鼻唇沟内。
操作方法:左手擦左侧,右手擦右侧。先将双手温热,握空拳,上下摩擦拇指指间关节背面,紧贴鼻梁两侧;或者上下摩擦中指。下一次是一拍,可以做四个八拍或者以发热为度。每天早晚做1次。
按揉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枕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双手放在头的两侧,掌心对着耳朵,拇指按在两侧的风池穴上。揉捏过程中,以酸胀感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手指与皮肤之间不应有摩擦。
3.有适当的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食物要多样,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喝水。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萝卜、山药、薏苡仁、广藿香、菊花、荷叶、丝瓜、冬瓜等。
药膳,如银耳、雪梨、百合汤。
成分:银耳、雪梨、百合、冰糖。
用法:将银耳用温水浸泡20分钟,将泡好的银耳去根,撕成小块。将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百合被掰成小块。将所有原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小火煨20分钟。当锅里的汤微微粘稠时,大火加入适量冰糖。冰糖融化后,从锅里拿出来,温着吃或凉着吃。每周三服用。
4.有规律的生活
作息规律,晚上躺下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为保健保存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5.放下工作休息一下。
运动和休息是适度的,可以适当使用中医锻炼,或者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情绪化
你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生气,顺应自然规律,厌倦长时间的工作,性格外向,对外在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气才能交流自如。
第三,康复计划
中成药康复
1.出现气短、多汗、胸闷、心悸、干咳等症状的患者,应服用生脉饮、金水宝胶囊、葛定喘胶囊等具有补肺益肾作用的中成药。
2.出现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患者,应服用具有健脾和胃功能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口服液、芦党参口服液、香砂刘军丸等。
3.有失眠、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服用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如加味逍遥丸、百乐眠、疏肝解郁胶囊等。
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
1.艾灸疗法
常用穴位:大椎、舒菲、上湾、中湾、舒歌、足三里、孔嘴、肾俞等。
方法:大椎、舒菲、舒歌: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嘴或肾俞:艾青灸每穴15分钟。频率:每天1次。选择艾灸疗法时,一般每两天施灸1次,每穴灸10 ~ 15分钟,持续2周;症状很明显。可以每天交替选择不同穴位施灸,5次后休息1 ~ 2天,再继续施灸5次。10次就是1个疗程。
2.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太阴、钟山、中府、舒菲、肾俞、大肠俞、列确、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喉痒、干咳者,可加少商、赤泽。
方法: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拇指指腹轻触皮肤并轻压,以小圆圈按摩穴位,产生酸胀温热感,每次1 ~ 3分钟。
经络按摩: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脚阳明胃经、脚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均匀呼吸。用一只手的鱼际向经络循行方向按压皮肤,双手交替进行即可,100 ~ 120次/分钟,每条经络揉1分钟为宜。
3.耳穴压豆
常用耳穴:支气管、肺、肾、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方法:耳穴压豆是将带王不留行籽的黑木耳敷在相应的耳穴上,稍加按压,使穴位再次感到酸痛麻木或发热。敷完后,每天按压数次,每次3 ~ 4分钟。每次应用后保持1 ~ 2天。取下后,让耳穴放松一晚,第二天再用同样的方法敷。一般5 ~ 6次就是1个疗程。
4.拔火罐
背部腧穴为主,如舒菲、郜夹、脾俞、肾俞、大椎。
作用:拔罐是一种简单的中医康复方法,对调节亚健康,治疗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拔罐要注意防止烫伤和引燃易燃物,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如出现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等。拔罐过程中,应立即停止,让患者仰卧休息。
5.其他方法
可以适当使用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功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