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周边两日游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吗?

乌镇一瞥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这是一个有着6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它曾被命名为吴敦和青墩。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18个行政村。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与湖州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吴江县接壤,是两省三市的交界处。有一条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全镇,可经姚镇公路与省盐湖公路、320国道、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连。乌镇距离桐乡市区13km,距离嘉兴、湖州、吴江分别为27km、45km、60km,距离杭州、苏州80km,距离上海140km。从杭州走高速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迷人的乌镇夜景

乌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它被称为“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一条流水穿镇而过,以水为街,以岸为城。河两岸的房屋全面临江,形成了迷人的水乡风光。水中不时有乌篷船。岸边的商店里满是叫卖声。乌镇最著名的产品有三种:三九白酒由纯粮酿造,工艺简单,酒味醇厚,饮后三天不散;蜡染布蓝白相间,点缀江南独特风格;妯娌饼酥脆香甜,名声传遍天下。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光,独特的山珍海味,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不变的生活方式,让乌镇成为古老东方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着书香,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水乡乌镇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开始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2000年投放市场,大获成功。现在乌镇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区之一。

乌镇城镇布局的特点

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的乌镇,完整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原始风貌和格局。以河为街,街桥相连,依江建房,水镇一体,组织了水格、小桥、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要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整体之美,呈现出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乌镇晚上雾蒙蒙的。

1.总体模式

在乌镇,河网与主干道重叠,架桥成路,流水行船,使之以路与水的形式。这个水网系统连接了京杭运河、太湖、乌镇的池塘和水井,理想地解决了种田、饮水、排水、观赏、交通等用水问题。

在乌镇的布局上,由于历史上曾横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州(嘉兴、湖州、苏州)、七县(婺城、贵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以及吴越文化的积淀和沉淀,在观念上明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在建筑上往往排斥流行的风水理论,所以很少见到斜门左道,影壁影壁避冲,或路中放置“泰山石敢当”等象征性的城镇,而是各种多轴分明、简陋有序的房屋。此外,我还参观了鹿歌茶馆、高工生烂作坊、宏远泰染坊等商业建筑。汇源典当行位于长风街,有一个暗字“当”,柜台高1.8米,商业气息浓厚。这也是和江南其他古镇很不一样的地方。

2.水格和很多江南水乡一样,有临溪而建的街道和房屋,所谓“人尽其才枕江”。

乌镇的独特之处在于,沿河的房屋有的延伸到江面,底部用木桩或木柱打在河床上,横梁上架,被称为“水格”,这是乌镇独有的特色。水格是一条真正的“枕河”,三面都有窗户,从这里可以看到城市河的风景。茅盾曾在《大地山川》中这样描述他家乡的水格:“啊...后门外是河,站在后门(那是水格的门),可以用水桶打水,半夜醒来,就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漂过去……”

乌镇人家金振河

传说水格是由一个足智多谋的豆腐人违反规则建造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已经烟消云散。只有这种集生活实用性和享受性于一体的建筑形式,才能因为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格是乌镇的光环,尽管它并不豪华,也难以与高楼大厦相提并论。有了水格,乌镇人与水更亲密;有了水格,乌镇的风情更迷人;有了水格,乌镇的气质更加优雅;有了水格,乌镇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份委婉。水格是乌镇的原创,也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徘徊在乌镇,徘徊在绘画中

清澈的水风,小桥流水影,溺水的声音像一幅水格的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看着水乡的人们在水格安居乐业,听着古镇人民的呼唤。乌镇水格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3.小桥流水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有120多座桥,真是“一桥百步”,现存的桥有30多座。其中,扎西有通济桥、仁济桥,钟石、东栅有迎驾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丰源双桥。南闸有复兴桥、富兰桥;北栅有提云桥和李记桥。

刘水乌镇

这些桥梁最早建于南宋,大部分建于或重建于明清时期。有的还刻有桥,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六朝故地尽;夕阳帆外,是吴兴的几座远山。”(朝南)“通运门开浙西水域数万里;题桥人望燕京北三千里。”(朝北)历史文化氛围浓厚。

