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水温变化大吗?也有四季吗?

海洋的水温变化大吗?也有四季吗?

最近天气变化很大,在网上浏览这些信息比较实用,希望能有用,分享给大家。

众所周知,鱼类是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生活水域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鱼类生长、发育、繁殖、觅食等生理活动和过程都受水温控制。温度和水温的变化趋势对鱼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对鱼的捕捞量非常重要。水温的变化主要受季节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因此,鱼类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水温环境。渔民只有在合适的季节选择温度适宜的水域,才会有所收获。相反,如果他们选择了不适宜温度的季节、天气和时间在不适宜水温的水域捕鱼,他们肯定会收获很少或一无所获。

气温与水温的关系

温度是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气候特征的反映。温度包括气温和水温,两者都存在* * *。气温是空气中的温度,是表示空气温度高低的量。水温是指自然水体中的温度,表示水体中的温度。温度和水温直接由太阳的辐射和太阳的角度决定,还受气流的厚度、云层、地形和风等条件的影响。

同样的日照,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深度,即使是同样的气候,也会导致温度的差异。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温度制约着水温,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温也会降低,但水温下降的速度会明显滞后于温度。夏天我们遇到冷空气,天气突然变凉,而水温还是热的。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比热。除了水温和气温的差异,还有温度的差异。每天的天气预报总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也就是一天的温差。从钓鱼的角度来说,一天的温差越小越好。因为只有当温度变化不大时,鱼才不会趋向于变暖。同一天,同一温度下,水温也会因深度不同而不同。钓鱼,浅水区不允许有鱼,深水区允许有鱼。

在没有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气温和水温相差不大。在长江中下游的温带地区,最低水温和气温在65438+10月,一般2℃-4℃;最高是7-8月,一般26℃-32℃;5-6月+065438+10月,表层水温和底层水温相差不大。炎炎夏日阳光直射时,浅水温度高于深水温度;在严寒和深冬,底部温度略高于表面温度。

渔民怎么知道水温是多少?世界上的气象部门从来不报水温,只报温度。垂钓者可以随身携带体温计到垂钓水域进行测试。如果他们没有带温度计,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温度和水温的知识。一般来说,知道温度就是知道水温,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温也随之升高。温度下降,水温就下降。如果早上6点温度为20℃,则地表水温约为15℃-18℃。下午2点,温度为24℃,表层水温约为65438±08℃-22℃;下午6时,温度为65438±06℃时,表层水温约为65438±08℃-20℃;午夜时分,气温降至8℃时,地表水温约为12℃-18℃。总之,水温的波动稍微滞后于温度的变化。而且每天只有很短的第二次,温度和地表水温是一样的。

根据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地表水是指从地表到水下50厘米深的水层。地表水温度是指地表水的平均温度。因为水传递冷、热的速度比空气慢,所以水表和底部存在水温差。水越深,温差越大。

温度对鱼类和捕鱼活动的影响

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与水温相差只有0.5-65438±0℃,对温度和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它能通过身体的侧线察觉水温的细微变化。鱼的体温、水温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是温度变化影响水温的变化,水温的变化反过来影响鱼的体温。当水温变化时,鱼要调整体温以适应环境温度。这个生理上的调整过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消耗能量,这对鱼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温度变化越大,生理调节过程越长。在这个生理调整过程中,鱼是虚弱的,吃不下东西,对任何饵料都不感兴趣。

如果水温适宜,鱼体内的消化酶最活跃,鱼显得活跃,食量最大,消化力强,新陈代谢水平也最高,繁殖力也强。随着温度的降低,鱼体内消化酶的数量也在减少,消化酶的活性也迅速减弱,所以鱼的消化能力迅速降低,食物的消化速度明显减慢。导致食量锐减,鱼不活跃,甚至停止进食。如果水温超过临界生存线,鱼就会死亡。比如罗非鱼是热带鱼种,它的最低生存水温是8℃。鲫鱼对水温适应性强,在4℃以下有食欲,但活跃度差。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气温和水温的变化以及气温和水温的温差,才决定了鱼的上钩率。气温高的时候,钓点的十条鱼都可能有咬钩的欲望。这是温差的结果。在中国南方,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可以钓鱼,而在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一旦进入小寒节气,就不能钓鱼了。即使能做冰钓,冰钓的渔获量也不能和南方冬钓相比。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钓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