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意义
春分的意义如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又称“日中”、“昼夜分”、“仲春月”。每年3月21(20-22)左右庆祝,农历日期不固定。此时,太阳在子午线上到达0。据《二十四节气》:“二月中旬,分半,此为九十日之半,故称分。”
另一篇《春秋故事·阴阳出入》说:“春分,阴阳也半相,故昼夜既寒又夏。”有《黎明诗易》云:“分割线,黄池相交之点,太阳到此,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第一,是指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第二,立春到长夏是古代的春天。
春分在春天三个月的中间,春天平分。中国古代把春分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等待鸟的到来;二、等雷乃发声;第三,等电。”也就是说,春分过后,燕子会从南方飞来,下雨的时候,天空会电闪雷鸣。春分在我国古代历法中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进入赤道”。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中国古代,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被用来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和冬季至日在每个季节的中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古代的春分、秋分又称为“昼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