4.石板小巷

走进乌镇,走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街道上,看到两旁各式各样的房屋,还有村民还住着房子,人们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乌镇作为一个历史古镇,无论是全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整体之美。走进这座充满农业文化气息的古镇,漫步在古镇绵延一里多的石板街上,可以听出另一条小巷子里脚步声的回声。沿着水街有一个“石头银行”,其中一些可能是装饰。比如我见过一个瓶子,里面刻着三把戟,意思是“一级到三级”。用来绑船的。

乌镇特别视点

1.浓缩江南民俗的民俗博物馆。

江南民俗博物馆的展厅,其实是乌镇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这里展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乌镇的生日庆典礼仪、婚育习俗、过年时节等民俗。精彩的蜡像,造就了一场场婚丧嫁娶的大戏,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无处不在。

服饰风俗馆通过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了百余年前江南的民间服饰习俗,可以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见历史的缩影。通过乌镇人在一年中不同节气的不同生活习俗,如春节问候、元宵走桥、清明石翔、长夏称人、端午节吃粽子、水龙会、天上晒虫、沅水元宵、中秋赏月、重阳山登高、冬季至日祭祖等,节日大厅生动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长卷。婚俗馆以婚礼仪式为中心,通过新人、媒人、父母、轿子、嫁妆等实物等人物,展示热闹的婚礼场面。寿素堂以老人生日为主题,通过大厅的吉祥场景和字画、生日蛋糕、寿桃、寿面等独具特色的生日物品,展现中华敬老传统。

2.宏源泰染坊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远泰染坊创建于宋元时期,原址在清光绪年间迁入的南闸。是蓝印花布的生产基地,蓝印花布产品的集散地。

乌镇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印花布”、“印花布蓝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品。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据说是一个叫葛洪的农民为妻子创制的,因价廉物美,一直深受百姓喜爱。它的原料、土布、染料都来自农村,它的技术来自民间。图案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主题无外乎花草,常见于农家乐、田埂旁。它们亲切、自然、清新,蓝白相间,精致典雅,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在民间工艺美术中脱颖而出。以前江南家家户户都用蓝印花布,还有窗帘、头巾、围裙、包、被子、桌布等。可能都是由它构成的。染坊西侧的蓝印花布系列中,陈列着许多蓝印花布制品。

3.高贡生酒庄

相传,乌镇旧时酿酒业十分发达,明代就有20多家酿酒作坊,尤以高、顺兴、永盛为甚。现仅存高拱升糟坊,原名高拱升酱园,建于明初。生产的“三酒”以其浓郁的香气、醇厚的酒味、柔和的口感、爽口的余味和回味无穷而闻名。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浙江巡抚高仲岳挑选了乌镇高拱圣瑞坊出产的三款白酒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高拱生烂作坊,流传于江南数百年,经久不衰。

4.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是革命作家茅盾(沈雁冰)住过的老房子。建于19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出生于1896年7月4日,1910年春天离开家乡求学。他就这样生活了十三个春秋,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仍然保持着联系。

茅盾故居1934有一间茅盾自己设计装修的书房,手工种植的竹子和棕榈。1982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83年8月准备修复,1985年7月竣工开放,10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馆后,附属房间和展厅相继扩建,总建筑面积1,736,5438+0.5平方米。1994年8月,更名为桐乡市茅盾纪念馆,下设茅盾故里乌镇、茅盾走过的路、茅盾故居(修复)三个基本展厅。

5.修复真理的概念

修真的概念在乌镇这个中间城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人张东明在此建宅,在此悟道,创立了“修真观”。关城,有青鸾飞来,飞越修真观,镇民以为神奇,争相观看。一时间,修真的概念名声大噪。自古以来,修真观、苏州玄妙寺、普元祥云观并称为江南三大道观,地位极其崇高。

烟花三月,乌镇春意盎然。

6.扎西风景区

乌镇扎西风景区于2007年春节正式开放。扎西风景区占地三平方公里,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由十二个岛屿组成,四周碧水环绕。

