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每年都庆祝新年?

一年四季,“头”字既是“端”的“头”,又表示旧年的结束;也是“开始”的“头”,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所以在中国人心目中,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就成了全年众多节日中的重头戏,最受关注,最有活力,最愿意投入的一天。

中国人对今年的关注不同,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这个有农耕文化的古老民族,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国家。一年的收成和天气有很大关系,但是要看天气,所以特别关注天象,加以研究。久而久之,出现了根据农事有24个节气的农历。从年初惊现谷雨的立春清明节,到年底的小寒严寒,恰逢夏播春播冬收秋种的生产周期。这是中国人的聪明之处。几千年来,历法屡改,节气不变,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国人民依靠密集的劳动、及时的经验、勤俭的传统和勤劳的天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民族和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资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推动着我们民族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所以,从春天犁地播种开始,到秋天颗粒归仓,劳动人民的手不能空着。今年底今年初,经过一年的努力,正处于寒冷的季节。有什么理由不放下身上的负担,让肩膀休息一下呢?还不放下锄头喘口气?新年快乐!于是,年就成了年,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成了民族的悠久传统,成了中国每个家庭的精神支柱,与这片土地上的农耕文化血脉相连。

虽然辛亥革命后实行公历,全国解放后改为公元,但这个农历年是最重要的,所有节日之首,不可忽视。现在还有人过圣诞节,尤其是过太阳年的。反正生活比较好,没有太多刺激;太多就是太多,好像太多不算。圣诞节只能算热身,太阳年只能算预演。真正的压轴大戏在农历新年亮相,七碗八碟,轰轰烈烈。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过去的农历新年,就会发现我们今天过的农历新年和一千年前的农历新年基本相同。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中说:“鞭炮声分一年,春风暖屠苏。千千万万个家庭,每天总是以新桃换旧桃。”明代文徵明《除夕》诗中“白发舞通宵,孙增更绕膝舞。已知明丹不在今日,感觉又残了一年。旧日悲喜的阴影里,春风新闻玻璃前,人还在歌舞升平,却灿烂梅花。”好像中国人过年的方式,贴春联,放鞭炮,小孩笑,老少笑;如家人团聚,聚餐敬酒,围炉夜话,看天明;如元旦祝贺、宾朋问候、走亲访友、互拜年等;如厂庙会、街头娱乐、唱戏听歌、游春;如腊八糖蒜、送灶蜜瓜、年糕、瓜子、花生的饺子等,以及其他一些城市少见、农村少见的祭祀、熏香、祭祀等民俗活动,也曾经是、正在是、并将继续是经久不衰的过年节目。

为什么会有延续千年的过年文化?

因为中国人过的这个年和其他节日不一样,所以特别强调全家人聚在一起过节。当你半夜举杯吃饭,煮第一壶饺子的时候,如果错过了一个本该来却因为没赶上车而没到的家人,那种遗憾,那种缺失,那种感觉,是很难形容的。因此,每当佳节临近,无论是谁外出工作、外出学习,或被分配到外地、离家,都要尽量回到自己的家乡、家里,回到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中间。因为在小农社会,以家庭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出了一种融化在血液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像候鸟一样,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在这一天,在新年的这一天,它们都要飞回自己的老巢,重拾曾经感受过的温暖和甜蜜,记住曾经体会过的辛酸和苦涩。古往今来,这些很多不变的过年节目,不怕重复,就是你要珍惜这个传统,不要忘记这个根本。家和你,你和家,血缘关系,分不开。

2008年的整个意义就在于全体成员的相聚,让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联系得更加紧密,更加团结友爱。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其他节日可以放在第二位,但2008年必须越来越好。它的意义还在于,在中国,也许只有我们的方块字把“国”和“家”合在一起,组成了“国”字。《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天下无不以国为基,国为家,家为家。”也就是说,整个国家也需要像家庭一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否则,我们如何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家庭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治国理政也是如此。

每年都是中国人年。认为今年比实际情况要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