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区域经济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的土地、山林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大量被地主和封建宗族占有,农民无地少地。根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马坪县政府在雅儒村、黄村选取100农户进行抽样调查。据统计,半自耕农占50%,佃农占28%,自耕农仅占22%。75%以上的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凭借其职业将土地出租给佃户,一般采用分租制,租金以粮为单位,对半或四六分成(即地主与佃户对半或地主与佃户四六分成)。一年租一次就死了,年中灾不改。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收获后除了地租和牛租,所剩无几。遇到天灾人祸,他们就靠向地主(有钱人)借钱,忍受高利贷和剥削,过着清贫的生活。

清道光十四年(1834),曾经的学生陈郁写了一首名为《望柳州北菜花》的诗,描写当时柳州北郊已经有专门种菜的人,菜价低廉。“好不容易争了几担。”菜农的生活也很差。“菜丫鬟忙着菜花,菜往往很好吃。”民国24年(1935)以前的一百多年间,雅儒、李安堂、唐婉村的蔬菜基地基本形成于柳州市郊。雅儒村有五代菜农,习惯了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很少改良。民国35年(1946),广西农业实验场派人到雅儒村,第一次用美制喷雾器给菜农喷药,菜农开始懂得用器械杀灭害虫。解放前夕,雅如等村的大部分菜农还生活在贫困之中。“卖菜咬脚”是他们的生活写照。白沙村有许多地区,农民在稻田里种植水稻,用土著的方法生产和销售各种甘蔗。民国二十四年(1935),柳州糖产量为广西省之最,白沙糖年产量为65438+10万多斤。但蔗农还要交租、收税,还要在市场上被层层盘剥,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国币)。

民国25年(1936)10年2月10年,黄村、雅儒、白沙等村第一次召开村民会议,共商本村发展大计。但在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之前,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贫农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政治地位,一切还是靠所谓“发展革命”来决定。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3月6日,雅儒村、黄村先减租减息,解决农民春夏饥荒问题,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农民阶级觉悟,后分别成立农会,为土地改革创造条件。6月10日,市人民政府向黄村派出土改工作队,发动和带领农民进行土改,土改逐步全面铺开。到1952年,黄村、雅儒、白沙等村的土地改革已经结束,从根本上把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4年9月27日至10月20日,165438+全市发放土地证,白沙、黄村等村村民陆续领到土地、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65438年至0954年,农村工作开展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生产运动。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月7日,1956,雅儒村成立了老年蔬菜生产合作社,掀起了办老年合作社的高潮。由于办合作社发展很快,有些人缺乏思想准备和认识,加入合作社后有被骗的感觉。1957开头,曾经有人“退出合作社”。65438+10月9日,雅儒村、黄村派干部参加郊区党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讨论合作社是否有优势,统一思想,稳定合作社,抵制退社之风。65438+2月65438+7月,我市首次派干部到白沙、黄村参加劳动,与农民同吃同住,搞好农业生产。从65438年到0958年,农业生产出现了“大跃进”。2月27日,全市召开“农业生产大跃进”会议,白沙、黄村等社会组织和队伍参加,提出三年内实现亩产粮食800斤的口号。1959,18年7月,郊区被划分为包括雅如在内的五个蔬菜产区,分别管理,其中两个在今天刘备的辖区内。到1962,黄村、雅儒、白沙28个生产队同时以蔬菜生产为主,多种经营。黄村、雅儒两个大队召开老农座谈会,讨论缩短和消除4、5月份蔬菜淡季问题,提出具体措施:(1)合理安排生产,错时播种,分期上市;(二)根据蔬菜的不同品种和特性,进行套种和套种;(3)增加4、5月份适宜雨季的高产蔬菜品种和早熟瓜类种植面积;(四)克服雨季不利的自然条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5)搞好蔬菜加工。雅儒大队还制定了合理的劳动定额,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集体计件、工作考核计分、个人计件、按时计分三种支付方式。为了保证耕种质量,便于评分,对土地进行了逐块丈量、编号、建卡,发动群众制定了质量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和遵守* * *不断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从1962第一季度开始,菜市场每个月都超额完成。

养猪副业发展迅速。雅儒一队从1958起步,依靠社员投资成立集体养猪场。到1965,全队共养猪227头,其中集体养猪121头,比1958多了4倍。团队平均每户养7头猪,全年卖给110全国大肥猪。全年集体养猪收入6450元,占生产队总收入的27%。其他社团和团队发展养猪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1989 65438+10月26日,新华社以电报方式报道了胜利社区个体户秦金华贷款办养猪场的事情。从1986到1989,* *向全国销售生猪1.1.000万头,成为当地养猪大户。

辖区内有65,438+0个地方国有鹧鸪江奶牛场,于65,438+0,0963年4月建成,次年投入运营,为刘备地区居民供应鲜奶。到1990年,年产奶33.65万公斤,年产值165438+。该乳品厂还拥有一个家禽养殖场,每年为市场提供35,000只活鸡、鸭、珍珠鸡和猪。该地区有几个花园,其中鹧鸪江花园也从事水稻生产。1965种植的260亩早稻产量225公斤,比1964增产18%。1963的柑橘总产量比1962增加了1倍以上,1965的总产量比1964增加了30%左右。1969,鹧鸪江花园部分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七干校和南宁市五七干校。另一部分被指定为新建的红星花园和洪江花园。到1973,鹧鸪江花园恢复,1985年产值432万元。柳州红星园艺园于1970年6月在龙家桥建成,以种植柑橘为主,兼营水产养殖。1990农业产值910000元,水产养殖产值14010000元。在刘备区,最早只有1家火柴厂隶属于生产康复所,1950年在铜鼓岭(今三中路)创建。设备很简单,只有65,438+0手动火柴削片机和65,438支切枝机。当年广西火柴大会决定分配102箱给工厂。1951年,成立了织布厂,也隶属于生产康复所。收容了22名改造后无家可归的卖淫女和30多名孤儿、贫困家庭、军属、伤残军人,其中织机13台,整经机1台,摇纱机1台,漂染。另一家腐竹厂也在铜鼓岭,成立于1952。草棚只有1,管理人员1,生产人员10多。设备是2台石磨,10多口锅,2匹马。这些工厂缺乏设备和非熟练工人,产量极低,长期亏损。浴霸厂3月关闭,1953,织布厂、火柴厂2月移交市工商局,1954,与其他厂合并,迁出刘备地区。当地有少数小规模手工业,分散设置经营,无固定地点,统一管理。195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才把小规模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逐渐由街道和居委会组成工厂和团体,街道工业开始出现。1951年,在白沙村和白鹿村柳州木材场成立了柳州锌厂,是刘备地区最早的大型国有企业。65438年至0958年,柳州钢铁厂在雀儿山附近破土动工,建成广西最大的钢铁企业。此后,许多企业和机构都搬到了刘备区。柳州市的大部分纺织厂也集中在该地区,刘备地区日益繁荣,已成为柳州市的一个新工业区。刘备区市人民政府成立后,1979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在区内设立11区域工厂。1984分别对区域工厂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采取了关、停、并、转等措施,保留了8个区域工厂。从65438年到0990年,地区工业企业又有了很大发展。

刘备区的工业主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积累,再求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