艾米绿洲-乌镇扎西风景区

乌镇扎西街区真实呈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原始历史风貌。与一期保护和开发项目相比,扎西景区二期保护和开发更加完整和彻底,人与环境、自然、建筑更加和谐。景区内有25万平方米精美的明清建筑,横贯景区东西的扎西老街长度为1.8km,两岸滨水楼阁绵延1.8km以上。有近万米纵横交错的河流,72座形态各异的古代石桥。河道密度之大,石桥之多,全国古镇罕见。景区北部是5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湿地。一期和二期景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期是类似于其他古镇的“观光”景区,而二期是国内少有的“观光加休闲体验”景区。古镇不再仅仅是“活化石”和“博物馆”,而是观光和度假功能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远离尘嚣的宁静绿洲。

7.江南百创阁

江南百床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和展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位于乌镇东街210号,又名赵家亭,面积约1200平方米,包含明清及近代江南古床数十张。

在博物馆的第一展厅,有:明代马蹄足的大型管状婴儿床等。,采用木框结构形式,造型简洁朴素,比例均衡,强调家具造型的线条意象,体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颜色和纹理特点,不雕琢,多用木器漆,浑然天成;第二展厅,有清代八步千宫床等床。这些床用料上乘,工艺复杂,制作精良。其中清代八步千宫床被誉为“镇馆之床”,由黄杨木制成,长265,438+07 cm,深366 cm,高292 cm,前后三折。这张床从雕琢到投入使用花了三年时间。

这些雕刻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馆可谓令人目不暇接。有的雕刻精美,风格独特,有的装饰豪华,豪华气派,都是江南地区的上乘木床。人们不禁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平,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

乌镇背后的故事

1.吴将军与古银杏传说

在乌镇市的河西岸,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又高又大。需要三个人手牵手才能拥抱。它古朴苍劲,十里外就能看到树顶。古银杏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棵银杏树与唐朝的一位英雄有关。元和年间,有一位勇敢的将军,名叫吴,人称吴将军。吴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骁勇善战。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中央政府的实力逐渐削弱,地方官员霸气十足,纷纷称王。

当时的浙江刺史李奇也想称霸,出兵造反,使这一带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皇帝命令吴赞将军和吴起副将军带领一支十字军,他们追赶他,直到叛军逃跑。当官兵们追到乌镇车溪河时,李奇突然挂起了免死牌,要求休战。

水格乌镇

吴将军就地扎营,待命再战。谁知半夜叛军袭营,吴将军奋起迎敌。李奇撤退到车溪河,并迅速逃离了一座石桥。吴将军下了桥,被一阵乱箭射死了。原来在桥下设下圈套,刺杀了吴将军。

吴起来了,杀了叛军,把吴将军葬在乌镇车溪河以西,为他建了一座坟。说也奇怪,就在同一个晚上,人们看见吴将军在新坟上,射着一点闪烁的红光,还有阵阵的马蹄声。第二天,坟墓上出现了一棵绿色的银杏树,它很快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树从不结果。大家都说这银杏是吴将军的化身。

乌镇建筑

因为李奇的叛乱被平定了,人民才免于战争。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的将军,人们在乌镇建了一座武将军庙,庙里挂了一块匾,上面写着“大树将军”。吴将军从此成为当地的神,保佑当地的人民。

2.乌镇镇名的演变

乌镇的古称是吴敦和武术。的“码头”,正如王禹洲在《希尔辨》中所说,“乌镇古为吴敦,因其脉坟而高于四矿……”,已经解释得够清楚了。但为什么叫“武”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越王士争长海包于此,故成吴,故称”;一说“是著名的土地神吴将军”;说到“乌乌陀碑,青中有清明锁”,故有乌清之名。这个数字据说前人都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要么是无证,要么是附会,要么是缺乏历史常识。陆雪波在编辑《吴琴镇志》时,对此已作了详细的驳斥。同时,他提出了一个更合理的说法,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项宪在《吴琴文献》中提出的:“吴敦、青墩之名,从未远离...既然大部分河山都被开辟了,为什么还会有它们的名字?世间的一切道理都是耳濡目染的,比如‘苍翠欲滴,跨越齐鲁两地高’。而‘澄江静如练’,正是山水的生动写照。吴琴的意思涵盖了这一点。"

