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1012222222
1,扫墓祭祖
在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祖先早已成为习俗。唐代以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就成了一种持续的节令传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诗中写道:“鸟鸣昏树,谁哭?风吹旷野纸钱,古墓春草满。李唐花映白杨树,满是生死离别处。”神秘的沙漠和沉重的春天在哭泣,黄昏和黄昏下着雨的人们却回家了。"宋代诗人高句丽曾在《清明》一诗中写道:"南北丘多墓田,清明各不同。纸灰飞成白蝴蝶,泪染成红杜鹃花。夕阳西下,狐狸睡在坟前,黑夜回到孩子们对着灯光笑。人生有酒,必有醉。一滴都没到酒泉。“即使在今天的社会,清明节前后,人们仍有上坟祭祖的习俗:拔除杂草,摆放供品,在坟前焚香祈福,焚烧纸钱金元宝,或者干脆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祖先的缅怀。
2.去郊游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趁着扫墓的机会,全家老少在山野里玩得不亦乐乎。回家后,他们顺手折了几根树枝,戴在头上,觉得很开心。有些人在清明节期间,在郊区远足,表达他们自严冬以来的停滞情绪时,特意去大自然欣赏和欣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这种郊游也叫春游,古代称为探春、春猎。它的意思是踩着草,在乡下玩耍,看春光。
清明节前后是踏青的好时机,因此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古代女性平日不能随便出门,清明节扫墓是难得的机会。因此,在清明节,女人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女人的清明年”。
3.插入柳树
清明节是柳树发芽,烟绿的时候。有折柳、穿柳、插柳的民俗。人们外出郊游时,顺手折下一些柳条树枝,可以拿在手里把玩,也可以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者带回家插在门楣和屋檐上。谚语中有“清明不穿柳,美人成明眸”和“清明不穿柳,死后翻黄狗”的说法,可见清明折柳是旧社会非常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它不仅是一种时尚的装饰,也有祈求辟邪的效果。也可能与过去寒食节用柳枝讨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不应该提倡。
清明节插柳种树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尝遍百草的神农。另一方面,据说介子推死时所持的柳树后来复活了。晋文公给它取名为清明柳,并把它折成一个圆圈戴在头上。这种习俗后来被介绍给了人们。虽然典故来源不同,但这些习俗还是离不开人们春回大地的喜悦。
4.牵引钩
“钩”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现代的拔河运动。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为了进攻吴国,用拉钩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为基础,两端分成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用力拉绳,鼓声和音乐一起响起。双方欢呼呐喊,好不热闹。
5.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古人认为,如果有人生病了,可以在风筝上写下或画下自己的病情,用细绳将风筝系在空中放飞,让它飞到天上,剪断缆绳,疾病灾难就会随着风筝飞走。后来,风筝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郊游娱乐。
阿清作家潘荣弼在《景帝岁时纪昇》中写道:“清明扫墓时,全城男女从郊区蜂拥而出,扛起箱子,车轮相向。每人带一个风筝线轴,祭祀完了,放在坟前会更好。”古人也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贾青录》说:“春之风自下而上,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断鹞”之谚。“在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释放他们的口臭。所以在清明节放风筝的时候,很多人会把自己知道的灾害都写在纸鸢上。当风筝飞得很高时,他们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象征着他们的疾病和污浊的空气已被风筝带走。
6.摇摆
斯温最初被称为“钱球”。据传,秋千是春秋时期由北方民族山戎人齐桓公传入的,汉代以后成为清明节和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起初秋千是用绳子做的,用手荡,后来发展成木架,上面挂两根绳子,下面绑一个十字板。
南北朝时流行摇摆戏。《荆楚纪年》记载:“春天,一根长绳挂在一棵大树上,一个秀才和一个女子坐在上面推,叫做荡。”荡秋千是唐代非常普遍的游戏,它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清明节随处可见秋千,清明节在元、明、清三代被定为秋千节,秋千也被安装在宫殿里供皇后、妃嫔和宫女玩耍。
今天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孩子们玩耍。
此外,清明节期间,中国各地都有吃鸡蛋、清明粽子、包子等美食习俗。清明节,不知道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