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民俗,比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要详细。)
正月初二,太阳和白昼被吃掉。
女孩子回家,如果家里有外甥,姨妈又要出钱。虽然她在大年初一给了压岁钱,但这一次有了不同的意义。这种习俗被潮汕人称为“吃宵夜”。顾名思义,只是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正月初三叫“小年朝”,也叫“红狗日”。传说“赤犬”是“愤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会倒霉,所以初三是“倒霉日”,不适合出门。据说第三天拜年,人家会跟他们吵架,所以不拜年。另外,“红”字有“赤贫”之意,所以这一天人们不盛宴,会得罪“红狗”,带来贫穷。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因民间习俗认为在这一天之前可以打破许多禁忌而得名。因为这一天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憧憬,所以在古代有很多禁忌,比如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煮饭,不能让女人参观。《燕京岁时纪年》说:“农历五月初五叫‘破五’,不准生米煮饭,不准妇女出门。第六天,公主,你的主和太监们互致问候。新婚女子也于当日返回归宁,商人们逐渐开始交易。”清毕钞》也有:“正月初五为初五,女子不得出门。"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宵节。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这个节日。根据中国的民间传统,在这明亮的夜晚,人们点亮成千上万的灯笼来庆祝。出门赏月,点灯放火,赏灯谜,吃元宵,合家团圆,欢度佳节,都是享受。据传说,汉文帝(179-157)在正月十五庆祝周波调查朱禄叛乱。每天晚上,他都会去皇宫里玩,和人们一起玩。古时候夜和夜一样,正月也叫一月。汉文帝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隋书乐录》日:“每逢正月,万国来朝,住在端门外建国门,至十五日止,绵延八里。”数万人参与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襄樊人历来有元宵节放灯笼的习俗。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谷节(民间又称大仓),是汉族人民象征新一年丰收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又叫“天仓节”,哮天有两种仓。农历正月二十是哮天苍,正月二十五是老天苍,这是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有人说天仓节是祭星的日子,也有人说是祭地或磨神。所谓仓填,就是把谷仓填起来。
二月二,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这个节日的习俗和活动很多,也叫花节、踏青节、摘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因为时间在农历二月初二,所以叫。当时及以后,民众以刀尺互问遗产,以百粒、瓜果种子、水果迎财,并有摘菜、徒步、迎财等活动。袁菲写的《李稷年谱》:明朝以后,二月二日有许多关于龙抬头的习俗,如撒灰招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避针刺龙眼等节日,故称之为龙抬头日。
三月初三,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那一天有流杯、流蛋、流枣、乞食戴柳圈、探春、郊游、吃精米、唱歌等活动。三月初三,汉人除了祭祀之外,逐渐发展为河边玩耍、男女相会、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美人多”。宋代欧阳修也有一句话写道:“西湖清明节美,满眼繁华。谁在争路?绿柳翠竹推车走。游客黄昏必去,醉醒。”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在唐宋时期依然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女外出郊游的日子。在中国,它也被称为情人节和女儿节。
5月5日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午节、午节、午节、夏节。它原本是夏季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和艾叶、熏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辟邪。“中国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代代相传。
6月6日的洗衣和烘干节
温度是三伏。6月6日夏季至日过后,恰逢“小夏、大夏”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已超过人畜体温。汉代的刘茜说,“暑热,烹之,热如烹之。”进入几天,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湖南资兴有句老话叫“六月六泡一泡,长一块肉”,意思是在这一天洗晒带来很多好处。老北京的民俗有很多:洗澡、晒东西、洗大象、晒经典、赏荷花、看顾秀等等。农历六月初六,民间称之为“洗晒节”。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很闷热,再加上雨季,气候潮湿,什么东西都容易发霉损坏。所以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都有很多洗澡晒东西的习俗。那时候普通人家里没有洗浴设施,但是人们也很注重清洁卫生。在每个节日或节气,人们习惯于沐浴和净化自己。佛教徒特别用净身烧香拜佛,以示虔诚。
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这一天,人们穿针乞巧,喜欢蜘蛛耍小聪明,抛针测小聪明,孕育孩子,拜“磨饮乐”,拜织女,拜魁星星,晒书晒衣,庆祝牛的生日,吃适当的水果。从中国情人节(即乞巧节)的别称和习俗来看,七夕更有可能是一个女人庆祝的节日,其内涵不仅包括乞求爱情,还包括乞求聪明和幸福。所以,不能仅仅因为牛郎织女相遇,就把七夕的眷恋变成情人节。严格来说,元宵节的功能比七夕更好,因为元宵节给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见面、相会的机会,而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那么你觉得哪个更像情人节呢?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在民间也被称为“乞巧日”。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惊天动地,所以现代人把这一天当作“中国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理论,也有很多关于这一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服中秋《李周》。据史料记载,古代皇帝祭祀月亮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中秋节”。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天的八月,所以又叫“秋节”、“八月节”、“八月节”、“中秋节”。还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及相关习俗活动,所以也叫“团圆节”、“女儿节”。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所以又俗称“月亮节”、“月亮节”、“月亮节”、“拜月节”。在唐代,中秋节也被称为“校正月亮”。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在月亮下唱歌跳舞寻找配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天祭奠土地神的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易经》将“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合阳,二九为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一直沿袭至今。三月三日重阳节,又称“踏秋”、“踏春”,是一个家庭的事。在这一天,重阳节的所有亲戚都要一起爬山“避灾”,插山茱萸,赏菊花。