乌镇

乌镇为河流冲积平原,沼泽淤泥多,故脉涨高于四矿,色深而肥,故名吴敦。其实这样的地名在当地并不少见。离乌镇9公里,有一个叫红墩的村子。其镇志曰:“洪墩在镇西,地上满坟。村子就是以此命名的。”旁边还有一个村子叫紫墩,因为紫石土。红墩和紫墩的名字为吴敦名字的生动刻画提供了现实依据。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的边境,吴国在此驻军,以防越国,因此有“吴驻军”之称。(李乐在《吴琴镇志》中说:“镇属吴,吴蜀兵称蜀。”“乌镇古称吴敦,后因吴越前流王树兵而称武德。现在叫乌镇。”但他明显把钱镠王吴越和春秋时期的吴越混为一谈了。在行政建制的正式称谓中,乌镇自唐代以来就没有被称为“武”。此外,吴越国的北部边界,钱镠的国王,远达常熟,乌镇相对内陆,所以它显然没有意义。

乌镇古桥

秦朝时,乌镇属会稽县,以车溪(今浉河)为界,西接吴敦,东接武城县,东至青墩。乌镇被全县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至于青墩之“青”的由来,王禹洲在《希尔汇编》中指出,“恐与乌接壤,使其异于青。”唐朝时,乌镇属苏州府。唐宪通十三年(872),《索靖王铭寺碑》(朱宏撰,)首次出现了“乌镇”的称谓,这在以前是没有根据的。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纪念碑,光复教寺纪念碑,被称为“吴琴镇”。乌镇作为“镇”的历史,或许从此开始。当时镇上有一个官职。元丰初年(1078),有吴敦镇、青墩镇的记载。后来避光避讳,改名乌镇、清镇。(宋光宗在南宋即位,他的名字是一个奇怪的词。他在竖心旁加了“项”,念“敦”,于是“敦”字不能天下通用。从此,吴敦被命名为乌镇。)1950年5月,吴、青两镇合并,称乌镇,隶属桐乡郡,划归嘉兴,直至今日。

3.水格乌镇的由来

乌镇水格的起源与许多江南水乡一样。街道和房屋都是沿着小溪和河流而建,也就是所谓的“人尽其才枕河”。乌镇的独特之处在于,沿河的一些房屋延伸至江面。在它们下面,用木桩或柱子击打河床,架上横梁,放上木板,称为“水格”。这是乌镇的独特风格,乌镇居民世代与水为伴,枕水而眠。早些时候,这里没有水格。事情还得从一场官司说起。

乌镇——江南特色水乡

乌镇南闸浮桥附近有一家豆腐店,靠近河下岸。只有一个门面,工作室很小。一对磨豆腐的石磨和一个泡黄豆的七石坛子摆在那里,店家转不过弯来。豆腐店准备扩大一点店面。他想,前面是街,伸不开,左右是其他店铺,不能扩建。想了想,还是在店后面的河面上开发比较合适。于是他在店铺后面的河床上放了几根木桩,在上面架了横梁,在横梁上钉了几块木板,搭了一个小阁楼,还把一个泡了黄豆的七石坛子和一些零碎东西搬到了那里。这样,店铺就舒服多了。

小镇上消息传得很快。豆腐店的阁楼刚搭好,镇上的稽查官就派人来打听。他警告说:“这是关河!政府已经宣布不允许私自占用这条河。允许你三天之内拆除,否则就送政府!”听说被送到官方调查,豆腐店慌了。我能怎么做呢?他以为这条街上有个穷书生,经常来店里买豆腐。平时有点交情,就去请教他。这位学者姓张。虽然他家很穷,但他很诚实坦率。张秀才听了控诉后义愤填膺。他对豆腐店经理说:“别怕,去跟政府讲道理。我会给你写张便条。如果政府把你告上法庭,你可以说你无罪,把这张纸条交给他。”

三天后,有人看到豆腐店的水阁还没拆,就派他去见验货师傅。巡捕老爷大吃一惊,大叫道:“你这是什么罪?”豆腐店的服务员回答:“小人无罪。不信你查一下。”说着,将张秀才写的那张纸呈了上去。检验师傅接过手指看了看。顿时,他眉头打结,无言以对。最后只好无罪开释了豆腐店,让他回去了。为什么巡查员看到纸后就让豆腐店走了?原来当时乌镇的城河比较窄,只能通过两条船。为此,县政府已下发通知,禁止占用关河。但豆腐店所在的乌镇南闸浮桥附近的城河,比其他地方要宽,五六条船可以并行。即使建了一些水榭,也没关系。在北华桥附近,河道本来就狭窄。为了停靠官船,巡检司修建了宽阔的石堤,使得河道狭窄得连两艘船都过不去。张秀才在纸上写道:“民占关河,五船并行;官占官河,两船难行。谁在阻碍交通?主人自己知道。”巡长一看,知道自己理亏了。他认为,如果他强迫豆腐官受到惩罚,并到县政府去,对他没有好处,所以他不得不无罪释放豆腐官。

