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什么意思
哪些节气是昼短夜长?
这是一个秋分节气。秋分节气的主要特点是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从这天开始,北半球白天变短,夜晚变长,气温明显开始降低。
“斗指秋分,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为半秋,故名。”太阳经度为180度,阳历为每年的9月23日或9月24日。根据旧历,秋分恰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点。就像春分一样,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又相等了。可以说,秋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中记载:“秋分半阴半阳,故昼夜寒暑。”在天文学中,秋分被认为是夏末秋初。
每年9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经度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和春分一样,是古人确立的最早的节气。据《春秋故事·阴阳出入》云:“秋分有阴阳相伴,故昼夜既寒又热。”
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天。由于北半球天气寒冷,大雁、燕子和杜鹃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结束于“初霜”,而“春分”正好是从立秋到初霜的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已入秋,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
北方的冷空气团开始有一定影响。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天高云淡万里晴,秋高气爽,桂花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一个美丽宜人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节气。秋分后,阳光直射的位置移到了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更多,气温明显下降。
此时,南方地区的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导致反复降雨,气温一再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已降至0℃以下,已经可以看到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的壮丽雪景。南方和凉山州秋季多雨潮湿,对秋收、秋耕、秋种影响较大。
秋分前有余热,故多见于温暖干燥;秋分过后,阵阵秋风袭来,导致气温逐渐下降,寒气越来越重,于是出现了更多的凉爽和干燥。同时,秋季干温凉的变化也与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反应有关。预防寒燥,一定要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运动重在益肺润燥,如练习呼吸、咀嚼牙齿、吞咽、润燥等。饮食护理方面,要多喝水,多吃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制品、梨等。,能起到滋阴润肺、滋阴生津的作用。秋天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佳时间。但是螃蟹是寒性的东西,不适合多吃。
昼夜交替的原因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几何体,阳光只能到达一面,使其成为白天,另一面是夜晚而不接受光线。至于地球自转,是昼夜交替的原因,而不是昼夜形成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昼夜的24小时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是公转,也会有昼夜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升起和西方的落山将地球分为白天和黑夜。其实昼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因为我们也是随着地球旋转,所以感觉不到地球在动。相反,我们看到太阳在东方移动,在西方落下。教科书中“黎明从东方来,夕阳从西方送走”是人们看到的太阳的运动,反映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昼夜交替的循环
在任何时刻,地球的昼夜状态都可以用太阳的高度来表示。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缩写,表示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在白天半球的所有地方,太阳的高度总是大于0度,即太阳在地平线以上;在整个终止线中,太阳的高度等于2度,也就是太阳刚好在地平线上。
在整个夜半球,太阳的高度总是小于0度,也就是太阳在地平线以下。因为地球不停地转,昼夜不停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所以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