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山西:明节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节日,习惯上称为“鬼节”。山西的老民歌,“清明细雨让人心酸,大漠野花开(土著迷),铁锹随祭在手肩扛,都是先来坟”,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人们的心情和扫墓的特点。春天,人们修缮房屋,防止夏天漏雨。当生者与死者联系在一起时,田野里的坟墓往往会在风雨过后坍塌。清明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内杂草,用新土将坟抬高加固,习惯上称为修阴宅,表现儿孙对祖先的哀思。在山西南部,无论贫富,男女都来扫墓,表示后代都在思念祖先。在北方地区,去扫墓多是男人的事,女人一般不去扫墓。在大同、平遥等地,正是一天的傍晚,旧俗的妇女会在大门外放声大哭。“村里一片哀嚎声,传入时令人心酸。”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大部分地方不烧香不烧纸,所以坟前挂着钱之类的东西。曾有“清明上河图白”之说。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清明节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大部分地方都要把钱和其他东西全部烧掉,理由是除非烧光了,否则不会转给祖先。大同等地习惯白天上坟,晚上在家烧钱烧丝。在晋西北的河曲等地,带酒带菜上坟,然后在坟前吃喝,意思是和祖先一起喝酒吃饭,这是旧习俗。在山西南部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枣糕在坟前打滚。传说是为了给死去的老人挠痒痒。在晋中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是形似蛇的饼。回到家,把面包放在院子里吹干再吃。老人们注重治病,其源头是因为寒性食物禁火。晋南上坟后,回家要拔些麦苗,在门上插上松枝、柏叶或柳条,辟邪。山西北部有许多柳树插枝。在其他地方,一些柳条被插在坟墓里。在清明节,山西南部的人们要蒸馒头,里面有核桃、红枣和豆子,这被称为子福。带着儿子孙子的祝福,都带着祖先的祝福。家家都要做黑豆凉粉,切成薄片,配着汤吃。铲蔫草,搓在炕席上,叫赶蝎子。在晋东南,人们头上顶着柳枝和枯叶。女人要用金色的饰品(头饰)贴在太阳穴上。在山西北部,习惯上有黑豆芽,和玉米面包、黑豆芽馅一起吃。晋西北讲究用小米粉做饼,俗称“撒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节后一天会收一个女老公,俗称“鲜火”。清明节,全省流行“荡秋千”。注意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升起后,姑娘媳妇们要展现自己的魅力。当太阳下山时,你必须停止移动。传说清明节前后,晚上所有的鬼都会出来荡秋千,人们不敢和鬼较劲。虽然荒诞,但也反映了尊重死者,希望已故亲人能与生者同乐的传统心理。清明节放风筝也很受欢迎。在田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快乐的孩子,排着长队手拉手地跑着。在清明节,人们避免打针和洗衣服,大多数地区的妇女避免步行。傍晚前,大门前要撒一条灰线,据说是为了防止鬼进屋。悲与喜、敬与畏并存,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清明节前后,会有“三月三”。3月3日,古代称为上巳节。在古代,三月初的第三天被称为“上思”,也被称为“石三”。三国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初三,一直沿袭至今。据《后汉书·礼记》记载:“官民洁净于东流水上之月初四,是洗除污痰之大净日。”后来,每年三月三,大家都去水边玩,喝酒,成了习俗。山西古语“三月三,风和日丽,汾河两岸皆美”。3月3日,许多人去郊游。晋南妇女用柳条抽打卧室墙壁,称为“甩蝎子”。打完后贴个“观音柳符”禁蝎子。山西北部禁止吃蝎子,习俗是庆祝谷雨节。“谷雨无蝎子”要贴在每一面墙上,灶神座上贴着一只公鸡吃蝎子的图片,取名“谷雨鸡”。贴纸和画配有一句谚语(也叫诅咒):“我是天上的神,我会保护所有下层世界的人。每到五谷雨天,我一定会服用蝎子精。”北斗星,北斗星,我赶时间!“等一下。3月3日,民间也演变成一种祭祀活动。北方地区供奉“真武神”和“西王母”两种,供奉王太后称为“蟠桃会”。南方地区大多祭祀华佗。襄汾习俗到华佗庙烧香,每人要供奉一只公鸡,并针刺鸡冠放血作为祭品,俗称“千鸡会”。3月3日,晋东南妇女习惯在野外挖野菜,加工后食用,称为切百病。