乌镇古巷

此后,河上的“水亭”逐渐增多,成为乌镇独特的美景。碧水蜿蜒,小桥如影,声音像一幅水格的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看到水乡人民在水格安居乐业,听到古镇人民的呼声此起彼伏,乌镇水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乌镇特产

1.武进

乌镇著名丝绸品牌依达丝No .的创始人沈永昌有一个儿子叫沈。他继承父业后,为了摆脱传统木基棉丝在市场上滞销的窘境,经过多次考察,决定用织锦产品取代传统产品。1923年,他亲自挑选了十多个徒弟,到杭州、苏州、南京学习织锦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反复试制,终于建成了近2000个零件,100多道工序的织锦花机。

大花造机画出艺人图,织出成品,需要一百多天。编织过程极其复杂,一天只能织出5-6厘米,可谓“寸金尺”。乌金是用最好的天然丝织成的,有些产品也是用纯金线织成的。织成的织锦结实而优雅。当地人称之为“武进”,吸收了中国著名的织锦技术,结合了当地的传统特色。

2.木雕和竹雕

乌镇的手工艺品非常发达,从日常的竹木制品到手工艺品,都体现了乌镇人的聪明和灵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雕,自然质朴,却别出心裁。

3.杭菊

杭白菊其实不是杭州产的。桐乡市,5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菊花之乡”,1999,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是中国菊花的原产地,享有“菊花龙井名茶”的美誉。杭白菊又名洋甘菊,是我国传统栽培药用植物,浙江省八大著名药材之一。乌镇的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金黄,花大肉多,芳香淡雅,香甜醇厚。

4.蓝色印花棉布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印花布”、“印花布蓝布”,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用棉线、豆粉刮、蓝草汁印花,纯手工环保。主要产品有成衣、三角头巾、茶杯垫、折扇、桌布、门帘、雨伞、手机袋、钱包、背包和各种象形挂件,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

乌镇美食

1.红烧羊肉

乌镇红焖羊肉选料很有讲究。一定是用当年的“花羊”,也就是年轻的湖羊做的。这种羊肉肉质细嫩肥美,皮薄干净,是乌镇冬季不可或缺的进补菜。民间有句话叫“一冬羊肉胜过几斤人参”。

2.乌镇酱鸡

乌镇酱鸡是用当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鸡母做的。加工时通体火烧,原汁浸烧,三次出汤;然后加入一级酱油、黄酒、糖、香料浸泡烧成;煮好后还要涂上一层香油才算完成。由于成品酱鸡是用原汁原汤反复烧制的,鸡体内的水分已经基本蒸发,所以特别容易保存,有“六月不变质,腊月不冻”之说。酱的外观红亮有光泽,入口酥脆可口,回味无穷。

3.乌镇阿姨蛋糕

乌镇饼是最著名的一种,因为它的传奇故事,也因为它的咸甜味道,油香,酥脆,松散和糯的农村风味。妯娌饼在乌镇生产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最初由乌镇同治董世宁修订,清乾隆年间陆学普续编的《吴琴镇志》卷二十《土特产》中,有一段关于它的传记:“以用超细小麦粉、糖、芝麻,用椒盐、白糖印制圆饼而闻名。”

4.三九酒

在过去,乌镇的酿酒业非常发达。在明代,有20多个酿酒作坊,特别是高、顺兴和永盛。现仅存高拱升糟坊,原名高拱升酱园,建于明初。“乌镇”三酒以其浓郁的香气、醇厚的酒味、柔和的口感、清爽的回味和无穷的回味而闻名。数百年来一直流行于江南,被列为皇家贡品,被誉为乌镇人的酒。乌镇牌黄酒目前有三个产品,分别是55℃的三酒、12℃的白糯米酒和4℃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用传统工艺手工酿造的。

