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者一般指谁?

文人,在古代是指学者,也指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君,用学术的方法在道与君之间轮转。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士是中国古代才有的特殊地位,是中华文明特有的精英社会群体。

学者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士人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和庶人之间,处于贵族的最底层,几乎与庶人有联系;在宗法制度下,博士、大臣、学者都依附于卿博士,不得有擅入;经济上,学者有一定数量的“粮田”。

鲁足以为他耕田,他可以不劳而获;文化上,士人接受了多种教育,如礼、乐、射、御、书法、数学等。于是,他们的社会职业也就多样化了,或担任武士,或担任大清大夫的城市屠夫、家臣,或在帝王将相的宫廷、基层行政机构担任将官。

春秋中后期,士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逐渐解体。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士人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之外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人在丢掉“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度的束缚,获得了更大的个人自由。

而大国对霸权的政治需求,使诸侯国竞相“尚贤”和“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力和知识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一时期以传播文化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塾大量涌现,不仅培养了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了“不争轻重,但求道”的文化观念。各种历史机遇的结合促成了文人的崛起。

扩展数据: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出现;

周代的政治文化主要由乐师和史家构成。经过漫长的演变,到了战国时期,乐师成了儒生,史家成了官员。这两个代表儒家和法家的集团早就有这种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坚持法治,专书吏也是刀笔官。

秦始皇也曾想过儒法并用,甚至给了儒家优厚的待遇,但儒家顽固不化,一心复古。秦始皇的耐心并没有完成儒法的融合。儒家思想遭受严重打击,秦帝国很快以灭亡告终。

后来汉高祖建立了汉帝国,因为刘邦不太喜欢儒家,所以儒家在汉初没有得到重用。此时的帝国统治阶级还是秦朝所用的文人。

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此汉帝国的政治制度就是儒法结合,外儒内法。即便如此,儒法冲突依然激烈,体现在西汉政治的方方面面,比如儒法在盐铁论上的贴身肉搏。

直到西汉末年,才诞生了王莽。他立志成为一名大学者,并认真研究儒家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他上台后,文人彻底成了帝国的陪衬,儒生成了帝国的核心。这时候他们终于可以创造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的王国了,而王莽新政其实就是汉儒长期复古改革的产物。

最终,新政儒家梦的结果是帝国的崩溃,到处都是悲哀,到处都是战争。最终,辛莽政权也以极快的速度走向灭亡。东汉时期,帝国的统治阶级变得比儒生更有文化。儒生阶层从一次痛苦的经历中进行了彻底的反思,然后一直到东汉末年,大量儒生入仕,官员儒家化。

这时,儒生和文人基本上达到了融合,进而形成了后来的文人阶层。直到魏晋时期,选官制度从以不同方式选官转变为看经学而不看语法,前提是儒生有文化。

从最初的执法者身上,我们并没有窥视到古代的王者之典,以及士绅之儒。如果没有法律,那就要等后来的官员文质彬彬,精通语法了。几百年的融合之路真的很漫长。

秦和的灭亡证明了儒家和法家是不可或缺的。儒法注定要从分化冲突走向融合。官员也要高学历,学者可以走仕途。这是中国两千年来特有的士大夫制度。

百度百科-学者

百度百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