晋西北在谷雨节前后摘野菜吃。还用榆树和米粉做诱饵,把面条蒸成块,称为“榆树木偶”。吃起来软软的,很好吃。3月3日,山西北部的人们用来做醋。台湾省: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所以清明节因地而异,从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台湾省的清明节是从前年冬季至日算起的第105天,清明节,台湾省漳州人,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省清明节的习俗与闽南相似。台湾省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从元宵节后开始,日期由各家自行决定,直到清明。台湾省人扫墓的习俗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扫墓,仪式和祭祀比较简单,大多只为年糕、饼、糕;二是修祖坟,祭祀也挺隆重的。祭祀用的祭品一般包括各种祭品、十二种蔬菜、糕点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周围贴上“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上都压着小石头,墓碑上必须放一摞。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给祖先的钱。如果是修墓,也就是修整祖坟,全家人会聚在坟前吃红鸡蛋,蛋壳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扫墓的同时,也要祭奠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和先人安息的地主(带着小石碑)。一方面是一种安慰,也意味着感恩。台湾省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喜事,扫墓的时候要把坟整修一下,坟前放一盏小红灯(油灯),回家的时候带回家。据说可以招来更多的幸福和吉祥。以前台湾省农村,每次扫墓完,都有一群孩子来讨钱。来的人越多,将来家里越发达,主人也愿意给那些孩子钱或钱。后来由于台湾省墓地减少,实行了骨灰塔。很多人把骨灰盒放在骨灰塔上,每到清明节就去骨灰塔祭拜,也起到了祭祖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扫墓的仪式也被省略了。舟山:扫墓舟山人俗称上坟祭祖。祭奠时,出于对先人的尊重,人们先割除杂草,修整陵木,搬动泥土,以培育坟墓,故称扫墓。然后点上香,点上蜡烛,摆上螺蛳、青饼、条纹饼、碟子等供品。老式的父母领着全家人下跪磕头,新式的行鞠躬行礼。仪式结束后,在坟顶插上竹条,焚烧纸钱和钱,并向看坟的孩子们分发“麻钱”(麻钱是绿饼,有圆形和菱形)。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汤饭”。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定海上坟时的供品中有一个特色。很多菜都是凉菜凉菜,还有清明特色小吃——青饼、条纹饼,可以凉拌着吃。由此可见,寒食节的习俗虽然早已没落,但其精神仍留在清明的饮食习俗中,且经久不衰。另外,在老定海的民间还有一个习俗。在清明节的这一天,郊区和渔村的妇女把菜花和青蒿放在头上,柳树放在门里。俗话说:“清明穿花,来世有母;清明戴志清,来世有亲人;清明有柳,来世有婆婆。”踏青,又称春游、探春、寻春。清明时节,天高云淡,风平浪静。自古以来,人们喜欢利用美丽的春天去乡下游泳。扫墓人往往会选择苗圃,排队而不是在祭祀仪式结束后返回,这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同时郊游。清末至民国时期,老定海也流行春游的习俗。每当清明节,万物复苏,草木返青,田野光明芬芳。私立学校和市区的学校要放几天春假,让学生跟着父母去郊区扫墓春游。此外,老定海还有春游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舟山人俗称纸鸢。每当春风温暖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在城市的空旷地带,总有许多人愉快地享受着放飞纸猫头鹰的乐趣。那些纸鸮在微风中摇曳,大部分是瓦鸮,其次是蝴蝶鸮和鹰鸮,最显眼的是蜈蚣鸮,五颜六色,错落有致,非常有趣,非常漂亮。都说放飞纸鸢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欣赏美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