在11月,有冬季至日节,也被称为冬季节和冬季节。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历来为朝廷和百姓所重视。从周朝开始就有祭祀活动。《李周·官纯·申时》:“随着冬天的到来,到了鬼神面前。”目的是祈祷和消除国家的流行病,减少人民的饥荒和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日前后,君子安居,百官无为。”我们还要挑选“能人”,敲锣打鼓,奏“黄钟之法”来庆祝。在唐宋时期,冬天的至日和一年的开始都很重要。南宋孟渊劳《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日。首都最重视这个节日。虽然到了穷人手里,但是一年中更容易得到新衣服,准备饭菜,享受祖先。官员放开,庆祝交流,就像过年过节一样。”
据周朝的记载,冬天的至日贴出消除寒冷的图画,人们用冬天的至日在郊区祭天。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周朝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贺冬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了夏历,正月和冬季至日才分开。因此,可以说“冬节”是汉代以后才开始庆祝的。“虽然冬季至日不是一年一度的节日,但人们习惯于把它作为‘太阳年’的分界点”(《景堂集·风景》)。陈之穗的《汤圆》反映了冬季至日节日汤圆的制作和人们的节日意识。诗中说:“每一个圆都像一颗龙眼,我爱吃都需要时间。混云缓缓舀银缸水,轻掴雪。推入汤锅赶走白鸭,得糖碗滚黄珠。每年冬天至日,每个人都做饭。你一岁的时候知道吗?””(摘自《江南史静诗节诗选》)。鲁甚至说,冬天的至日有一年那么大。这表明古人非常重视冬季至日。人们认为冬季至日是阴阳的自然转化,是上天给予的祝福。在汉代,冬天的至日是“冬节”,政府举行一个叫做“贺冬”的祝贺仪式,这是一个例行的节日。《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日前后,君子居安思危,拒听政事,择吉日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出差歇业,亲朋好友互相送饭,互相拜访,开开心心过一个‘安静’的节日。
腊月初八腊八节: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习惯上叫腊八;腊八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人民最传统、最精致的习俗。这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当年收获的八种新鲜粮食和水果熬制而成,一般是甜粥。但是,很多中原农民喜欢吃腊八粥。除了大米,小米,绿豆,腊八粥材料如豇豆,红小豆,花生和大枣,肉丝,萝卜,大白菜,粉丝,海带和豆腐加入到粥中。
12月23日: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的神,有“官三民四船夫五人”之说,即腊月二十三官持祭灶,二十四官持,二十五官持。在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向灶王爷和灶王爷献祭是中国非常流行的习俗。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神。人们称这个神为“命主菩萨”或“灶主命”。据说他就是玉帝加封的“九天东厨统领厨宫”,负责管理各家的厨火,被崇拜为一家之主的保护神。灶神龛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灶神的神像在中间。有些没有灶王壁龛的人还直接把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只画一个灶神,有的神有男女两个。女神被称为“厨王奶奶”。这大概是对人类情侣形象的模仿。灶神的雕像大多还印有这一年的历法,上面写着“东方厨师当家”、“世界守护者”、“一家之主”等字样,以示灶神的地位。两边有“天道说好,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祝福全家平安。
腊月二十五是我国农历腊月二十五的俗称。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年底了,人们有了闲暇和积蓄,对于那些很少有精力做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发明了这种特殊的时间民俗。在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秩序是由民俗来规范的。民间有句谚语说:“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新的一年。根据中国的民俗,春节是“统一开端”的象征。人们对新年非常友好,同时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方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是“二十五窗要贴”,即腊月二十四扫尘,二十五就要贴窗户。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贴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简而言之,人们都有同样的愿望,祈求来年繁荣昌盛。
腊月二十八是指我国农历腊月二十八的俗称;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腊月二十八,民谣“腊月二十八,做面团”“腊月二十八,做糕点,蒸馒头贴花”。按照民间习俗和传统,农历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和面还是蒸包子,总之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准备过年要吃的肉。28日,准备面食。以前社会发展低,没有现代方便的泡打粉。普通面粉提前几天准备,容易变质,只有面团不喜欢,所以28号做面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也是因为旧习俗认为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用火蒸馒头。
腊月除夕:除夕是指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相连。“除夕夜”中的“除”字,意为“去、变、交替”,意为“月穷年尽”。人要辞旧迎新,这里的辞旧岁,换成明年的新年,也就是农历的最后一年。着眼于消灾祈福,周秦时期每年年底,都要在宫中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驱走疫鬼,称为“驱除”,后又在除夕的前一天,即除夕,称为“除”。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腊月除夕,有贴大门、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给财神送礼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