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节气有哪些特点和习俗?

1,夏季节气的特点

(1)温度下降

单纯用气温降低的开始来描述夏季的节气是不够的。温度降低只是现象之一。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一是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其次,副热带高压突飞猛进的南撤,蒙古冷高压也开始跃跃欲试,挥拳示好。

(2)秋高气爽

在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控制下,下沉干燥的冷空气首先宣告了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中最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夏季,只有东北和西北地区真正进入秋季。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如果空气干燥,往往会带来大风天气,如果大气中有暖湿气流,往往会形成像样的秋雨。

(3)雷暴活动

雷雨活动不如夏季活跃,但华南、西南、华西等地仍多雷雨。在中国南方,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仍然活跃,所以雷暴比其他地方多。在西南和西部,由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山脉的作用,雷暴活动较多。

2、夏季节气的习俗

(1)祭祖迎秋

夏季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迎秋有关。暑假前后,会有庆祝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中秋”。旧时从七月初就有开鬼门关的仪式,一直到月底鬼门关,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渡活动是从开鬼门关开始,然后竖起灯笼,燃放河灯,造成孤魂野鬼;主体是筑普渡坛、搭孤棚、干预劫孤等。,最后以关闭鬼门关结束。今天,它已经成为祭祖的主要活动时间。

(2)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鸭”,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夏天的日子,老北京人会买百合鸭消夏,而在江苏,要给邻居端上一碗鸭菜,正所谓“送鸭消夏,令众人恶心”。

(3)放电灯

河灯通常在底座上放上灯或蜡烛。暑假前后,会有庆祝中原的活动,俗称“七月三十”或“中原节”,将河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悼念死者,祈求平安。(3)钓鱼节

暑假过后,捕鱼丰收是一个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在这个节气举行各种活动,送渔民出海,期待丰收。自65438年至0998年在浙江象山举办首届中国捕鱼节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捕鱼节不仅有祭海的庄严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和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和游客。让他们不仅领略了当地温馨的垂钓文化,还品尝了美味的海鲜。

(4)崇拜土地神

夏季节气恰逢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农民们举行各种仪式来感谢土地神。有的杀了动物到土地庙里祭拜,有的在田地中间插上旗子表示感谢,有的在这一天从地里干活回家都不洗脚,怕把得到的收成冲走。在七月十五日,向土地和庄稼献祭仍然是民间的习俗。把祭品撒到田野里。烧纸后用剪成块的五色纸包裹在庄稼的穗上。传说秋天可以避开冰雹,获得丰收。同时,有些地方还要去后土庙祭祀。

(5)泼水嘉年华

泼水狂欢不仅在云南西双版纳有,在日本也有。在大暑到酷暑的一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地都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