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故事和习俗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纪年》记载,盛夏太阳在山上时为盛夏,五月为盛夏。它的第一个下午是在阳光下爬山的晴天,所以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又叫“午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2.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据历史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周》一书中。至魏时,有“告尚书镇牛惑,中秋夕与左右微服过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太宗书》记载了8月15日的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历久弥新。
3.春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始末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它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的春节是指从腊祭在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仪式,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吃年糕,“不如取年,以祈年。”意思是每年都很顺利。年糕的种类有:北方的白年糕、黄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米;台湾省有红龟饼。汉代方言中已有“高”的称谓,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齐姚敏书》记载制作方法。
4.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元元节、元夕节或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夜晚称为“晓”,所以一年中第一次满月的第十五天被称为元宵节。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书音乐志》日:“每逢正月,各国来朝,在端门外的建国门逗留至十五,绵延八里,是一个剧场。”数万人参与载歌载舞,从昏到暗。传统习俗包括外出赏月,点灯笼放火焰,喜欢猜灯谜,吃元宵和拉兔子灯。此外,在许多地方,传统的民间表演,如玩龙灯,玩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节。
5.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后的104天。这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的天气气候特点有关。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斗指乙,清明风将至。”“清明风”是一种清爽、清澈的风。《我在100个问题的时候》说,“万物此时生长,干净明亮。所以叫清明。”虽然清明作为一个节日,只是在唐代才形成,但清明节气作为一种时间顺序的象征,早已为古人所知,在汉代也有明确的记载。
6.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为“重阳节”。这一天有爬山的民俗,所以重阳节被称为“登山节”。还有重阳节、山茱萸、菊花节等说法。因为九月初九“九九”的谐音是“长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被用来祭祖,开展敬老活动。重阳节和“初”、“清”、“渝”三个节日,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2月28日12法律明确,农历九月初九是老人节。许多重要的书籍,如唐代的《初学》、宋代的《太平御览》等,都在吴军的《续气和合物语》中转述了这个故事,认为妇女在手臂上系山茱萸之袋辟邪避祸的习俗由此而来。
7.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姐节、七夕巧姐节或七姐妹生日,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地区和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明治维新后改为日本阳历七月七日)。中国情人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感情,恪守对爱情的承诺。随着时间的发展,七夕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也有牵牛和织女的记载。金代宗淮写的《荆楚岁月》故事中,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七月七日夜在银河中与牵牛相遇,为这个爱情故事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8.中秋节
中秋节,通常被称为鬼节,7月30日,石鼓,土地官方节日或大斋节,落在每年农历7月15日(在一些地区是7月14日)。在汉代,中秋节是一个在初秋庆祝丰收和回报大地的节日。一些庄稼已经成熟,所以人们被要求祭拜他们的祖先,并提供新稻等祭品,以向他们的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中元节是当地官员的生日,在这一天他们祈求罪赦,所有的鬼魂都会从冥界释放出来,已故的祖先可以回家团聚,所以它也是鬼节,在佛教中称为Bonne节。民间一般会进行祭鬼、祭祖、荐食等活动。祭祀祖先,适时荐食,在我国南京、江淮地区也称为“斋合谷”。旧时僧人在河边渡死者,将纸莲灯笼放入河中,故又称“斋合谷”。
9.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初一、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大黑日,是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30天,故又称除夕、大年、大年三十。12月29日落月,部分地区将更名为29日。“除夕夜”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傍晚”一词的本义是“日落”,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夜”的意思是第二天晚上旧的一年将被移走,明天新的一年将被取代。先秦时期的淘汰。据《鲁春秋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鼓驱赶“瘟神”,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10.寒食节
寒食节:105夏季至日后,清明节前一两天。当一天的第一天是节日时,禁止吸烟,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登高、荡秋千、蹴鞠、勾手、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延续了2000多年。寒食节的由来,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他国,流亡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跟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削股”。但是介子推并不想发财,就和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下令释放火烧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介子推决心不出山,最终死于火灾。晋文公铭记他要做忠臣的志向,将他葬在绵山,建祠建庙,并下令节退之日禁火禁寒,以表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起源于介休绵山焚烧介休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遗事》,后见于《后汉书》、《后汉书》、《周居传》、《曹操明刑令》、《晋书》、《施乐传》。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法治社会”的法律制度。是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从猿到人的文明进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数字、历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内容。
文献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夏的《郑潇》和《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分二十四节气,基本完成。后来的传统节日都与这些节气密切相关。