乌镇旅游小贴士:

1,春游可能会遇到寒冷多雨的天气,所以游客要注意穿合适的衣服,不能太多,不能太少。一般来说,你必须提前获得当地的气候信息,记得带上一件保暖的外套。

清水风,小桥流水影。

2.雨具是春游的必备物品。最好带一把小折叠伞或者雨衣。

3、鞋子一定要舒适,女士出行不要穿高跟鞋。

4.春光明媚,天气晴朗,正是户外摄影的好时机。

乌镇旅游信息

1.运输

从杭州到乌镇大约需要1小时10分钟。如果买不到直达乌镇的机票,也可以选择转机到桐乡。桐乡到乌镇的大巴大概5分钟。乌镇站下车后,门外会有一堆人力三轮车,车费10元。如果提前订好酒店住宿,酒店老板会派车来接,可以省不少钱。所以建议如果准备在乌镇过夜,尽量先订好酒店。

乌镇

留下来

乌镇有两个景点,东栅和扎西,它们没有连接在一起。过夜的游客一定是想两个景点都玩。建议留在东栅和扎西中间的华北大桥西。那个地区的酒店不贵,可以省不少钱,而且离两个景点的入口都很近,因为从东栅走北华桥到扎西最近。如果你住在钟石华北大桥的西边,你可以走到第二个。

3.票

东门100元西门120元西门夜游票80元东西门联票150元。

4.乌镇扎西必须在晚上熄灯后参观。扎西的人造夜景真是一绝。有许多人带着单反相机和三脚架来到扎西寻找风景。看乌镇扎西的夜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景观灯只亮到晚上22点,然后西门就黑了。

一年中什么时候去乌镇最好?

乌镇景区两日游是最好的旅游安排之一。乌镇很大,著名景点是东栅老街,这里还有一代文豪茅盾的故居。以夜景闻名的扎西风景区是游客晚上来乌镇必去的地方。东栅扎西的两个景点不仅可以玩一天,如果时间充足,建议玩两天。

杨柳青青,烟雨蒙蒙。

理论上,乌镇随时都可以去。不过,最好是春秋两季去。正是江南最浪漫的季节,杨柳青青,烟雨蒙蒙。游览乌镇的主要方式是步行,所以夏天很容易累,冬天在寒风中行走很不舒服。不过夏天在船上荡秋千更舒服,冬天可以参加乌镇有特色的新年活动。

乌镇推荐游:

第一天下午,我去了乌镇,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周五下班再来。从杭州到上海开车只要一个多小时。如果你星期六来这里,你可以睡懒觉,下午吃完午饭再来。

下午:到了乌镇,先找住宿。建议先预定,不然可能找不到位置好,靠近东西栅两个景点的酒店。如果比小学还早去乌镇,可以去乌镇南闸和北闸走走。反正那里不需要买票。

乌镇巷

晚上:晚餐可以去乌镇兴华路北段电影院附近的小餐馆(比如潘儿开的实惠餐馆,何苗苗饭店等)尝尝正宗的乌镇菜。),而且那里也有川味的餐厅。晚餐后,购买乌镇扎西景区夜游门票,价格80元,晚上可以游览扎西。晚上游览完扎西后,你可以在乌镇兴华路北段的电影院吃夜宵。

第二天

上午:早餐后游览东栅景区(价格100元)。门票从兴华路景区入口购买,在茅盾故居、立志书院、鱼柳两钱币馆、洪元泰染坊、江南民俗馆、江南木雕馆、江南百床馆、高拱升酿酒厂、香山堂药房、财神湾、丰源双桥观看高竿表演,以及传统手工作坊(面点作坊、湖笔作坊、铜器作坊、布鞋作坊、香烟作坊等)购买。)早上。

乌镇

中午可以去乌镇兴华路北段电影院附近的小餐馆尝尝正宗的乌镇美食,那里也有川味餐厅。(在景区售票处从兴华路向北大概5-7分钟。)

下午:参观浙北分馆(扎西景区附近)、古戏台、修真寺、下铜山翰林第、皮影戏、传统店铺区、汇源典当行。自由活动,购物;结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